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云龙】-语音讲解攻略

云龙县

太极之地,大美云龙。云龙地处滇西大理州、保山市、怒江州的结合部。境内山峦重叠,河谷交错。诺邓和泚江,记载着云龙县2000多年的历史与人文故事。云龙境内沘江水自然环绕,形成了罕见的道家“太极图”的天然地貌奇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图浑然天成,镶嵌在重峦叠翠的秘境中。玄妙的灵气、自然的清新、深沉的文化气息与生活的气息完美的糅合在一起。 诺邓古村,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从汉武帝开滇,这里就因盛产优质井盐而繁华。如今《舌尖上的中国》又将诺邓火腿以及诺邓古村再次推向世界;而云龙独特的地理条件,也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山地民风民俗—“检槽耳子歌”和“漕涧三乐”。风光优美的自然山水、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使得今天的云龙拥有了绚丽缤纷的旅游资源,让这里成了一方令人心驰神往的水土。

1

诺邓古村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诺邓古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西北面的山谷中。千年白族诺邓村,“诺邓”在白族语中意为“有老虎的山坡”。由于自唐代南诏时期1000多年以来“诺邓”这个名字一直没有改变,因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据考证村庄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村中现代民居建筑不多见,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这个见诸于史籍,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王朝共1138年的小小村落在古代可是个了不得的地方。唐代《蛮书》中已经对诺邓有明确记载,这里最迟在唐朝就已经凿井制盐,是一个典型的以盐井为生存依托的村落。

2

太极八卦图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太极八卦图位于大理云龙县城以北,在这里有一条叫沘江的河流,因河水流向绕出了一个“S”型的大湾子,形成了一个类似"太极图”的天然奇观,而这个“太极”上的阴极和阳极分别由两个鱼形平坝组成,与传统道家图案相似无二。这幅太极图不是人工描绘的,而是大自然神奇之手制作的。它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春天,山清水秀,桃红柳绿;夏日,因江水的太极图就像一个烧红了的乾坤圈;秋天,图内泛着金黄;冬季,水瘦山寒,江边上的白沙滩又把太极图勾勒得更加轮廓分明。即使在同一天的时间里,太极图也会随着时间有着不同的变化。因此,为了目睹这自然形成的天然太极八卦图,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

3

云龙天池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云龙天池位于云龙县城西部20余公里的天池山中,天池海拔2551米,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断层湖泊,又叫署场海,古称高海子。天池仿佛一位久居山中的绝代佳人,向外界不断展示其天生丽质与风姿。原生的云南松林保存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池畔环境幽静,周围山峦叠翠,湖光山色融为一体,风光四季不同,使人仿佛置身于变幻的画卷之中。在天地附近方圆几十里内的白、汉、傈僳、彝等多民族杂居的村村寨寨,都流传着一段关于天池由来的动人传说。天池一直以来是一个百草丰茂、野花遍地、供人放牧的绿草坝。天池地势居高,广纳水泉,众山合抱,四时之景不断变换。一草一木,湖光山色,都使游人如入梦幻仙境,流连忘返。

4

虎头山古建筑群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虎头山古建筑群位于云龙县石门镇南,因山顶崛起一嵯峨巨石,如虎头而得名,是以道教为主的古建筑群。据《虎山碑记》载:“虎头寺原有一间山神庙,清道光年间陆续建老君殿和财神殿等寺观。清咸丰七年又毁于兵燹,到了光绪三十二年,重新修复并建造了张仙祠、王母寺等”。虎头山山石峥嵘,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寺庙道观沿山势修建,有虎头寺。在寺庙之间有曲径石廊、石桥相通,在一块巨大的石壁上刻有清朝杨名扬书写的“虎”及“石门八景”的诗碑,虎头山寺庙建筑布局合理,自然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每逢节日游人倍增,他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来到虎头山感受这秀美壮丽的风景

