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游陕西:黄陵壶口瀑布

一、黄陵

五一劳动节,和小青一起带爸妈两日游。地点选在黄陵和壶口。假期挤热门大景点,似乎不太理智,可清明节时老爸曾提到想去黄陵,那时我卧病在床浑身无力,推辞掉了,因此满怀歉疚,五一必须弥补。

预报五一中雨,西安和黄陵皆是,老爸顾虑重重,我说没事,下雨凉快,人也少,而且路程遥远上午下,也许抵达就雨停了呢。清晨风雨无阻的出发,冒雨前进,一路穿梭在苍翠的高塬和中雨中,吃零食看风景闲聊天,别有趣味。沿途车辆并不多,开着双闪谨慎前行,偶有车辆驶过,都卷起层层水雾,像一艘艘小船。塬上槐树开满红色和白色的槐花儿,一串串被雨水打的脑袋低垂,小可怜儿的样子惹人怜爱。越往北气温越低,水雾缭绕山头,满山青黛云水相接,神秘美好。

中午到黄陵,午饭后雨停,真乃神助也。停车场已然饱满,绕来绕去停的好远。毕竟中雨刚停,黄陵内游客不算灰常多,适当范围内。温度适宜,凉爽清朗,空气极好,天上云卷云舒,轩辕庙内古柏苍苍,香火旺盛,黄旗招展,一切都刚刚好。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陕西延安黄陵县城北桥山。《史记》正史记载的唯一一个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因为,沮河水由西向东呈U形绕此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曰桥山。陵因山而得名,曰桥陵。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云:“桥山,《山海经》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清人顾祖禹在其所撰《读史方舆纪要》中说:“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清代毕沅更于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后因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而沿用黄帝陵至今。黄帝陵所在地的县名也随之由中部县改称为黄陵县。自古乃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汉武帝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和唐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陵前的“黄帝手植柏”树龄高达五千年以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见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参观完轩辕庙,再去陵园。沿登陵道拾级而上,两侧古柏参天,翠色长驻。在距黄帝陵约200米的道旁,一座明朝嘉靖年间竖立的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八个大字,令人肃然起敬。古代山路崎岖,谒祖祭陵者多骑马坐轿,但行至此处,均下马落轿,整理衣冠,平静心情,恭行至陵前。现代人虽不骑马坐轿,多为步行上山,但接近陵园,亦须恭敬肃然;乘车上山者,同样也须在此下车,以示敬意。

陵道尽头,步入陵园区。陵园四周,顺依山势,修有绵亘不绝的青砖围墙。黄帝陵冢位于桥山山顶正中,坐北面南,高3.5米,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这里乘龙升天的。升天时,人们从他身上拽下衣帽、靴子、宝剑等埋葬此处,修成陵墓,以示永久怀念。

陵冢后面有两棵珍贵的龙须柏,其中一棵好像已经枯了。登上龙驭阁,俯瞰黄陵县城全貌,感叹,真乃风水宝地哇。

一路高高低低的上下台阶,老妈有些吃不消,鼓励加恐吓,汗,最终走完全程,回到车上时,困倦又兴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哈。继续启程赶往宜川,晚上住在那边,方便第二天去壶口。

订的商务酒店房间里竟有麻将机,晚饭后爸妈我和小青四人打了几圈,老妈一人赢了我们仨,不愧是高手也。十点左右各自休息,辗转反侧无眠,这是我出门在外的老毛病,早已习惯矣。

冒雨粗发,前面几张手机拍摄,一路中雨

天涯客户端下载>>

Hash:395624aa99103b7db853f9013c29179bc53c459c

声明:此文由 杂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