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游记(一):奥斯曼建筑幽灵般伫立,番红花,空山村,花头巾闪现……

即使最伟大的奥斯曼建筑

也带有某种简单的朴素,

表明帝国终结的忧伤……

——帕慕克

土耳其,位于欧亚交会处,

诺亚方舟停泊地,

历史上深受希腊罗马蒙古、突厥、

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文明的影响,

是人类文明的“千层饼”。

我们环游世界时,

很少遇到旅游资源如此丰富的国家。

——CC题记

本文为“亚非八国探索之旅”——

4、《带本《圣经》去约旦》、

之续篇《土游记(一)》。

去土耳其旅行,无论自助还是跟团,

大多数游客会从伊斯坦布尔出发兜个小环,

东至格雷梅,南至棉花堡,西至以弗所,

7~15天,上车睡觉,下车拍照,

对这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古国

挥一挥丝巾,不带走一片云彩。

稍有些想法的人会兜个大环,

背包客大多会东西穿越,

西至北非、东接伊朗和外高加索,

完成一次足慰平生的壮游,

那就至少一个月。

我们不久前刚从亚美尼亚旅行回来,

上世纪初土耳其人对亚美尼亚人的种族大屠杀

令我们沉浸在震惊和悲愤之中难以自拔,

便对原本属于亚美尼亚的土东意向寥寥:

凡湖、亚拉拉山、已然废墟的城邦和教堂

荒草凄凄,文明疮痍,满目死寂,

间或活跃着的库尔德人游击队令人忧虑,

为了安全不去也罢,

隔空远眺,唏嘘几声,权代实地踏访。

我们在土耳其的旅行采取折中方案,

从伊斯坦布尔起止兜一个中环

东至人头山,南至卡什,西至特洛伊,

一共21天,自驾4784公里。

土耳其21天自驾路线图

顺时针行程单(土耳其大多顺时针走,很少逆袭):

D1尼科西亚-飞-伊斯坦布尔(Istanbul)-375km,6h-番红花城(Safranbolu)

D2番红花城-11km-Yoruk Village-235km,3h-安卡拉(Ankara)

D3安卡拉

D4安卡拉-308km,4h,经图兹湖(Tuz Golu)-格雷梅(Goreme)

D5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及二座地下城,自驾80km

D6格雷梅-408km,5h,沿土耳其最长的克孜勒厄尔马克河(Kizilirmak River),经开塞利(Kayseri)-马拉蒂亚(Malatya)

D7马拉蒂亚-100km,4h,经本次土耳其旅行的最东端、最高端、同时也是路况最差-人头山(内姆鲁特山,Mount Nemrut )-233km,3h40min-加济安泰普(Gaziantep)

D8加济安泰普-568km,6h37min,经阿达纳(Adana)-科尼亚(Konya)

D9科尼亚一日游,约10km

D10科尼亚-Side-Aspendos-Perge-安塔利亚(Antalya),约320公里。

D11安塔利亚-卡什(Kas)-桑索斯·莱顿(Xanthos & Letoon)-石头村(Kayakoy Stone Village)-厄吕德尼兹海(Oludeniz Tonoz)-费特希耶(Fethive),共330km,7h

D12费特希耶-约250km,3h15-博多鲁姆(Bodrum)

D13博多卢姆-约270km,4h,经代尼兹利(Denizli)-棉花堡(Pamukkale)

D14棉花堡-190km,2h-以弗所(Ephesus)-80km,1h20-伊兹密尔(Izmir)

D15伊兹密尔-贝尔加马(Bergama/Pergamon)-特洛伊(Troy)-恰纳卡莱(Canakkale),共357km,5.5h

D16恰纳卡莱-约300km,3h43,经库马利吉兹克村(Cumalikizik Village)-布尔萨(Bursa)

D17布尔萨-118km,1h22-撒比阿机场还车,坐机场大巴塔克西姆广场(Taksim Square)

D18~20伊斯坦布尔

D21伊斯坦布尔-飞-德黑兰

Tips:

