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眼瞰博白】走进绿珠故里,看尽双凤靓景点!

向祖国70华诞献礼

《天空之眼瞰博白》系列报道(2)

走进绿珠故里——双凤

导语:转眼之间,我们伟大祖国就要迎来70华诞!70年,在悠悠历史长河中虽是沧海一粟,但对中国和中国人民而言,却是一段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程。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讴歌伟大祖国,展示博白发展成果,弘扬爱国主义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促进博白和谐进步,博白网特推出《向祖国70华诞献礼》之“天空之眼瞰博白”系列报道,高质量、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展现博白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航拍、视频、相片、文字等丰富多彩的视角,以无人机特有的高空俯瞰视角,多维度展现博白这个世界客家第一大县的独特魅力,见证博白更加美好。

“天空之眼瞰博白”近日走进绿珠故里——双凤,我们一起来欣赏博白的青山绿水。欢迎广大网友关注相关报道,欢迎广大商家提供赞助,合作共赢。

博白县,古称白州,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位于广西东南部,东与陆川县相邻,东南与广东廉江市毗连,南与北海合浦县相依,西与钦州浦北县交界,北与玉林市福绵区接壤。

博白县版图总面积3835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下辖28个镇,户籍总人口185.98万人,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县,有客家山歌、乡傩歌舞、采茶歌舞、木偶戏等民间文艺,曾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 、“中国杂技之乡”、“中国桂圆之乡” 等荣誉称号。

博白县属桂东丘陵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平原、谷地、盆地、 岗地、丘陵、山地,互相交错。特别是位于博白县北部、距离县城25公里、古代著名美女之一绿珠女故乡双凤镇,全镇都处于六万大山脚下,原始森林郁郁葱葱,且极少种植有速生桉生态环境保持得相当完好。近日,小编有幸走进双凤,见识到如此多的美景比如:圣女岭、绿珠井、石梯田、古石拱桥、凤鸣书院、充粟水库、镇北风光、绿珠女纪念馆。下面,由小编一一介绍给你们。

▲双凤镇界。

地理位置

双凤镇位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北部,距县城25公里,东与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相邻,南与博白县浪平镇接壤,西与浦北县平睦镇交界,北与钦州市浦北县六硍镇毗邻。

▲双凤镇圩图。

绿珠女传说

早在1000多年前的晋代即公元269年,在博白县双凤镇绿萝村,以“圣洁”著称的绝代美女梁绿珠就出生于此。她天生丽质,为人正直,心地善良,能歌善舞会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为西晋卫尉石崇的宠妾。石崇被害后,为保贞节,跳楼而亡。据说她死后,变为一白鹤,飞回家乡,护卫着家乡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因此,绿珠女一直被博白人民奉为圣洁女神。关于绿珠女更详细的故事,请点击下图查看!

平山桥头,绿萝村由此进。

▲绿珠女出生地绿萝村。

▲位于绿萝村的绿珠井及绿珠女梳妆石。

▲绿珠女纪念馆,位于绿萝村村口

圣女岭与绿珠女

圣女岭,又名神女岭。据清道光年《博白县志》载:“神女岭在县北五十里,绿珠少时常至此,坠楼后于是岭显灵,乡人因名神女岭。”因此,圣女岭是为纪念绿珠女而命名。

▲绿珠女画像。

圣女岭地处六万大山南麓,海拔800余米,为博白县双凤北境最高峰。圣女岭上终年云雾迷漫,在山顶上游览,如置身九霄云外,令人飘飘欲仙。居高往南远眺,只见南流江水滚滚东去,烟波雾气,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豪情满怀。

▲置身圣女岭顶如九霄云外,令人心旷神怡。

岭之巅屹立着一花岗巨石,北侧有洞,洞中有潭,泉水从石罅间淌出,水质清冽,终年不涸。村民称之为“神水“。相传绿珠常到此采茶放牧,有时登上巨石吹笛。绿珠18岁那年被西晋荆州刺吏石崇为采访使时以十斛珍珠聘娶带回洛阳金谷园”。

▲圣女岭顶巨石一侧的“圣女仙水”。

▲至今圣女岭上还留有“吹笛台”。

▲为开发圣女岭而修的盘山公路。

不久,时逢“八王之乱”,适石崇在政治斗争中失败,政敌中书令孙秀率兵围金谷园,强行指索绿珠,为崇所拒。孙秀在赵王伦面前诽谤石崇,唆使将石崇杀害,绿珠忿然坠楼身亡。传说绿珠化一白鹤飞回故里,飞落在圣女岭的巨石上,乡民感到十分惊奇,便纷纷登山围观,一长者指着白鹤惊呼:“啊!她就是绿珠!她就是绿珠!”话音刚落,只见白鹤长啸一声,化为一缕七彩烟霞,光芒四射,腾空而起,顷刻消失于圣女岭云雾之中。后来,乡民为纪念她,便在巨石南侧依石修建了一座寺庙,名为“圣女庙”,以纪念之。

