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灵石小江南的静升镇有这么多可玩之地,怪不得能成为国内名镇

提起灵石,可看之景不仅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所处的静升镇整个小镇都值得一看。

静升镇位于灵石县城东北12公里处,地处晋中盆地边缘风景秀丽的绵山脚下,被称为灵石县的“小江南”。静升镇是晋商文化发祥地之一,盛唐时期镇内商贾云集,人潮如涌,是附近方圆百里的商品集散中心。晋商的繁华成就了静升镇的悠久历史与现存的建筑风貌,如今的静升镇建筑多为古香故乡明清建筑,共分为九沟八堡十八巷,这其中的每一处都各具明清建筑风格,值得一去。

静升镇地处绵山脚下,古时曾称“旌善”,相传是因为晋文公火烧绵山,烧死介子推之后后悔不已,言“以志吾过,且旌善人”。而旌善与静升音近,故久而久之,旌善村变成了静升村。

静升镇作为全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中国古代集镇之一,内有庙宇19座,牌坊18座,宗祠16座,魁星楼3座,文笔塔两座等。清代与民国年间,静升东西五里长街,较大的商号有80余个,当地钱庄、当铺、百货、药店、饭铺、粮店、布料行、古玩店、作坊等一应俱全,足以显示当时商业繁华。

静升镇中最有名的景点自然是王家大院,这是静升古镇内的主体古建筑群,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作为一座明清时期的晋商院落,王家大院可谓是民间大院中的奇葩。大院内建筑多依山而建,内有5巷、6堡和5个祠堂,多为前堂后室、多局庭院格局。其中有名的高家崖建筑群和红门堡建筑群,二者东西相望,一桥相连,又各具特色,是王家大院中的主要景观建筑群。

作为一座民居宅院,其中最别具匠心的还是院内的雕刻艺术。无论是砖雕木雕还是石雕,都活灵活现,大到整体造型,小到其中细节,都蔚为壮观,令人赞叹。院中高1.6米,长0.6米,厚0.3米的十块墙基石,上面雕饰的五子夺魁、指日高升、飞马报喜等装饰画,兼容南北情调,既有吉祥寓意,又造型别致,倍添美感。

除了王家大院,在静升镇众多建筑物种,还有一处格外引人注目的房舍,该地红墙、红门,故被俗称为红庙。红庙位于静升镇东部,内建有正殿、东西配殿和戏台等,每年的农历6月19,是红庙的庙会,当天四面八方的人们都会来到五里长街,街上吹糖人、卖当地稀罕物件、跑马戏、耍猴、唱戏等一应俱全,好不热闹,是静升镇传统文化活动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资寿寺位于静升镇苏溪村,始建于唐朝寺庙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内存塑像150余尊,壁画360平方米,均为元、明时代精品。资寿寺寺前溪流潺潺、山水环绕,水秀山清,是三晋古刹寺庙群众难得的一处胜景,成为人们去静升镇必看的一处景色。

有庙就有塔,静升古镇中有一处文笔塔,塔高26米,底部周长12.3米,砖砌结构,下粗上细,宛若毛笔竖立,直指青天。据传文笔塔是由王式家族所建,象征着王式族人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将心思的巧妙用建筑艺术表现出来,足以可见当时的建筑工艺与王家人奇特的才学。

静升古镇中还有文庙、何氏宗祠石牌坊等众多景点,这个独具特色的小镇,内部建筑齐全,藏着太多惊喜,创造了黄土高坡上的建筑惊喜。远望静升镇,屋舍院落高低起伏,有序排列,堡墙环绕,院门紧闭,像一座壁垒森严的中世纪城堡,那些静静矗立了几百年的一座座保存完好的深宅大院,一段段残垣颓壁中的三五间房舍,都在展示着几百年前的绚丽风俗民情和北方独特的建筑文化。

出行路线:祁临高速双向可在灵石静升出口驶出,2公里即到;

火车灵石站下车,乘高铁灵石东站下车,乘大巴至灵石客运站换乘公交均可到达。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

建议游玩:1天

门票:静升镇免门票费

王家大院门票:55元/人

资寿寺门票:15元/人

Hash:0c1770429d92fd19636c28d51de926bf6f0798c0

声明:此文由 悦晋之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