蓟州区着力发展全域旅游 做足山水特色放大旅游价值

津云新闻讯:“要说我们村的变化,那可是翻天覆地,以前我们村以养猪为主,村里臭气熏天、脏乱不堪,现在你看看多干净,花花草草多漂亮,后面我们也逐步搞民宿,发展旅游。”蓟州区东施古镇韩家筏村村民陈永富说到村里的变化非常自豪,韩家筏村的变化是蓟州区发展全域旅游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蓟州区做精旅游产业,以“旅游+”为引领,坚持全域式布局、全社会参与、全方位建设,把生态空间做优,把山水特色做足,把旅游价值放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蓟州区开始发展旅游产业,农家乐旅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带火了景点、带富了村民。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了蓟州的支柱产业,“十三五”时期,如何让蓟州的旅游产业更上一层楼,蓟州区对旅游产业进行了全新规划。

五年间,蓟州区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设立了区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建成了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获批了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抓好了旅游集团企业化运行,整合资源完成4个国有景区经营企业化改造,实现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

在景区建设方面,蓟州区实施了智慧旅游、旅游厕所A级创建、旅游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蓟州区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上线运行,在景区及城区建立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提升了盘山长城、八仙山等景区基础设施水平,推进了小穿芳峪乡野公园、大巨各庄香草园景区建设,完成了黄崖关长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景观价值评定和软硬件改造提升,建成了梨木台生态游步道环线,车神架、国色天香牡丹园等一批景区开业运营,郭家沟、北方江南蓟洲国际度假旅游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杨津庄牡丹生态植物园、侯家营万亩荷塘成为平原旅游新亮点,伊甸园、旅游水镇等项目也签约落地,开始建设,开通了“津门最美天路”──津围北二线,京哈高铁蓟州站于2019年正式通车运营,实现了40分钟通达首都北京,旅游片区实现公交全覆盖,开通了十余条旅游专线。州河湾夜市开街运营,东城金街满铺经营,夜间经济助推消费升级。

五年来,蓟州区瞄准都市休闲度假需求,以产业链带动消费链,稳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了农家院提升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旅游乡镇实施农家院公司化运营,不断提升农家院质量和水平,打造了郭家沟、毛家峪、小穿芳峪、西井峪等一批旅游名村,创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1个、中国模范旅游乡村18个、全国特色景观名镇名村5个,一批提升改造后的精品民宿更是在节假日一房难求,农家院品质的提升为乡村振兴激发新活力同时,蓟州区积极推动农旅结合,围绕万亩牡丹园、北方江南、紫云水岸香草园等项目,建成了一批安全放心“蔬果园”、色彩纷呈 “花草园”、乡土风情“游乐园”。

五年来,蓟州区举办了渔阳梨园情旅游文化节、长城国际马拉松、翼装飞行长城穿靶大挑战、天津渔阳金秋旅游节等重点主题活动,丰富了广大游客的旅游项目,启动研发了“蓟州礼物”系列纪念品,并借助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北京市民走进蓟县”等主题活动,加大宣传、外出拓展客源市场。同时,蓟州区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建立了综合执法体系,开展了节假日旅游市场检查,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并将29188890民生热线打造成蓟州统一的旅游咨询投诉平台,不断提高经营服务水平。

2070万人次、2400万人次、2660万人次、2800万人次……五年来,蓟州区接待游客人数逐年增加,即便今年受到了疫情影响,蓟州区2020年“十一”期间的游客数量也恢复到去年同期的九成,旅游收入不降反增。全区旅游综合收入,从2016年的109.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65亿元,农家院已经发展到2600户,床位6.1万张,带动农民就业6万人,受益人口达18万人。

“十三五”期间,蓟州区坚持全时空布局,增强核心景区、旅游重镇、精品特色村旅游服务功能,开发了一批平原地区休闲农庄、特色民宿、红色展览馆、主题摄影园,打造了旅游全链条,强化了旅游龙头项目支撑,推动了景区游、乡村游向休闲度假转型,整合激活了关联产业,形成了集聚效应,进一步叫响了蓟州全域旅游的品牌。(津云新闻记者霍艳华)

Hash:2fd4e7db1b70ce9334d8cb6c45a7342cf3300666

声明:此文由 津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