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紫竹院的传说……

【紫竹院分手传说 究竟从何而来】

北京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牵手陶然亭,分手紫竹院”。甚至网络各大贴吧论坛情侣们都晒了真实体验,杜撰的有声有色,紫竹院似乎成了情侣们的禁地。

《非诚勿扰2》里那个经典的分手典礼据说就是在紫竹院拍的,或许冯导是听说了去紫竹院的情侣会分手的不靠谱传说吧,还是因为竹子太多了,想着竹子只长叶不开花结果,一旦花开就死翘翘,那么就在这里分手吧。

至于这个传说,可能要从一位词人说起。

纳兰性德是清朝纳兰明珠的后人,富家子弟,17岁入太学读书,18岁中举,22岁考取进士,好读书,擅长诗词。纳兰性德20岁时,迎娶了才貌双全的卢氏为妻,两人情感甚笃,经常饮酒对诗,过着平常又幸福的生活。可是短短三年后,卢氏因病去世,23岁的纳兰性德从此悲痛欲绝,写了大量的悼亡词,来抒发自己对妻子的爱。

《浣溪沙》中有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看着很平淡的一句话,却表达了一个人间真理。平时很平常的生活,当突然从你生命中消失的时候,才知道是多么的宝贵,多么的悲痛、懊悔。

卢氏死后,纳兰性德违反当时的圣旨规定,把妻子的灵柩,停灵了一年多,超过了当时的亲王标准。据说,卢氏当年停灵的位置,就是现在万寿寺附近的“紫竹院”。

当然,这个史实如今还尚未经过考证确定,姑且也就当做一个传说吧。

【紫竹院 原本竟然没有竹子】

紫竹院,北京唯一一家以“竹”命名的公园。但是据说,最初公园里没有竹子,这满园的竹子是在建园之后才栽种的。而“紫竹院公园”的得名,其实源于公园西北部的“紫竹院行宫”。

紫竹院行宫是当年慈禧太后乘船去颐和园途中的驿站码头。那时,京西北陆续修建三山五园,帝后游幸大都以水路前往,泛舟长河便可直达清漪园(颐和园)。

因广源闸水位有高差,需转闸换船,故皇帝、太后要在广源闸东侧的紫竹院行宫码头下船,到紫竹禅院进香,然后乘轿撵到广源闸西侧万寿寺码头登船继续前行。

紫竹院行宫的得名,则源自旁边一座更古老,始建于明朝佛教寺院。庙内供奉观世音菩萨,原匾名为“福荫紫竹院”,传说是由于这一带遍植铁杆荻,而这种植物在秋末冬初经霜后会呈现紫黑色,宛如观音道场紫竹林,因此命名为“福荫紫竹院禅院”。

万历年间,院内植有两株银杏树,生长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西边一株生长健壮,东边一株的主干曾遭雷击受损,却促进了蘖枝生长,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特景观。每到金秋时节,阳光洒在叶子上,金光闪闪,绚烂至极。

行宫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添建,为两进院落,主要建筑有报恩楼、前殿、东西妃子房、游廊等,仿照承德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中的“烟波致爽楼”形制而建。

相传当年慈禧皇太后在前往万寿寺拈香礼佛之前要在报恩楼梳妆及用早膳,因而报恩楼又俗称“慈禧梳妆楼”。

现在报恩楼一层为清代皇室展,介绍慈禧与溥仪的生平与重要历史事件。其中慈禧曾使用过的穿衣镜,以及末代皇帝溥仪一些从未对外公布的影像资料,更是弥足珍贵。

这里是北京

一座紫竹院,如何因误会得名;

一座小白楼,为何以竹子著称;

“谦谦君子”十八种,辨认身份该看哪儿?

僻静之处听竹声,为何要待竹子初长成?

《园来如此 紫竹情》

《这里是北京》

播出时间:5月11日 22:40

联系我们!

《这里是北京》

Hash:3ec5bde00a7cc2a56b08a2462747cee2e717f535

声明:此文由 BTV这里是北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