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祥云】-语音讲解攻略

祥云县

祥云是滇西历史上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祥云古城洱海卫城:始建于汉唐,完备于元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云南城”。这里有着中原文化建筑构思,四街八巷的建筑构局,仿佛一枚方印,城中心矗立着雄伟的五层钟鼓楼即为“印把子”。古城还是红军长征过祥云的主要战斗、驻留地,整体凸显红军长征过祥云革命史迹。自然风光雄伟绮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人文资源古老独特,民俗风情绚丽多彩,是名副其实的文物重点县和旅游资源大县。被誉为“昔日洱海卫,今朝不夜城”。县境内生活着汉、白、彝、苗、回等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和睦共居的十分特殊的民族居落景观。他们共存的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相互吸纳、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特色。祥云的这份祥和,让远道而来的人们满怀宁静与闲适,身心备感舒畅,生活在这里,是幸福与快乐的写照。

1

水目山

水目山,云南开创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 它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唐代以来,一千余年间,水目山经历代修建,寺宇庵阁,棋布峰间逐渐形成了一个建筑群落。宝华寺、水目寺、玉皇阁观音阁等建筑参差错落,巍峨壮观,雕梁画栋,转阁回廊,独具匠心,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建筑才能,这些建筑吸收了中原园林建筑精华,又有独具的艺术特点。在寺宇中塑有佛教造像,这些佛像,神态栩栩如生,描金施彩,庄严穆丽。庭院中,花卉四时常开,暗香浮动,更倍增景色。古往今来,前来修行的高僧数不胜数,文人墨客选胜登临,游人不绝,成为旅游佳地。

2

水目寺塔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水目寺塔位于祥云水目山水目寺前。据现存水目寺内的《渊公塔铭碑》记载,水目寺为南诏龙兴四年普济庆光禅师所建。而水目二字得于普济庆光禅师用禅杖凿地“而有清泉涌出,因名水目”。寺前密檐塔为纪念水目寺三祖之一的皎渊而建,因此又称“渊公塔”。水目山塔,为四方形15级密檐式砖塔,塔双层台基,八角形。塔身第一级东面设门,南面塔壁彩绘壁画。塔刹由仰莲、覆钵、宝顶组成。塔西有水目寺,现存大殿、中殿、厢房等,规模宏大。寺内现保存明代铜钟及较多碑刻,寺右尚僧塔50余座,形成壮观的塔林。作为深藏在水目山的丰厚时空,水目寺塔曾建有滇西之首及全国罕见的“寺抱塔”奇观,这里也是一个修身养性的绝佳之地。

3

祥云古城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祥云古城被誉为“昔日洱海卫,今朝不夜城”。旧称云南城,也称洱海卫城,始建于汉唐,完备于元明,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古云南城”。因为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也是云南三大汉文化古城之一。眼见祥云二字,仿佛彩云南现,祥光浮现,而祥云古城,就是这样一座受神灵护佑的宝地,人民安居乐业,一片祥和。这里有着中原文化的建筑构思,四街八巷的建筑构局,仿佛一枚方印,城中心矗立着雄伟的五层钟鼓楼即为“印把子”。城外有护城河,设计科学、严谨,绿柳成荫。古城还是红军长征过祥云的主要战斗、驻留地,整体凸显红军长征过祥云革命史迹、再现“明清古城”魅力、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红色祥云旅游、古城古建筑旅游和商贸旅游景点

4

云南驿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云南驿作为云南之源的祥云,被称为“古云南”和“小云南”。祥云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桥头堡,也称古云南,境内镶嵌着一颗在西南丝绸之路上的耀眼明珠“云南驿”。境内的云南驿,至今仍保存着云南省中“云南”的原称,“云南”二字正是源于此。至今的两千多年间,有史可考的“彩云南现”不下十余次,盛有“彩云之乡”的美誉。云南驿机场至今还保留着一条六十多年前修建的美军飞机停放的机窝,以及当年修建机场使用的大石碾子。云南驿是当今唯一集中了马帮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等各同时代运输方式的地方,是人类交通发展史的活化石。云南驿是我国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

