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曲山不可不去的八个景点

晋柏穿云

晋柏形为虬龙,霜皮铁干,苍劲挺拔,直插云霄,有“晋柏穿云”之誉,为梓潼八景之一。此柏原有两株,相传为张亚子西晋永嘉年间(亦有东晋永和之说)所值,故称晋柏。晋柏高五丈有余,历1700余年,邑人以为是张亚子化身,视为神柏。县志载云它可以泰山尧山、御史台诸柏同名于世而不锈朽。善男信女刮木为药,晋柏死于明末清初,自明清以来邑人曾三次列石为栏,加以保护。

盘陀殿

唯一现存最早的古代建筑物,因殿内有圆盘大石而得名。大石椭圆,长4米,宽2.8米,高0.85米,盘石之上塑有张亚子像。相传张亚子受元始天尊点化,在盘陀石上诵读《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而得道成仙。因此,盘陀石乃文昌帝君发祥之物,盘陀石殿成为文昌帝君诵经得道成仙之所。

应梦仙台

应梦台为清代所建,殿前有“应梦仙台”石坊,殿内有一石床,相传唐明皇避安史之乱入蜀,宿于此,应了张亚子梦中所言,唐明皇遂封张亚子为“左丞相”,故留此应梦台遗址。在文昌帝君降笔所作的《高上大洞文昌司禄紫阳宝篆》之中,有“文昌应梦八图品”,凡儒贤之士应了八图中任何一个梦兆,就会获得科举功名,后又传其应梦床能为虔诚者治病疗疾。因此,南宋时朝廷下诏赐封“张亚子祠”为“灵应祠”。

蜀道剑泉

剑泉清澈见底,四时不溢不枯,每当夕阳衔山,余晖透过窗棂,落入剑泉之中,蔚为奇观,被誉为“剑泉晚照”,为梓潼八景之一。宋朝梓潼县令舒岩夫作《剑泉记》云: 五丁遗剑拽蛇,“剑隐路旁,继出是泉,其剑每庚申日一现。现即光射林麓,影落泉底。”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 邑人在剑泉遗址建横跨古驿道的过街亭,名曰甘露亭。后又塑观音佛像于剑泉之上,俗名“水观音”。上有月,下有水,观音居于岩石莲花座上,给人以空灵静谧之感,唤起人们对善良清净本性的追求。

送险亭

送险亭距梓潼县城五公里,左依川陕国道,右临九曲潼水,因金牛蜀道自秦入蜀,越秦岭,攀栈道,百步九折,蚕丛鸟道险尽夷来,相传蜀汉诸葛在此立“坡去平来”石坊,建“送险亭”,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七月,邑人白、李二姓所修。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七月,邑令张香海又建,亭为六角攒尖顶,二十八根望柱各高1.2米,整个布局严谨,面积40平方米。亭南山门外有垂带踏道九级。因年久失修,1966年被毁。1986年仿旧亭重建,有残缺石柱四根,柱上刻联。历代文儒诗人由蜀道经送险亭留下不少辞章,唐代社甫诗云:“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

瓦口关

瓦口关又名瓦口隘,是桓侯张飞大战张郃之处,古瓦口关还有两处:一处在容渠(今四川渠县)岩渠寨,一处在阆中双山垭。相传张飞当年从巴西(今阆中)去成都至此,见绝壁千仞,下临潼水,不禁想起了佯装醉酒大败张郃的情景,对左右挥手道:“这地方多像老子当年饮酒醉骂,大战张郃的瓦口关!”部下附和,流传至今。在重建的关楼上,彩塑有大败张郃占领瓦口隘的张飞塑像,关楼下右侧殿内有刘备、关羽、张飞坐像,左侧内殿塑有诸葛亮、蜀汉大将、梓潼郡太守张翼、原梓潼县令王连的塑像。

金牛古蜀道遗址

在瓦口关前至今保存了一段金牛古蜀道遗址。古蜀道是古代由秦都咸阳至蜀都成都的古道古栈道汉中为界,向北至咸阳,有褒斜道和故道(又名嘉陵道),称北栈;向南至成都有金牛道和米仓道,称南桟。古蜀道也是京城咸阳通往蜀郡的“驰道”,原为官差驰送官文塘报的驿道,此段为吉附铺,一般十里一铺,四十里一驿,供官差中途换马暂住。驿道险处设有防备跑马官差跌落的拦马墙,在大青石上有为来往官马提供饮水的饮马槽;古道宽二至三 米,沟渠畅道,很少垮塌,主要是在路基中间加有“门坎石”,起稳固路基,减少雨水冲刷的作用。在金牛古蜀道上留下多少帝王官吏和学子的足迹,今天仿佛仍能听到他们的足音。

趟脚石

瓦口关前的石壁,有几道形似脚印的深槽,俗称“趟脚石”。相传蜀汉时,张飞在巴西,诸葛亮在荆州各率人马,援救被困涪关的刘备。张飞行至七曲山,见有“送险亭”字样。他快马加鞭,马惊蹄滑,将张飞掀下马来,深深留下了张飞两道跌跤的脚印。张飞在巴西闻知关羽被害的消息,便往成都要刘备发兵报仇。“趟脚石”前,当他回想起跌跤的教训和关羽惨死荆州,狠狠蹬了几脚,又留下四个深深的脚印。古道足迹如故,来往去七曲山朝拜文昌的香客,在这里趟趟脚,疲惫疼痛顿时烟消,浑身轻松舒适。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ash:bd860db07820e6401cb0f1c4b0222dd810d1b3ab

声明:此文由 七曲山风景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