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稻田村散记

原创 马永欢 落月摘星楼

稻田村散记

文/马永欢 编辑/老余老愚

1

永平,冬天,与其他季节迥异,最明显的特点是感觉寒冷。2017年的冬天,有的人说,似乎比往年更冷,我也有同感。我思量,也许因为绿色生态好多了。冬季的乡村又如何?如果闭目想象,许多作家的笔下的乡村,必然是一片萧条、肃杀之景;抑或其他之景。我乡村的写作彻底颠覆了这样想象,

一天的上午,我和儿子、儿媳、孙女坐自家的小轿车,儿子开车,从县城出发,前往距离县城二十多公里的稻田村做客。我的亲家在稻田村,儿媳回家乡当然高兴啦。

车在柏油路上奔驰,这公路,虽然是乡村公路,其实是县级公里,永平县昌宁县的公路。车到稻田村大桥,我下车拍照。有温暖的阳光,在阳光下一切显得十分地分明,也显得如画般的灵动。银江河上的一座水泥钢筋大桥,连接了公路与村路,村民的车辆与人蓄来往于大桥,于是,大桥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景观。大桥在时光长河中变迁,以前是一座铁索桥,后来是一座木桥,再后来,这个村出了一个县长,乡愁总是在这个县长心中,于是县长决定在此修建大桥,这座水泥钢筋大桥便诞生了。村民在感动之时,把这座大桥命名为“马占先大桥”。马县长虽然去世了,但他的这一美誉,依然在村民中口口相传。

大桥下的河边又修建了一条村路,这条水泥路,解决了村子道路车辆来往拥挤的重大问题。三个白鹅,在河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两个白鹅,在河边的又小又浅的水池里,远望和觅食。这情景,让我情不自禁地动情,因为我小时候放过鹅,鹅最喜欢水,鹅在水中仿若在天堂;还因为,这个回族村,九十多户人家家家养鹅,养鹅成为了这个村的一道风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2

我站在路边欣赏灿烂阳光下的田野和村落,感觉心怡。河边到村落是田野,麦苗绿得让我心痒,久违了,我喜爱的麦苗。田间还有一个塑料大棚,不知培育着什么蔬菜或什么水果?但我想,现在的农民已经是新农民,已经把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结合在一起了,所以我刮目相看。

稻田村,村名来源于很美的稻田,也就是说,田野的稻谷非常出名,一年一季。为啥出名?因为水好,有河水。不仅如此,我眼前的麦苗,为什么绿绿葱葱?还是因为水好,有河水。河水,我转身一看,哗啦啦的河水,不断向下流淌;清悠悠的河水,不断在光影中欢天喜地,舞蹈奔放。阳光,让河水明亮,让河水生发浪花;阳光,让杨柳树高大茂盛,让灌木丛生机盎然。我感动着,因为这样的景色,因为这样的河水,多年不见了。美丽的稻田村,仿佛源于这河流。

民居,依山势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紧密团结,宛若新时代中的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民居,主要是传统建筑,土墙瓦房,红墙青瓦或白墙青瓦,有少量的青砖瓦房。而清真寺的建筑居于村落之上,因为清真寺是回民心中的圣地,所以要居高临下,彰显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敬畏之心,敬畏之心是一个人心灵的最高境界。而对于一个回族乡村来说,全体回民心中有自己的与生俱来的民族信仰,所以清真寺就是回民敬畏之心的所在地。此时此刻,我眺望村内村外的高大树木,深冬了,下霜了,但数不清的高大树木,依然葱茏,依然生机勃发。我想到了什么呢?我想到了,这里的村民喜欢树木,喜欢绿荫,喜欢绿色的大自然,所以舍不得砍,做柴烧,因此,时时呵护仰望。我还想到了,如果这个回族村从乡村文化旅游角度说,应该开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中,这里的资源已经具备,已经充分。比如,有公路,有河流,有白鹅,有田野,有传统民居建筑,有清真寺,有民族风情,有热情朴素的回民,还有山有树,有牛和羊,有山上放养的土鸡。因此,我在这里为我县大力开发“乡村文化旅游”而鼓与呼。

3

一个头戴草帽,手拿棍子,又提着一个白色塑料袋的村民,赶着一群牛和羊,在路上走着,快速走着,向着大山走去。黑山羊,是这个村的特色;黄牛,也是这个村的特色。有了这特色,这个村勤劳致富奔小康便有了希望。是的,这个村,正朝着小康金光大道上豪迈。

桃树,随处可见,一片又一片,在房前,在房后,在路边,在山上。虽然寒冬,核桃树依然遒劲,枝上的绿叶依然碧绿,形成了村貌的一道景观,让人心生美好的想象。因为,核桃果被村民叫做“金果果”,一年一度的核桃,是村民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

