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的旅行】特罗姆瑟,一个值得用美丽来形容的地方(北欧四国-丹麦、瑞典、挪威、芬兰连载之十六)

特罗姆瑟是我踏足北极圈的第一个城市,一个世纪前这里是北极探险队经常选择作为最后物资补给点和人员招募处,因为这里天气稳定,也是交通最便捷、服务最完善的城市,让这里成为看北极光最佳的选择,因此特罗姆瑟也被喻为极光之城。

特罗姆瑟是挪威海特罗姆瑟海峡中克瓦洛伊岛附近的一个小岛,人囗约6万,是挪威最北的城市之一。虽然地处北极圈内,但冬天有北大西洋暖流通过,所以这里的海港冬天不封冻 ,是挪威北冰洋捕鱼和捕海豹业的中心。

清晨的特罗姆瑟清新的空气中泛着幽幽的静谧蓝,白色的北极教堂安静地立在峡湾的另一头,像一位身穿洁白礼服的少女站立在海湾看晨起的海鸟。北极大教堂,全称为“特罗姆斯达伦教堂”(Tromsdalen kirke),号称是地球上最北的教堂,它自1965年建成开始就成为特罗姆瑟重要的地标。教堂外形秉承了北欧风格的简约,连环三角形结构借鉴了冰川裂隙和极光幔的形态。北极教堂里面漂亮的彩色玻璃窗是北欧地区最大的彩色玻璃窗,描述了耶稣降临的情景。

特罗姆瑟拥有挪威北部数量最多、历史悠长的木屋,最早的木屋建于1789年。这些色彩鲜的木房子依山势而建鳞次栉比,静静立在白雪衬托下的深邃蓝色之中。

特罗姆瑟不管任何天气下都感觉它是美的。下雪时,天上飘落的雪花像是随风起舞的白雪精灵;晴天下,太阳给予特罗姆瑟饱满绚丽的色彩,仿佛是童话故事里的世外仙景;在晚上,这里是欧若拉女神起舞的领地,让所有人都沸腾起来。

来到特罗姆瑟,不需要去太多的景点,只要静静地对着美景发发呆,看着一天的光影变化,已经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把特罗姆瑟岛与大陆连接起来的特罗姆瑟桥

太阳出来后的特罗姆瑟又是另一种美,阳光给了特罗姆瑟色彩饱和的美

阳光下洁白的积雪

特罗姆瑟清澈的海水

晶莹剔透的冰凌

特罗姆瑟的冬天不冰封,岸上聚集了不少觅食回来的海鸟在晒太阳

特罗姆瑟有不少景点可以参观,如北极大教堂、北极博物馆、特罗姆瑟博物馆、北极-高山植物园、极地博物馆、特罗姆瑟民俗博物馆、特罗姆瑟大教堂、斯坎森(特罗姆瑟最古老的建筑)、世界剧院、基诺焦点、圣母教堂、埃尔夫赫伊教堂、档案博物馆、北挪威知识中心、特罗姆瑟图书馆、蓝石咖啡馆、国王公园等等。因为时间与季节的原因,我选择了到“山梯”缆车站坐缆车上斯托尔斯坦恩山顶看特罗姆瑟全景。

开车经过北极大教堂后往山上开,冬天开车上山对开车技术有一定的要求,要注意观察路面上是否有结冰,如果遇到单车道,会车时还要留意路标指示,需要避让的时候要主动避让。我们小心翼翼地开上山梯缆车站的停车场,停车场旁边就是售票处。我去的季节不是旺季,缆车不用排队,买了门票就可以直接上山。

随着缆车的爬升,眼前的景色也越来越开阔,当缆车停靠在斯托尔斯坦恩山顶的时候,美丽纯净的特罗姆瑟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眼前。

位于北纬69°20ˊ的特罗姆瑟有“北极之门”的美喻,停泊在这里的俄罗斯船回国比那些回卑尔根的挪威船还要近一些。在特罗姆瑟还没建机场之前,这里主要的贸易和交通都依靠港口,那时候从其它城市经海轮来到这个美丽的城市,再开始北极之旅,所以特罗姆瑟被称为北极之门。

站在斯托尔斯坦恩山顶的雪原上,脚下的特罗姆瑟美得不真实。除了美丽,我想不到其它的形容词,纯净的、美好的、蓝色的特罗姆瑟是我爱的。

从斯托尔斯坦恩山上看北极教堂

特罗姆瑟排列在序的木房子

斯托尔斯坦恩山上的大冰坡我在这里狠狠摔了一跤,摔碎了镜头上的UV镜

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每次在雪地上走路都要摔上几跤

在雪原上拍照的游客

斯托尔斯坦恩山上,白哥也不肯放过放无人机的机会,向工作人员咨询能否放无人机后,工作人员给的答复是:“可以,但不能太靠近建筑物。”一再交待我们要注意安全后工作人员离开了。然后白哥开始在特罗姆瑟最的位置上撒野,我继续在大雪坡上艰难前行与拍摄。用无人机拍的到此一游,无比的帅啊

在这么美的天地间,不留张影,怎么对得起自己呢?在我的要求下,白哥帮我拍了好几张。嘿 嘿

黄昏时分我们坐缆车下山,没有等城市这灯就下山,是因为我们要准备在北极圈内第一晚的极光追逐。是的,我来北极圈是为了追逐极光,此时我马上要开始追光之旅,这晚掌管极光的欧若拉女神送给我一份无限惊喜的礼物。

特罗姆瑟的航拍

关于明明

百度阅读认证作者

新浪微博签约自媒体作者

新浪微博头条文章作者

磨房首页作者

蚂蜂窝蜂首作者

穷游精华游记作者

果粉们可以点下面的二维也纳码打赏哦,谢谢你们的支持!

Hash:ee4c72e1c56de2345000cba6d0bdf767bdc60b98

声明:此文由 明明是自由的鱼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