5

诺邓玉皇阁建筑群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诺邓玉皇阁建筑群位于诺邓镇诺邓村,距县城约7公里海拔1900米,当地居民有白族为主,古代盛产食盐,称诺邓井。玉皇阁始建于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期间持续扩建,直至民国年间最后重建关圣庙。现存建筑以玉皇阁为主体,由玉皇阁、文庙、武庙、静室和木牌坊组成,是以道教为主融儒、释、道教为一体的古建筑群,是云龙县境内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最具典型的宗教建筑群。其建筑风格、式样、工艺十分精美。殿内现存6块明清碑刻,是研究我县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玉皇阁为三重檐楼阁式建筑,两侧有两层楼的厢房,文庙建在玉皇阁的东侧约30米处。武庙建筑式样与文庙相同。整座建筑雄伟壮观,保存完好。

6

天子山景区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天子山景区地处世界遗产三江并流名胜区南端,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天子山景区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有高山草甸,有榧木、红豆杉、天麻、虫草金丝猴等珍稀动植物资源。这里的彝家女儿不仅美丽,而且勤劳善良和勇敢。这里还有看不完的高山草甸、品种多样的杜鹃花、几千年的古树、不知名的菌子和青苔、林间不知名的鸟声、潺潺流淌的小溪,最美是那草甸、山坡上放牧的人儿,给如画的山野增添了不少灵气,点缀得那山、那水美得都醉了世人。行走于天子山,有种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抛开了世间烦心琐事,让你可以真正用心去感受这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7

蟠龙寺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蟠龙寺座落于沘江与狮尾河交汇处一座高耸而出的巨石之上,据记载,蟠龙寺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毁于兵火,光绪初年重建。蟠龙寺是旧时“石门八景”之一“三阁龙蟠”的所在地。庙宇坐西向东,原为三进三院式结构,现存建筑为二进二院式结构。寺内两殿两院,均为清代建筑风格,后殿为主殿,分上下两层。主殿建筑工艺精美,雄居沘江之畔,高阁巍巍,下瞰沘江碧波,纵观石门全景。每院两侧各有厢房,寺内繁花修竹,寺外古树成荫。杨名飏曾题为:“一片苍茫景,频临古渡头。烟笼青锁闥,云缦绿扬洲。玉阙飞翔花雨,魁杓转画楼。龙门看四辟,河鲤任遨游。” 一语将蟠龙寺的人文景观表达的淋漓尽致。

8

秀峰塔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秀峰塔位于云龙宝丰镇,始建年代无考,现塔重修于清道光壬寅年(公元1843年)。塔基为圆形,塔座为方形,成梯形分四级依次而上;塔为七级圆形实心石塔,红砂石砌成,塔高6.31米,周长2.7米。塔身第二级南面开有一壶门,内嵌有幢修秀峰塔序》,第四级和第六级各雕有佛完,内雕四大天王像,合为天龙八部,塔刹由整块石头雕为宝顶。据塔序记载,建塔是为了培植风水。秀峰塔是现今云龙县境内唯一保存的古塔,精巧玲珑,浑圆古朴,也是大理州境内奇巧别致的古石塔。1987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秀峰塔是云龙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到此一游,能一览宝丰全境,高瞻远瞩,心旷神怡。

9

青云桥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青云桥,建于清代,历史久远!为曾任陕西省巡抚的石门井人杨名飏出资建造。青云桥为铁链吊桥,架设在云龙县城石门的沘江两岸山壁之间,是云龙县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桥长达到了36米,算是一座比较长的桥,桥的东西两端建有桥亭,桥亭南门上方嵌有石刻《石门关》匾额一方,南面墙内嵌有杨名飏撰写的《新建青云桥碑记》,西桥亭为两层,上层塑有观音佛像,下层为往来通道,石壁上刻有隶书“衮雪”二字,是曹操提刻于陕西汉中衮谷石崖上的题记,为杨名扬印后翻刻,西桥亭上方刻有“碧嶂迴澜”四字摩崖。多少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足迹和文人墨客的才思结晶,都在岁月的见证下深深印刻在青云桥上。

