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山书院,探访陈赓故居,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搜狐网湘潭7月15日电(通讯员:姚思雅)

2021年7月15日早,湘潭大学湖南为什么这么红”专项实践团湘潭红色走廊调研小分队从湘潭大学出发,兵分两路前往东山书院和陈赓故居实地参观学习,感悟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学习先辈的精神,以勉励自我,奋发图强。

东山书院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由新疆巡抚刘锦棠及当地乡绅捐银筹建,迄今已届百年。东山学院开设了算学、自然科学、翻译及商务等课程,培养专业实用人才,开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这里历史悠久,毛泽东、谭政、陈赓等英才辈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同志为东山书院题写了校名。

在东山书院,团队成员参观了毛泽东、谭政、陈赓等人学习过的教室、寝室、自修室,详细了解了这里的学习环境,遥想起当年领袖、将军、诗人、学者的少年壮志和指点江山的豪情。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团队成员砥砺学业、报效祖国的斗志。在调研参观中,团队成员有幸采访到“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思政故事”研修班第三期的东北农业大学的三位老师,他们表示湘潭的红色文化相较于其他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应继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坚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

(图为东山书院前团队合影)

陈赓故居始建于清朝,它正中堂屋,分为上下两厅,中间隔着一个长方形大天井,是古建筑中称之为“鸳鸯厅”的格局。陈赓大将在这里出生、成长、学习,度过青少年时代,并走上了革命道路。走进陈赓故居,团队成员依次参观了陈赓故居内部和陈赓生平馆。陈赓故居中设有收留屋,里面配置了床铺、被褥及衣物,专供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和一些无家可归的乞讨者居住,并提供吃喝。屋虽小,却体现着陈赓大将家人为人善良的高尚品质与良好风范。在陈赓生平馆,团队成员认真学习了陈赓大将的生平事迹和革命历程。在陈赓故居外,团队成员以陈赓大将爱护战友的生平故事为主要内容,进行了微视频的拍摄,旨在通过更为生动化的方式传播陈赓大将的个人事迹,帮助更多群众了解陈赓大将及陈赓故居,并激励群众以人为镜,升华自我。

(图为陈赓故居内部一卧室)

通过实地调研参观,团队成员表示深受教育。从东山书院到陈赓故居,团队成员追寻先辈们的历史足迹,学习感悟先辈们理想信念的形成轨迹,领略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未来也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坚定的信念,砥砺自我,奋力前行,传承发扬红色文化,弘扬伟人精神!

Hash:82541e3255cee9336bd84d1a93cbb8189ba75f98

声明:此文由 红色走廊调研小分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