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瓦那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 阅读

哈瓦那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我曾经读过一本关于哈瓦那旅游小册子,旅人眼中的哈瓦那是宁静的、悠闲的,既带有一些与世隔绝的朴素色彩,又带有一丝理想主义的浪漫情调。而那些沧桑的老建筑、迷人的老爷车,以及鲜艳的革命壁画、巨幅的领袖肖像,却分明在讲述着另一个哈瓦那,它们似乎都在告诉你,哈瓦那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是的,哈瓦那的确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黑帮、革命、赌场、夜总会、美酒、雪茄、娱乐明星、政商名流……那里曾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黑手党的天堂,是一个由黑道头目、演艺圈人物与贪腐政客共同营造出的火热蒸腾的世界。美国作家马斯·英格利希的历史纪实作品《狂欢至死》,所讲述的即是另一个哈瓦那的故事。

如果想要了解今日的古巴社会,了解卡斯特罗的革命成功的过程,了解当下古巴与美国的关系,首先需要了解半个世纪前发生在哈瓦那的故事,那么,托马斯·英格利希的《狂欢至死》就是不能不读的参考资料。与我们常见的历史叙事有所不同,《狂欢至死》虽然同样是资料详实且考证严谨的历史著作,却更像是一部故事情节精彩曲折、叙事手法引人入胜的黑帮小说,作者不仅详细叙述了黑手党教父兰斯基与彼时的古巴总统巴蒂斯塔之间如何沆瀣一气,进行肮脏交易,侵吞古巴的各种国有资源并加以牟利,描绘出一幅哈瓦那放纵糜烂的末世狂欢图像,同时也栩栩如生地塑造出卡斯特罗、格瓦拉等传奇人物的形象,而发生在巴蒂斯塔政府连手黑手党与革命党之间的生死对决,更是让人沉迷其中、难以释卷。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至五十年代,哈瓦那的生活一直在两条平行的轨道上运行,一条属于卡斯特罗与革命,另一条属于哈瓦那的黑手党。前者是穷苦大众和无产阶级的代言人,是人心向背的象征,代表着全心的奉献和无比的胆识,正是他们将反抗军与农民交汇合流,最终敲响了哈瓦那黑手党的丧钟。后者则是一场贪腐程度令人咋舌的政治操作,由欺世盗名的政府坐庄牵线,让黑手党及其财务运作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以肆无忌惮的赌博,华丽夸张的表演,热情如火的音乐,明目张胆的性爱,造就了那个年代全世界最时髦的畸形繁荣。彼时情境正如作者所形容的那样:“那段时期对某些人而言是乐趣横生,对另外一些人是财源滚滚,然而对于革命党人与后来的卡斯特罗政府,却象征着资本家最穷凶极恶的剥削。”

托马斯·英格利希并不讳言,巴蒂斯塔统治下的哈瓦那使中产阶级受惠良多,黑手党为爵士乐的发展也确有推波助澜之功,然而,隐藏在这个浮华世界背后的,却是少数人利益均沾的特权和多数人衣不遮体的贫穷。政治暴力与贪污腐化犹如古巴政治体制的附骨之疽,虽然能够造就一时的社会繁荣,却无法惠及为数众多的贫民大众,以至阶级冲突愈演愈烈,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当黑社会的力量打入一个主权国家,主宰它的金融体系,控制它的权力运作;当骄奢淫靡、用钱开路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法律正义退场,邪恶势力登台,以普遍的道德沦丧所换得的,只能是纸醉金迷,狂欢至死——如同日薄西山罗马帝国,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鱼烂河决。试问,巴蒂斯塔统治下的古巴又怎能例外呢?

托马斯·英格利希笔下的哈瓦那犹如一朵“恶之花”,旖旎而妖娆,绮丽而糜烂,既遭人诟病,又令人迷恋。而作者本人在叙述彼时哈瓦那钱潮滚滚、名人如云的情景时,也同样显得兴味盎然、津津乐道。的确,哈瓦那黑手党的故事既是真实的历史,也早已成为古巴与美国的民间传奇,似乎应了中国古人说的那句话:“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但不管后人如何看待那段往事,时至今日,哈瓦那黑手党的影响却依然历历可见,正像作者所说的那样:“职业赌客都已离场,但是老虎机运转的声音、曼波与恰恰的醉人旋律依旧余音缭绕,有人欣赏,也有人批评,就看你是站在赌桌的哪一边。”

《狂欢至死》(美)托马斯·英格利希著,阎纪宇译,九州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定价:45、8元。

Hash:13f024822601decbdea305f83212f37fb59753f4

声明:此文由 读书这么好的事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