10

惠民桥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惠民桥,其惠民二字可不是信手捏来,了解惠民桥后就会知晓,原来此桥集聚了古代人民的聪慧,才会从古名传至今,并于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惠民桥,位于云龙县城内,架于沘江之上。现桥,重建于光绪十二年,饱经沧桑,历史悠久,集聚了多多少少关于岁月和历史的故事!桥为双孔铁链吊桥,全桥长达到了60米,是一座气势端庄雄伟的巨桥。由于建桥处江面较宽,故于江心增设三大桥墩,采用了二进连跨的建筑工艺,充分体现了先民们的智慧和勤劳,其中,最大一孔孔径21.3米,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三个桥墩上均建有瓦顶桥亭,东西两端桥亭则为牌楼式,端庄肃穆,使得桥身更添壮丽。惠民桥别具一格建筑式样,体现了白族先民的独特建筑风格,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来此一睹白族先民留下的历史真迹!

11

飞龙桥望江楼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飞龙桥望江楼位于云龙县旧州镇,作为云龙境内横跨澜沧江的第一铁链桥,是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杜文秀下令所修建,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澜沧江上的飞龙桥,劈波踏浪,腾空而起,怒哄冲天,极其壮观。而飞龙桥西岸的望江楼宛如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正襟危坐,正望着澜沧江那滚滚江水凝思着。望江楼与飞龙桥同时而建,上下两层,呈方形,楼身颇高,可谓危楼高百尺,重檐歇山,斗拱架叠,气势雄伟,底层墙内镶有的十三块建桥碑记,是研究杜文秀起义的重要历史资料。望江楼正前面高悬“兰津胜览”匾,门上有清代举人尹陈谟作的长联,保存完好,文笔酣畅,对仗工整。涛涛江水之上楼宇威起,古往今来,引得文人墨客络绎不绝的前来游览此地,因此,这里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12

白衣阁

白衣阁位于宝丰古镇西面德隆山,海拔1710米。白衣阁始建于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至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落成。衣阁坐西朝东,为一进两院,由前殿、侧殿、厢房、正殿等组成。前殿为硬山顶建筑,殿左侧有一小院落。正殿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建于高台上,正面及两侧均有台阶可上。檐下施斗拱,彩绘有各色花卉,柱侧有木雕猴子雀替。殿内大殿塑有白衣大士(即白衣送子观音)左侧有伽兰,右有达摩祖师,隔着场院正对面佛完中有韦陀。二殿有文殊、普贤和观音,俗称观音三姊妹。站在白衣阁外,向东远眺,还可领略“狮象把门”和象鼻山自然天成的“大蝴蝶”自然奇观。

13

西竺寺

西竺寺位于诺邓象麓村,当听到“西竺”二字时,总会让人联想到“天竺”,天竺是佛教圣地古印度的旧称,而这里的西竺当然也和佛教有关。据记载,西竺寺始建于明代,历史悠久。西竺寺建筑为三进三院式结构,现存主殿坐南朝北,为单檐歇山顶。殿门用六扇花格子门,颇具大理本土特色,两旁置圆形花窗,门外有廊,两端用砖砌有墀头,卷棚式顶。在殿前金柱上挂有一副云龙名士,马锦文书写的木刻对联“妙相归来,西竺添花,瑞霭东池辉古桂;大雄出现,南山寿曜,遥瞻北阙献苍松”,而门楹上还悬挂着“竺国宗风”四字横匾。此联,文采飞扬,用词精妙,文思清奇,可谓一绝。殿内现存十八罗汉塑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是大理云龙境内艺术性较高的雕塑作品,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小贴士

交通指南:乘车,到大理下关快速汽车客运站即可乘坐去云龙的班车;自驾,大理下关至云龙约150公里,约2小时40分钟可到达。

温馨提示:爱上大理对大理州各县份的语音介绍会不定期的更新内容,更多更全的语音讲解将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以上图文由“爱上大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诺邓村居》

黄桂

双桥小峡,水细未成河。

叠岸分传径,重楼满集阿。

地高花气少,年熟酒人多。

近有笙琴意,春宵听雅歌。

Hash:6b74702dac12354abf6dc17db1b475bf7a5fe3de

声明:此文由 爱上大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