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线路|南平政和4日休闲度假行程

这里,是朱子生父朱松为官之所,有诗为证:“归去来兮岁欲穷,此身天地一宾鸿。明朝等是天崖客,家在大江东复东。”首创云根书院和星溪书院,励精图治,开化民智;这里,是出产芽白显毫的白茶之地,进贡宋徽宗,得嘉奖赞誉,特赐年号,以为县名,从此远近闻名;这里,是中央苏区鼎盛期的建制管辖区域之一,诸多的红色遗址,记录着那个年代当地居民光荣的革命传统。

这里,便是风光旖旎,人文荟萃的南平政和县

政和文育之先河,首归理学大家朱熹一家三代的教诫与身体力行。兴学堂、亲授课,邑民称颂,自此文士辈出、桃李遍布,儒士善人彬彬蔚起,“先贤过化之乡”的美名传天下。

云根书院

云根书院位于政和县城南飞凤山上,是朱松(朱熹之父)时任政和县尉,在任期间在政和城内创办的,并亲自授课,培养人才,首开政和教育先河。

隆合茶书院

隆合茶书院,位于政和县铁山镇东涧村风景区内,是全国首家以白茶为主题的茶文化体验旅游基地,是集观光体验、科研实践、教育培训、技艺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茶文化传播机构,全国第一家民办方志书院。

政和廊桥是政和古代劳动人民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具有深邃的历史轨迹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其功用性也是任何古典建筑难以比拟的,是一种人性化的古典建筑。

后山桥

后山桥位于政和县岭腰乡后山村,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木拱廊屋桥。

赤溪桥

赤溪桥位于澄源乡下赤溪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清嘉庆二十三年重修,为单孔木拱廊桥。

洋后桥

洋后桥位于政和县外屯乡洋后村,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建,木拱廊屋桥。

大梨溪桥

大梨溪桥位于政和县澄源乡大梨溪村。始建年代不详,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木拱廊桥。

龙滩桥

龙滩桥位于杨源乡楼下村龙滩自然村的翠溪峡谷中,是政和县解放后建造的首座木拱廊桥,桥长31米,宽5米,净跨23米。

政和属中低山丘陵,境内山环水绕,目之所及,风光怡然。而遍览其建制沿革,自宋以来,跨度悠久,人文古迹甚多。步入现代,乡村建设成果斐然,徜徉在淳朴的民风中,令人流连忘返。

石圳村

石圳村地处七星南岸,是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省巾帼美丽家园创建示范点,是石屯镇松源村的一个自然村。石圳村四面环水,地形似岛。

锦屏

锦屏村位于政和县岭腰乡境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内主要有树龄四百余年的茶树;国内少有的千年杉木王;大小矿洞数百处的古银洞。

坂头村

坂头村位于南平市政和县杨源乡境内,村头横卧于蟠溪之上的一座石拱木构廊桥,当地人称做花桥,结构独特,内部装饰别具一格。

政和红色遗产资源涵盖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革命历史人物故居和革命纪念设施等,无不述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红旗不倒”的精神。

中共政和第一党支部旧址

中共政和第一党支部旧址位于政和县东平凤头村,1929年8月在此成立中共政和第一党支部,同年9月支部扩为县委。旧址原为杨氏祠堂,清光绪八年(1882年)建。

建松政苏维埃政府旧址

建松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政和县东平镇西表村,1934年8月,中央工农红军七军团二十一师五十八团挺进建(瓯)、松(溪)、政(和),成立建松政苏维埃政府,成为闽北重要根据地之一。同年11月,县苏维埃政府迁驻于此。

“政通人和”之地,还有许多我们没有提及的岁时风俗与人文情怀,欢迎在留言评论中同大家分享。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Hash:3e0a1b44dd2c5501f53d0915063470a71e0a9c36

声明:此文由 望路者文化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