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遵义会址,感受这历史攸关的转折点

历史上,被称为党的“生死攸关之转折点”的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甩掉共产国际的“拐杖”,开始独立自主地走中国道路,无比精彩地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

今天,海丹就要带大家认识遵义最亮眼的东西,遵义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会址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

交通信息:遵义公交车经过(停靠)遵义会议会址的公交车线路有:1路、17路、23路、6路。在“会议址站”下车,从市中心丁子口走过去,二十分钟即到。

门票:免费参观,出示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即可免费领取门票一张开放时间:08:30-17:00 (01月01日-12月31日 周一到周日)

遵义会议的历史沿革

遵义会议会址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

民囯二十四年(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令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中共中央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史称“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背景

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到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在这种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

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着重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以及博古在总结报告中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辩护的错误观点。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刘少奇等多数同志在会上发言,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意见。

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委托张闻天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由常委审查通过。

决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博古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战胜川、滇、黔的敌军,在那里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会议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当时应无常委之说),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会后,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在行军途中,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至此,遵义会议以后的中央组织整顿工作大体完成。

1951年,遵义人民为纪念遵义会议,在遵义地区专员公署和中共遵义地委领导下,成立了“遵义会议纪念建设筹备委员会”。

1954年1月,遵义会议会址开始复原陈列。8月,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电告中共贵州省委“遵义会议是在黔军阀柏辉章的房子里召开的。”

至此,遵义会议会址才确定。接着,国家文化部决定成立“遵义会议纪念馆筹备处”,开始对会址原状进行全面勘察,同时大规模地、有计划地搜集红军长征在贵州活动的文物资料。

1958年11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当年参加遵义会议的邓小平,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会议参加者杨尚昆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确认并证实会议室的位置准确无误。

1959年10月1日,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遵义会议会址正式对外开放。1964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纪念馆题写“遵义会议会址” 。1970年10月4日,贵州省核心领导小组决定将遵义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现凤凰文化广场)一部分房子,作为“遵义会议陈列馆”。经维修后,陈列馆于1972年1月8日半开放,年底正式对外开放。开放后,会址内的辅助陈列拆除。1979年,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45周年,遵义会议纪念馆着手对会址的陈列进行修改。1983年,在会址主楼陆续复原陈列了刘伯承、杨尚昆、彭德怀、刘少奇、李卓然、彭雪枫及参谋人员住室,恢复了当年的原貌。

1985年1月,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会议辅助陈列室对外开放。

原为房主的小客厅。 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室内陈设,基本上是当年开会时的原貌。

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员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原物)和两个壁柜(原物),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

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原物),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摺叠靠背椅,共20只,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

文物遗存-军委总司令办公室(作战室)

军委总司令办公室(作战室)在遵义会议会议室正对的楼下,面积为56平方米,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

北壁上陈列着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经常在这里办公。

文物遗存-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

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西头的第一间。室内按原状陈列:一张老式的暗褐色的木架子床上,铺白色粗布垫单,有一床灰色薄棉被。

窗下一张红漆九屈桌上有铜墨盒、瓷质毛筒、美孚罩子马灯、军委会信 、信封、毛笔、铅笔等物件。室内一角置一挑铁皮公文挑箱。壁上持手枪、望远镜与竹斗笠

在引人注目的壁上还挂着一帧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留影。这张珍贵的历史的历史照片为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所摄。这历史悠久,极具价值的遵义会议你是否想亲自来看看?感受下它的魅力,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出发吧!今日讨论贵州的美景太多了你有什么想分享的经历吗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哦!

你还想看哪里的风景呢?

通过留言评论告诉给我们吧~

Hash:c8a0f04833922ce07ee92f2d81062df660197f66

声明:此文由 海丹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