1、土耳其租车费用相当便宜,油价与国际接轨,交通规则与国内相同。

2、除了去“人头山”的公路有些驾驶难度,其余公路平坦通达,高速公路普及率较高。

3、大城市内堵车现象严重,如伊斯坦布尔、安塔利亚、布尔萨。

4、虽然新闻联播里土耳其乱得不行,实际一路顺畅,也许正好是空档,也许是我们运气好、RP高,城市的街道上时有武警站岗,更觉太平、安心。晚上不去小街小巷即可确保安全。

5、美金最方便!通用欧元。土耳其第二大银行Garranti(绿色四叶草),支持ATM银联卡拿钱,并提供中文服务,磁条卡和芯片卡都可用。大部分商店支持信用卡甚至银联卡消费。

6、机场i,别忘拿免费地图

7、SIM卡建议在机场办理,需要护照原本提供复印件,需2-3h开通:i.Turkcell,老牌的移动运营商,信号覆盖最广,上网套餐70TL;ii.AVEA,较新的公司,信号覆盖率仅次于Turkcell,大部分城市和乡镇都可以用。伊斯坦布尔欧洲区加拨0216,亚洲区加拨0212。

8、土耳其:4-9月最美,4-6月春天,郁金香的原产地,每年4、5月郁金香节,伊斯坦布尔的埃尔贡公园和其它所有花园、大街小巷都是郁金香。

9、土耳其是酸奶故乡,是与烤肉搭配最多的饮料。英语里的酸奶(Yogurt)是从土语直接拿来的,稠的叫Yogurt,稀的叫Ayran。前者用来伴菜,后者是饮料。土耳其酸奶之多,在餐饮中应用之广,可说是举世无双。酸奶的营养不说了,其助消化的作用堪称烤肉的最佳拍档。而作为饮料的酸奶居然是“咸”的!

10、小费:1-3里拉。

11、超市:BMI(购物体验最佳)、SOK、A101。

12、蓝色恶魔眼(the evil eye)有人说它是美杜莎的眼睛,有人说它源于吉普赛的巫术。在土耳其无处不见,挂于门上、车里,作为首饰、钥匙圈,具有趋吉避凶之功效。

伊斯坦布尔撒比阿格尔岑机场

(Sabiha Gokcen Airport)

我们从北塞浦路斯尼科西亚飞伊斯坦布尔撒比阿格尔岑机场。之所以选这个机场,基于如下考虑:

1、我们把伊斯坦布尔作为土耳其环游的最后一站,会多住几天,以此为起止点租车,不用支付异地还车费;

2、它坐落在亚洲区,方便落地后即可西行前往番红花城,另两个机场都在欧洲区,相隔1小时车程,且一路超堵;

3、好记!Sabiha Gokcen的谐音超乎我们的想象!第一个词是天朝流行的骂人话,第二个词恰与我们一位好友的名字接近,转告他,把他气得:“祖上并无突厥血统啊!”

4、先前去北塞浦路斯在此转机,抵达、离开土耳其也在此,四进四出,熟门熟路,分外亲切。

出伊斯坦布尔不久,

便驶上高速,路况超好,

越来越空旷坦荡,有飞驰之感。

途中路牌惊现“Samsun”!

难道我穿越到韩国了吗?

定睛一看,少了个g,

原来是黑海边的一个旅游度假胜地

与思密达远开八只脚。

途径一个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服务区,

餐饮,加油,土特产……一应俱全,

可惜后来再也没见如此庞大齐活的。

一份意粉,附5片1公分厚的手掌大切片,

难怪黑袍下一只只柏油桶,

我只好吃不了兜着走啦!

吃了上顿还攒了下顿,太划算!

夜幕降临之前顺利抵达番红花城,

入住城北不远高地上的希尔顿。

土耳其旅游业极其发达,

竞争不是激烈,而是惨烈啊!