5

清华洞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清华洞从县城出发,沿着清红路往西南走大约3公里,就到了清华古洞,佛教喻“清华”为极乐胜地,此洞清幽,故得此名。清华洞,是祥云县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之一,为滇西5000年新石器人类文明的典型洞穴遗址,素有“滇西第一洞”之称。清华洞属喀斯特地形石岩溶洞,洞分前洞、后洞。后洞分二支,深不可测,洞内石花、石笋、石柱甚多,琳琅满目。前洞口右侧顶穹正中,仰视能见到尺余椭圆形的亮光通山顶,称“碟大天”。右侧有小洞3个,时宽、时窄,洞壁大洞套小洞数十个。前洞中主洞位于洞口正中,洞内怪峰突兀、石笋倒挂、悬崖滴乳、落水有声。洞口壁上方有摩岩石刻,计24块,多为明代以来的宫吏及骚人墨客所作,留传至今。

6

九鼎山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九鼎山又名“九鼎云峰”,位于祥云县城北10公里处。海拔颇高的九鼎山,属龙门山脉群峰中最高点。到了小官村水库附近,映入眼帘的九鼎山,终年缠绕山峰的云雾,像一缕缕从山涧溢出的青烟,缠绵不止。走近九鼎山,就能体会到这里山势不凡,峰峰奇险,山峦叠障,悬崖陡壁。山上还建有众多九鼎寺宇,初创于明洪武年间,现寺宇包括土主庙、华严阁、三教阁等殿阁和洞观音洞、羊毛洞等。九鼎寺前有九鼎山双塔,塔寺相映构成奇观妙景。每年农历2月初8为九鼎山“太子会”吸引了大量的游人,登上九鼎山顶,祥云坝子一览无余。妙将景观、地史景观、天像景观融为一体的九鼎山风光,不愧是祥云著名风景名胜之一。

7

青海湖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祥云青海湖位于祥云县城东南,这是一个自然湖泊,旧称“青龙海”。据《云南县志》记载:“在县之东南青龙海,水光如镜,秋月涵之,更觉澄湛。”青海湖属高原盆地湖泊。据地质考察,大约在两百万年前,这里是宽阔的渊谷。当苍山断陷形成洱海时,祥云盆地东南角的地壳随之崩裂,岩浆喷腾,堆积而成现在的“象山”山群,堵塞了盆地水路,在祥云县沙龙区的青海营、沙龙、芮家营、白石岩四乡之间形成了青海湖。青海湖历经数万年的泥沙淤积,全长3公里,深度只有3米的青海湖,即使是在污染横行的当今,湖水依然终年澄澈见底,海拔为l966米的青海湖,可谓是高原湖泊上一颗清澈透亮的明珠。这颗明珠也因湖水终年清澈,故而得名。

8

天华山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华山又名南华山,史称“南华胜迹”,位于祥云县内。 天华山季相分明,春翡夏翠,秋金冬银天。“白龙涧”、“青龙涧”、“玉龙涧”、“天华峰”、“西谷顶”五大景区浑然一体,这里的奇峰、怪石、森林、古木、洞峡、幽涧、瀑布、溪水的自然之美,相映生辉,它的奇妙、清幽、雄险和润秀,以及密集型、高品位的自然景观资源,被专家们誉为“旷世佳境,万景奇山”。 始建于明代的华山道观,石崖上石龙倒挂,宛如神龙从天而降,崖壁上镌刻有“云洱无双地,匡州第一山”十个大字格外醒目。天华山风景区有着仙床云卧、石屋天窗、诸葛营寨、古洞三庵等胜景和仙人脚印、石虎登山奇观组成。此外,其雄奇峻拔的天华峰、神采奕奕的毛公峰等十八奇峰构成了天华山的云天景观。

小贴士

交通指南:乘车,到大理下关兴盛客运站即可乘坐去祥云的班车;自驾,大理下关至祥云约45公里,约45分钟可到达。

以上图文由“爱上大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九鼎云峰》

王地

得地居然临城外,观天却只在山中。

朝阳洞口无关锁,利济桥头有路通。

箐出桃花尘世界,庵联玉局梵王宫

白云老叟惟高卧,何必纷纷夕照红。

Hash:d631651593b42dbb959136b3cbafeb11c6380dbd

声明:此文由 爱上大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