村路,路边,诗意浓郁。水泥路,时而笔直,时而弯曲;灰尘,层层叠叠,牛屎散落,村民踏来踏去,已经习惯,不足为奇;墙,红与白辉映。瓦,青瓦,这样的传统民居,冬暖夏凉,让人舒心;竹,青竹,高大茂密,作为风景,令人开心;一道红土矮墙,被洋丝瓜藤弥漫,让我想象无比;绿色的芭蕉扇,矮的高的,静立阳光中,静立墙内墙外,好美。更美的是,芭蕉叶掩映的沉甸甸的一串翠绿芭蕉,倒挂在芭蕉树上,形成一种奇观,让多年不见我,感触深深。

我继续行走,继续寻觅,寻觅阳光下的村景。路上、路边风光旖旎,那么,村民的家园又如何?我忽然心生这一想法,于是走进一农户家。

这一家,没有大门,而有水泥路,有绿树,有摩托车,有两间瓦房,有土围墙,有宽敞的庭院。庭院上晒着金黄色的玉米棒,以及玉米壳,层层叠叠,铺天盖地。还有烤太阳的一家人,老老小小。我惊喜,说:“你们家的玉米真多!”主人回答:“我们这里就是生产玉米的,自古以来。”这个主人对他家人说:“这是马老师,曲硐村人,他是我们这个村马永红的亲家。”他家亲热地招呼我,请我坐,请我喝茶,我说:“不坐了,我要去做客。”

路边上的一家,还没有到山上放牛羊的。几头黄牛,在圈里,把头伸出木栅栏,烤太阳,期待主人,准备出发,到山上自由潇洒。一只黑山羊,背向阳光,直立,偷吃二楼摆放的青草。这样的场景,让我无比喜悦,因为我在县城生活,无法想象这偶遇的一个乡村的一个美丽情节。

有一家,关门闭户,但又高又长的土围墙,还是留住了我的匆匆脚步,红色的墙面,其上的白色,白色墙面上的黛瓦。这样的墙体建筑,是传统建筑,又加上现代色彩,内蕴农村文化,彰显农村文化的巨大变迁,也彰显这户人家富裕的生活色彩。富裕的生活色彩,平顶大门上的太阳能、铁水桶又一例证;庭院一棵高大的柿子树,果实累累,红黄色的柿子密布枝头,又是一个例证。远看,没有叶子的柿子树,红黄色的柿子仿佛与青山相连,如画似诗。此时此刻,我万分感慨,稻田村真美!

4

我走到了做客的亲戚家,大门上方镶嵌着一块刻写着经文的石匾,标志着回族家庭,回族文化在灿烂的阳光中温暖地彰显。庭院,热热闹闹,大多数的客人已经吃过饭,我们一家后来居上,摆上一桌,和其他客人围桌而坐,小四方桌,小木凳,八个人。菜饭是传统菜饭,具有回族特色,有茶水,有饭有汤,有牛羊肉,还有这里生产的蔬菜,美味可口。

坐这家亲戚家的客,我家提来一桶菜籽油,略表心意,其他客人也如此,根据这个村的传统民风民俗是不收钱的,我家来做客只好入乡随俗。多好的民风,多朴实的民俗,让我心之佩服!那么,读者会问,“你的亲戚家待什么客?”我说:“待三七客。”原来是这样的,我亲家的父亲已经去世,已经归真,八十有余。按照回族人家的民风民俗,要做头七、二七、三七等等,请阿訇念经,请兄弟姊妹亲戚吃饭,用这样的方式悼念亡者。而亲家的兄弟姊妹多,轮着做,表达各家的心意。我家姗姗来迟,最后一桌,其他客人早早吃完,大多数已经走了,回去做农活。农村的生活都是这样的,早上待客,而且较早。我感悟,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坚守,需要坚持不懈,代代相传,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坚守民风民俗文化更加不易,因为不收钱,而待客需要用一大笔钱的。这样的乡村的民风民俗文化,让我心之敬畏!