▲位于圣女岭上的圣女庙,当地村民已着手重修圣女庙。

举目往北远望圣女岭北麓的古茶林,云遮雾掩,朦朦胧胧,充满了幽邃莫测的神秘气氛。这片老茶林,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大的茶林树直径为42厘米,高6.7米,为广西境内最古老的茶树林。据专家品尝,具有福建福鼎名茶的特色。

▲圣女岭半山的百年古茶树。

相传,明末闯王李自成兵败后,李定国率一支福建籍的军队保驾李自成的母亲南逃驻此,士兵将茶种播种此岭,成为今天的“圣女岭茶林”。然而,李自成之母却寿终于圣女岭不远的一个村庄里,该村因此而得名为大寿堂。大寿堂至今尚有“王母庙”,以及“老鸦头”“字中有字”等神秘石刻等古迹,是寻幽访胜的好去处。

▲圣女岭半山的茶园。

古石拱桥

石拱桥,位于博白县双凤圩旁的合江口处,距县城28公里,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全桥用花岗石凿砖砌成,长32米,宽5米,高6.3米,为三孔石拱桥,桥栏两侧有对联,西边桥栏(即上游)对联横批为:合江口,上联:气运由天转,下联:根基本地成,落款: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四日丑时。东边桥栏(即下游)对联横批为:双凤桥,上联:往来欣利济,下联:遐迩庆升平,落款:里人李敏丰题。

该桥造型古朴,结构严谨,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虽经100多年历史,石拱桥至今仍屹立不倒,且桥下河水清澈。

▲博白县人民政府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日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鸣书院

凤鸣书院位于博白县双凤镇双凤中心小学校园内,距县城26公里,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占地面积229.5平方米。现为一进五开间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为敕赠承德郎监生李志普倡建,主要用于教收育人,办学到解放前夕。解放后沿用至今,一直作为我县教学基地使用,是博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对研究我县教育发展史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

▲博白县人民政府于2012年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凤鸣书院作为双凤镇中心小学的图书室和阅览室用。

石梯田

石梯田位于双凤镇平山村马关塘队,至今已经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原先这梯田,是在此落户的姓胡几户人家开发的,后来土匪抢村,只留一个小孩未杀死。小孩长大后成了镇北村胡屋队的先祖。他后来把石梯田卖给了凤宁村佳二队的地主。解放后,此地有姓周的搬来马关塘,划给了马关塘。

▲石梯田所处的山坳。

走进马关塘队一个山风呼呼的山坳,放眼望去,这里层层叠叠的梯田几乎都是由石头砌成,一般有5-7米高。梯田最大的有1.2亩左右。每块梯田的泥质肥厚松软,进水和出水都安排得合理妥当,所以很少发现冲塌梯田的现象。最奇特的是石梯田所用的牛麻石头,大小不一,有的重达200多斤,要两三个人才扛得动。

高山岭迹,人迹罕见。要建成这等规模的梯田,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更不说是石梯田了。但是,马关塘的先民做到了,并留给我们一个极具开发价值的宝贵的人文历史地理景观。

充粟水库及镇北风光

充粟水库位于博白县浪平镇茂龙村充粟屯,距浪平镇政府5公里,距博白县城12公里。水库坐落在南流江支流的绿珠江上游,于1972年3月1日开工建设,1978年5月1日竣工。总库容604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860万立方米。

▲如今,充粟水库大坝正在进行除险加固。

充粟水库应该是博白最长的水库了,不过大部分在双凤镇管辖区内。水库为充粟电站提供发电用水及对南流江博白段的防洪起调节作用,同时也为博白县城提供饮用水源。

▲位于充粟水库上游的镇北半岛风光。

双凤有这么美丽的风光,

除此之外美食也是不少的。

比如双凤野韭菜和双凤古树茶。

当你来到双凤,

必不可少的这一菜一茶。

双凤古树茶

双凤茶选用双凤镇境内三百多年老茶树新鲜嫩汁,纯手工精制而成,有红茶、绿茶两种, 茶色清澈,香气清幽,味道醇厚,回味甘甜。

双凤野韭菜

双凤野韭菜是双凤镇的特色产品,博白县境内只有双凤出产。所产野韭菜新鲜嫩滑、甜脆爽口,有滋补血气,壮阳美容的功效。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加上圣女岭和绿珠女这两张响当当的王牌,

使得双凤镇非常具有开发旅游资源的潜力。

而且全镇人口不到3万,

自然环境保存得近乎完好,

地理环境更是绝佳,

目前已经有老板在投资开发了。

详情请看:

大手笔!总投资10亿元!博白双凤圣女岭,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

本次双凤之行由江淮新能源汽车专营店

博白县一正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特约赞助!

江淮新能源

带你去看最美的风景

博白网相关报道:

Hash:d5832705eba85b6e01f78019b97c9bede77966ec

声明:此文由 博白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