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再见!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明起闭馆改造,今天的游客比往常多

▲来自英国伦敦的一对夫妇是最后入馆的游客,额外获赠了印有“规划馆二十周年”字样的纪念笔记本。

国内首家以城市规划为主题的专业性场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明天起闭馆改造,将对展陈内容、设施设备做重大调整和修缮更新。预计2021年重新开馆。

对于本轮改造方案的具体细节,规划馆尚未披露详情,但根据今年6月市发改委公开的批复文件所示,展陈面积将发生大的变化,预计新增地上建筑面积2743.8平方米。最终,规划馆总建筑面积将超过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对现有建筑的局部扩建加层改造和结构加固,更新改造室内装饰、外立面、建筑机电设备,同步实施室外总体工程。

市民游客打卡惜别

今天是规划馆闭馆改造前的最后一个开放日。一大早,就有闻讯赶来的市民游客守在馆外等待入馆,再来看看陪伴申城市民近20年的规划馆,总进馆人数比以往更多。68岁的郁阿姨带着孙子来参观,她仍记得2000年开馆时的市民参观热潮,并感叹“三楼的大沙盘,在当时看来太震撼了。”她的小孙子则希望改造后的规划馆能增加一些互动性。

为了让这个特殊的日子更有意义,更值得回忆。馆方特别准备了小纪念品回馈给大家,到馆的游客都能得到一个专属盖章和一条定制丝带,大家纷纷签名留言,为规划馆献上诚挚的祝福。

来自英国伦敦的一对夫妇是最后入馆的游客,妻子曾两次到过规划馆,今天她带着第一次到上海的丈夫专程来馆打卡,没想到成为了幸运儿,他们额外获赠了印有“规划馆二十周年”字样的纪念笔记本。上海市民刘恒华是今天最后一位离馆的游客,也获赠了礼物。

▲上海市民刘恒华是今天最后一位离馆的游客,获赠了特别的纪念本。

让“城市之窗”望向更远

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于2000年2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它的建成,在空间上固化了人民广场地区的城市文化格局,并始终践行着“开门做规划”的初衷。“了解上海,从这里开始”作为其办馆理念,彰显了规划馆独有的双向载体功能,它一端回首过去,收藏并展示着城市变迁和发展历史;另一端望向未来,想要知道一个城市在未来二三十年内是何模样,在这里就会找到答案。近20年来,它接待了千万名市民游客,被誉为上海的“城市之窗”。

在此之前,城市馆曾启动过一次展示内容的整体大改造,历时近一年。2005年2月1日,全新改造后的规划馆迈向了建设“数字化”展馆的征程,不仅大量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触摸屏、LED、裸眼3D、虚拟游船、液压仿真赛车科技展项,并在国内首创360°环幕虚拟影院。

规划馆里最大的宝贝,当属占地600平方米的大沙盘,着重体现了2020年上海总体规划中的核心区域城市模型,采用声、光、电集成技术展现上海恢弘的城市景观,为当时世界之最。时至今日,2020年即将到来,这个巨大的模型更像是去到 “另一个平行时空”的“时光机”。

浦东浦西的真实模样与沙盘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当时董家渡的规划模型几乎都是高层住宅,而现在核心区内的沿江规划从住宅为主变成了公共空间为主,反映了近十几年来规划思路的大转变。除此之外,今时今日虹口外滩杨浦滨江的发展,均远超之前的预想。因此,面向2035年总体规划乃至更美好的未来,规划馆更需要浓墨重彩地谱写新的一页,让“城市之窗”望向更远的彼岸。

作者:史博臻

图: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史博臻

编辑:何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Hash:0c955d1c3dfab4c5c0b957f620b5bf1c0a535a4e

声明:此文由 文汇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