饭后,我与亲戚座谈,一边烤太阳,一边喝茶,一边闲聊,很惬意。我看着瓦房下堆得高高的一袋袋金黄色玉米棒,好奇地问:“这些玉米卖吗?”亲戚说:“不卖,用来喂牛、喂鸡、喂鹅。”让我想到,用这么好的玉米喂养牛羊鸡鹅,喂养的牛羊鸡鹅质量是最好的;让我想到,时光飞逝,今夕迥异,生活两重天。今天的玉米作为家畜的饲料,也作为人们的杂粮,比如,新鲜玉米拿来烧吃、煮吃、蒸吃,用玉米面窝窝头等等,味美无比,而在改革开放前的困难日子时,玉米则成为人们的主粮,我仿佛就是吃玉米面长大的,所以对玉米情有独钟。

5

我们说起现在的美好生活,便联系到住房的变迁,厨房的变迁。亲戚说:“大门旁边的那一间老房子,过去是茅草房,后来变成石棉瓦房,有一格是老人的厨房,多少年了,厨房不变,因为老人煮饭习惯了。”我一听,仿佛发现历史文化文物,发现文化珍宝,非常高兴,于是请老人领我看看。这个老人是我亲家的母亲,现年八十一岁,也就是说,这古老的厨房已经跟随这个老奶奶六十多年了,从结婚到现在。厨房六十多年依然,令我兴奋不已,我一一欣赏。

厨房门是两道木门,陈旧、简陋,且灰尘满面,我仿佛看见了我家过去的厨房门,一样的木门。过去,在乡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厨房门都这样,因此,这古老的门便成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符号。我要是一个画家,将马上速画;我要是一个历史文化的收藏家,马上与老人签约,到时收藏;如果我是一个政界的风云人物,将把这木门,这厨房挂牌保护,作为有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而现在的我,只有一台照相机,一支笔,那么就拍照,就记录,记录发现的激情。

木门两边各具特色,右边是坚硬的土墙,不平整,坑坑洼洼,仿佛被悠长时光舔舐,也仿佛被悠长时光的烟火熏染。土墙下角是层层叠叠的不规则的石块,这就是房子的基石,支撑着这间历史悠久的房屋,也支撑着这个老人的温暖生活;左边是木板,没有窗口的木板,虽然简陋,却记录着那个时代本地木匠的最高技艺。木板前是一堆干木柴,老人用于烧火做饭。这样的生活场景,我十分的熟悉,因为我的过去就是与木柴不离不弃的;木门前狭窄的过道,是不平整的石道,而不是现在的水泥道,抑或瓷砖道,抑或青石板道。但这样的用大小石块铺就的过道,在那时,便是最时尚的,也是乡村人家习以为常的过道。历史就是历史,现实就是现实,然而,现实是历史的演绎,如果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今天,我眼前的这位弯着腰的老人,不会美言多少,也不会言说这石头铺就的过道的动人故事,也不会激情演讲脚下足迹的美丽华章,但她实实在在感觉到,也记住这些石块的历史,这些石块的无私奉献。我细看石块,感觉奉献的意义就是,从石块内部散发出来的一片温暖光芒!

我跨过门槛,走进不亮堂的厨房,我的儿媳马雪增拉亮了灯。厨房,我们又叫灶房,自古以来都这么叫,我想,这么叫的原初应该是这样的,灶房以土灶为中心,因此,以土灶来命名这别样的空间。土灶的构成不复杂,用几块青砖围城四方形,之前是用石块相围。中间立着一个铁三脚架,铁三脚架与四方的青砖保持一定距离。灶台,我们又叫火笼,其间堆满木柴燃烧后的灰烬。一把铁壶放在三脚架上,另外一把放在脚架边上,还有一个土茶罐,茶罐把是铁丝把,原来的土把已经消失。灶台,很简单,一块木板,两边用石块或青砖支撑。木板上摆放着崭新的小碗、茶杯和陈旧的土盐罐。木板的左边,有一个小木箱,用于放碗筷等,而右边却放着火通,即一根短竹筒,中间的竹节已经被打通,用来吹火。这老物件,我非常熟悉,我小时候用了无数次。灶台上方的土墙壁上,墙壁已经被烟火熏黑了,挂着一只铁锅,还挂着两把亮晃晃的菜刀,还挂着一些东西。我触景生情,回到了我小时候的情景,我家的厨房也如此。哦,那时的乡村厨房都如此,是一个时代的特征。土灶旁边有一个古老的草墩,还有一个小木凳,木凳还有一点新的色彩。我特别关注这个草墩,因为古老,因为我小时候坐过,因为我还感觉到草墩内蕴的一缕缕暖意。在过去的传统农业时代,草墩仿佛成为一种农业文化的特殊符号。草墩后,摆放着两个木柜,一大一小,用于装米面等食物,我也十分的熟悉。有了这些器具,老人用起食物来就方便的多了。木柜上下左右都摆放着许多东西,如菜盆,如土罐,如水壶,等等。木柜后面是木板,仿佛被“火烧火燎”过,黑不溜秋。这木板佐证了一分为二的厨房,那一边的一格已经是人家的了。