这在行前预订酒店时就被我一眼洞穿,

国际连锁的四、五星级酒店

大多3、400块即可拿下,

所以在土耳其旅行期间,

全程高星级的国际连锁酒店,

不用担心荷包疼啦。

去番红花旅行,很多人会入住

老城内由奥斯曼建筑改造的旅馆,

领略一下古老的奥斯曼风情。

然而,这对自驾者来说却极不合适,

老城内道路弯曲,狭窄,不规则,

几乎都是卵石路、坡道、断头路,

停车场少,车位少,停路边不安全,

因此住在城外无疑是个明智选择。

翌日,我们开车进入老城,

首先来到中心广场

这里似是老城唯一一个巴士站。

中心广场上的番红花雕塑

是这座城市的Logo。

后面卡兹达利清真寺

建于1779年,由砖石砌成。

Safran是番红花、藏红花的意思。

此地盛产番红花,

因此被称为番红花城,

17世纪时成为番红花贸易中心,

商贾往来频繁,居民日益富裕

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18世纪以来,有钱人开始在此修建豪宅

现存的约800栋奥斯曼建筑

几乎都是当时所建。

番红花城保留着完整的奥斯曼风貌,

见证着帝国曾经的历史和辉煌。

1994年,番红花整座城市被列入世遗,

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人们探访着那些古老的遗迹

聆听历史遥远的回声。

据说这里的藏红花60rmb/g,

成色没伊朗好,

而伊朗的价格仅12~18rmb/g。

伊朗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

显然,皮夹子捂捂牢去伊朗买。

番红花原产希腊、土耳其、伊朗等地,

西藏传入我国,又叫藏红花。

然而中国最大的藏红花种植基地

并非在藏区,而是在上海崇明岛

你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当然,国内藏红花价格不菲,

比番红花城的还要贵。

我们一路往老城的纵深处寻觅车位,

没想到这条貌似狭陡的山路

通往山顶一群黄色建筑。

原来这里是老政府大楼,

在1976年的一场大火后重修,

现为城市历史博物馆

旁边曾经还有一座城堡

上世纪初被拆除改建。

这里地势高企,视野开阔,

是观看番红花城全景的好地方。

另一个一览全城的好地方

是位于老城另一边山上的Hidirik公园,

那里是整个番红花城的制高点

我们在这里登高饱览小城美景

就不去爬那座小山坡了。

沿着来时的坡道缓缓下山,

两边房子都是典型的奥斯曼建筑风格:

一般为两到三层结构的独栋小楼

第一层为石头筑墙,

墙上还留着窄长条的武器口,

如一只只悠暗的黑洞,

里面似乎深藏着警惕的眼睛;

楼上二、三层的面积依次增大,

咖啡色的木樑支撑,

有的雕刻着传统花纹,

墙壁通常为木框嵌砖或泥,

刷着洁白的石灰。

街上没什么行人,

只有三两条狗在我们身边雀跃,

一个像是去上班的中年男走在前面。

快到中心广场的时候,

中年男折进路边一间孤零小木屋

走近一看原来是“游客中心”,

他是里面的工作人员。

我推门而入,问有木有免费地图拿,

他从抽屉里找出一份给我,

问:“你是第一次来番红花城吗?”

我点点头,伸手去接地图。

他并没把地图给我,

而是打开,摊在桌子上,

边介绍边在上面标出每个重要景点

并连成一条游览路线图。

接着指着地图右下角,

说:“这里通向Yoruk Village,

距番红花城仅11km,

一座保留着奥斯曼帝国风貌的小村,

那里的房屋都有200多年历史,

我来自那里,我母亲仍住那里。”

对他的热心推介,

我们表示非常感兴趣,

告诉他游完古城后一定去那里看看,

便向他致谢告辞。

“游客中心”外的小广场

我们循着他的路线图游览。

中国有茶马古道

这里能不能叫做“花马古道”?

