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异彩

阳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异彩

文旅张家口

东方人类文明之曙光和秀美山水,造化了弘州大地的神奇,赋予了阳原独特的民俗风情,哺育了一代代阳原的人杰才俊。

留住文化记忆,延续民族文脉,维护精神家园是保护和传承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所在。

阳原晋剧、阳原秧歌、曲长城背阁、曲长城木偶戏......源远流长,多姿多彩,见证了阳原是地方戏曲之乡。

独龙杠、夫妻摔跤、九曲黄河灯、独山车车会......是阳原人民欢庆丰收、追求平和生活的美好愿望的表现。

竹林寺寺庙音乐、冯子存笛子演奏技艺......散发着故土的芬芳。

碎皮加工技艺、西城王氏木雕技艺、弘州玉雕技艺、弘州张氏泥塑技艺、麻绳制作技艺......匠心独具,精美绝伦,是阳原人民智慧的见证。

揣骨疃圪渣饼、西城陈氏熟肉、化稍营驴肉......百年品牌,传承有序。

以上项目都已分别录入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堪称阳原县传统文化的结晶。这一切,如影形随地伴着一代代阳原人走过悠悠岁月,化为生活在这块热土上人们的浓浓情结和深深记忆。

△县文旅局召开全县非遗工作部署会

阳原县委县政府以阳原山水人文精神为主线,以地域文化为表现载体,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传承工作,相继成立了阳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领导小组、县文化部门牵头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咨询委员会和阳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走访非遗项目《冯子存笛子演奏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冯顺 (左三) 韩新春摄

为加强阳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省、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精神,2020年5月,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召开申报阳原县第七批非遗项目和第四批传承人专题会议,明确目标,部署任务。

各乡镇及有关申报单位、个人都积极推荐,县文化馆非遗中心工作人员加班加点,非遗专家组将申报的非遗材料逐项逐类进行规范,评议通过后上报县政府。

△走访省级非遗项目《曲长城背阁》代表性传承人龚学军 (右一) 韩新春摄

日前,县政府下达了《关于公布县级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将文旅局报送的11项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42名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予以公布,这是阳原县文化界的一件盛事。经过十几年挖掘、整理、保护、申报,成效显著。目前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省级名录5项,市级名录14项,县级名录24项;省级传承人2名、市级传承人19名,县级传承人47名。

阳原县非遗之所以辉煌,无不蕴含着阳原人勤奋务实、敢为人先的精神,显示阳原人心灵手巧、散发着阳原人刚柔兼具的性格,折射出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民风。这些从先民那里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寄托着他们的情感追求,体现着他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劳动创造。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有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有文化工作者和非遗专家的尽心尽力,今后阳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一定会再创新高。

图文:阳原文化旅游

Hash:4f99d913c42d1199e724e8cd4069e978e8a7ba2b

声明:此文由 蔚州曲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