门后有一把木梯,之上的一层是用来摆放木柴的。我小时候我家的厨房也如此,两层,下厨房上堆柴,不仅如此,我还在二楼睡过觉的,呵呵,历史就是这样的,有点喜剧感。

我几乎一一观察这一古老的厨房后,请老奶奶做在她眷恋的草墩上,拿起老人喜爱的茶罐,我拍照。一个回族老人在火塘边烤茶、倒茶等一系列代表性的动作行为,在我眼前瞬间完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这一幅图画,似乎成为一首美丽乡村的最后挽歌!在我心中唱响。是的,社会向前快速发展,并走进文化转型期,传统的乡村文化生活向现代化的乡村文化生活转型,比如土茶罐向精美的茶杯蜿蜒,虽然如此,但土茶罐的温暖,依然在老人心中萦绕。有个老人说:“土茶罐好,在我们乡村,天黑了,架起火,烤起茶,老人一边慢慢吃茶,一边说说话,多好啊。冬天,老人在火塘边烤茶、烤火,多热乎,全身的热乎,比烤太阳还热乎。”

6

在阳光下,乡村的美景特别多,如果你用美的眼光去观察,用美的心灵去关注,就会发现许多的美。我的亲家在山坡上,进家上坡,出门下坡,宛若黄土高坡之歌。我走在土路上,走在很陡的路上,有些发喘,忽然,看见亲家的几只土鸡,在沟边的山坡草木间游来荡去,我举起相机准备拍照,公鸡母鸡见我,准备隐蔽。这机灵的土鸡,在野外非常的灵敏,如果你要去捉它,是不可能捉到的,因为它是野鸡变的。

我走进亲家家,在庭院休闲、烤太阳、喝茶。我看见厨房对面的圈楼上,有一个马鞍,我便兴奋起来,因为它勾起了我小时候看过古道马帮的身影,也勾起了我倾听赶马人动人讲述马帮故事的情景,也勾起了我曾经抒写赶马人赶马的激情,也勾起了我对这个回族村遥远历史的遥想。这个村遥远的历史,是由许许多多赶马人,一代接一代铸就的。亲家的父亲就是赶马人,我眼前的马鞍就是他老人家的的遗物,也是赶马人赶马的例证。因此,我情有独钟,思绪万千。

乡村的历史犹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然而,眼前的乡村更加美丽。亲家家的牛圈里关着好些牛和羊,亲家是做牛羊生意的,多年做生意,富裕起来了,建盖起一间两层的平顶房。我看着乡村人叫的洋房,我从心底为亲家家高兴。我走上洋房的二楼,一只小鸟在玻璃窗上,躲避,逃离。但无法逃离,因为铁门关闭,但也不需要逃离,因为我喜欢这小小生灵,我不会生灵涂炭。

我打开铁门,被眼前的景色深深感动,堆积如山的玉米,仿佛与青山相连,构成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在和谐的时光中铺展,铺展出绚丽夺目的乡村生活。改革开放前,乡村人就经常说,粮食堆满仓。这是一种梦想,因为那时,太贫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新时代,过去的梦想,已经成为伟大的现实!不是粮食堆满仓,而是堆满房屋。粮食多了,人吃不完,也让小鸟分享,因此,那只调皮的小鸟,吃饱了,从窗外到窗内,逛一逛,游一游。

我站立窗边,看房后一家人的庭院,因为一棵落了叶的树枝上,落着好多麻雀,叽叽喳喳,热闹非凡。一间瓦房,一个土庭院,一棵树,许多麻雀,一条静卧的狗,一片灿烂透明的阳光,构成了一个乡村景观,在我心中的美丽稻田村的版图上,生机盎然,宛若一股时代的春潮,向着美好的明天奔流!

作者简介:

马永欢,男,永平职中语文教师,2005年开始写作。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在《北极光》《散文百家》《文苑·西部散文》《回族文学》《辽河》等报刊发表,公开出版7部散文选集。作品入选《2014年中国文佳作精选集》等多种选本,荣获大理州2013年、2014年、2015度公开出版图书奖,内蒙古首届“扎兰杯”文学联赛一等奖,在《浪花文艺》微刊举行2017年“迎中秋庆国庆”全国文学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二届中国散文佳作二等奖,第二届河北文艺“彩凤奖”散文二等奖,《北极光》杂志社首届“美丽海棠谷”最美田园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三等奖,首届国际东方散文优秀奖,《作家世界》第二届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在《浪花文艺》2017教师节全国首届征文大赛中荣获“优秀奖”,文学成就入选《中国回族文学通史》。

作者风采:

Hash:60315bad3aa494e57bfc439d516dc7bf6b7a2700

声明:此文由 秦巴美好江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