辛西驿站(Cinci Hanı)

门楣上写着“KERVAN SARAYI”

意思是骆驼宫,即驿站,

当时骆驼是重要的运输工具。

辛西驿站建于1640-1648年间,

当时可谓番红花城最宏伟的建筑,

也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驿站,

几百年来一直在营运,

如今仍拥有48间客房,

最多可容纳65人入住。

驿站是两层贯通的石头建筑,

四周有宽大的走廊,

天井和一层走廊摆放着餐桌椅,

墙上挂着名人的照片和画像。

有小楼梯通往顶层的观景台,

可以饱览周围的风景

这样规模的驿站,

如今在番红花老城仍首屈一指,

可以想象当年这里商贸的繁荣。

在辛西驿站楼顶俯瞰老城

历史上,在中东阿拉伯地区,

一座城市的兴旺程度

取决于城中澡堂子的数量。

番红花城在鼎盛时拥有7座澡堂子,

可见其繁荣程度。

辛西公共浴室(Cinci Hamamı)

与辛西驿站修建于同一时期,

至今仍在使用。

上方有两个巨大醒目的圆顶,

设有男女分开的洗浴间。

价格非常接地气,

土耳其浴、搓泥、按摩全套60里拉,

是这一路遇到的最便宜的价格。

有百年历史的糖果糕点铺

最好吃的莫过于椰丝软糖

手工肥皂铺

那个热情似火的铁匠

不仅给我们介绍古老的自然冷铁工艺

还献宝似地给我们看中国游客送他的

五星红旗、中国结和人民币

在古老的奥斯曼建筑中穿行,

中国游客的聒噪盖过了马蹄铃铛声,

满眼琳琅缭乱的可爱物品,

不拿一件回家似乎对不起热情招呼的商家,

跟了我们一路溜达的几只狗狗,

觊觎我手中刚出炉的火热喷香的面包,

忍不住问它们:

“你们也要跟我去环游世界吗?”

如果说番红花城是奥斯曼帝国遗留的城版,

那么Yoruk村就是他的村版。

这里有93栋历史保护建筑,

很多空关着,有些已然废弃。

进村的土路仅容一辆车通过,

两边是高出路面的大片墓地

越开心里越忐忑恓惶,

这是不是突厥人布的机关?

先给你个下马威,然后关门打狗?

事实证明我又想多了,

闯出这片墓地,前面豁然开朗。

村中心人迹寥寥,

时尚的元素却一个不少。

年轻人都出门闯荡世界去了,

剩下老人们在此守着风烛残年。

这里诞生过著名的歌剧女演员,

后面是她业已破败的故居。

转身却见戴着漂亮花头巾的老妇,

白底玫瑰花在黑袍的映衬下格外鲜艳。

她会是游客中心那个中年男的母亲吗?

自凯末尔在土耳其施行世俗化改革后,

女人除了必须戴头巾进宗教场所,

在其他地方已不作强求。

戴头巾的大多是中老年妇女,

色彩、图案也是自己说了算,

年轻女子要么不戴,

要戴也是色彩艳丽、花样纷呈,

头巾下的发型更是紧跟欧美时尚。

20多天后,我们旅行至伊朗卡尚

附近山中有一个奥比杨内村(Abyaneh),

住着一群戴花头巾的老太太,

吸引着游客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伊朗是著名的黑头巾国,

除了少女可以戴浅色头巾,

所有女子必须戴深色头巾,

唯有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村,

保留着一抹神奇的亮色。

她们的头巾同样是白底玫瑰花,

与Yoruk老太太一袭黑袍迥然不同的是

她们身上都穿着宽大、鲜艳的花裙,

坐在自家土屋前卖着干果和杂货,

用一口古巴列维语(波斯语的前身)

与游客鸡同鸭讲、讨价还价。

这是一群远离尘世的老人,

她们穿越千年而来,

她们坚守着一些世人陌生的信条,

成为古文明的活化石

令人吊诡的是我无意中瞥到

花头巾上有“Made In Japan”的标签,

不禁匪夷所思,哑然失笑。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

全盛时期曾征服了伊斯兰所有国家,

并把地中海作为自己的内海,

地跨欧亚非,显赫六百年。

现在,宛如一只斗败的老狗。

暮年英雄的忧郁,迟暮美人的不甘,

刻在人们脸上,呈现在国家性格中。

曾有人说:

“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

哈士奇,蠢萌呆样,又叫作“二哈”,

由此,土耳其也被戏谑为“二哈国”。

陌上花开,归途遥矣,

我们在土国的旅行刚开始。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往期选粹:

Hash:b3a4a078ccfa651177413ff2c2248989224e26d3

声明:此文由 CC私人旅行笔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