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新会除了陈皮还有什么?还有小冈香、古村和美食!|新会深度游

说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来到广东江门新会的小冈镇。

小冈这里是我奶奶来不及回来的故乡,小时候总听奶奶说起,在她的小时候,家里是制香的,她也不过是刚懂事的年纪,就要帮着大人们,学着手搓香。那时候女孩子是不会出去读书的,体力又不如男子,所以相比起其他农活,制香倒是更适合,还能帮补家计。因而,在这里,手工搓香技艺,大多是母传女、婆传媳,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一晃数十年,奶奶早就离开了我们,而她提到的那些制香故事,却成了我童年里很是向往的画面。如果你问新会人,哪里是小冈镇,他肯定会告诉你,顺着香气就能找到。小冈香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年间,在清道光《新会县志》载:“线香,用杉木屑、柑皮数种合成,以竹丝搓之,售之安南外国。”

即便到现在,在小冈这里也不难发现,依旧有制香人保留着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手艺,纯手工搓香,左手执香,右手拿搓板,一来一回,熟手的师傅每天要揉搓上几万次,生产出几万支手搓香。

中国(新会)香文化博览会

正是这枯燥乏味的一搓一揉,在物转星移的数百年后,将小冈这个地方,发展成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佛香生产基地之一。我们来到这里,正是要见证第五届中国(新会)香文化博览会在新会区双水镇小冈香业城开幕。

第五届中国(新会)香文化博览会由新会区双水镇小冈香业联合会主办,新会区小冈香业城承办,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香业分会、广东省沉香协会、新会区旅游协会协办。本届香博会以“香遇小冈·云通世界”为主题,为期3天,采用“线上直播+线下实体”方式举行,是新会首次举办云上香博会。

活动现场也有传承人在给大家示范这种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技艺。

小冈香制作技艺分为原材料加工和小冈香(竹签棍香)制作两部分,其中原材料加工包括:香芯竹(香骨)加工程序,即裁竹、焗竹、开竹、削骨、焗骨等五道工序;香料粉加工程序,即开料、劈料、舂粉、筛粉等四道工序。

小冈香(以竹签棍香为例)制作包括香脚骨预着色、配粉、搋粉、搓香、刮香、晒香、香脚骨复着色等七道程序,其中配粉、搋粉、搓香是其制作的核心环节。

搋粉要将配好的香粉放入盆中,注入清水,同时用手搅拌,再以手掌、拳头用力揉压,把气泡全部挤压掉,搋成既柔软又稀稠适中的香粉面团,如果香粉面团内有气泡,搓香时会断条。

搓香从香脚起搓定位点开始,搓至香枝顶部收。每枝香粘裹香粉多少、搓压力度轻重要均等,搓出的香枝粗细、密度才能一致,以使燃点时燃烧同步。

小冈香,传承至今,也有了新的时代意义,香文化也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追捧。

如果你总是觉得静不下心里啊,不妨试试点一支小冈沉香,悠然于书斋琴房,安神定志; 或在静室闭观,或于席间怡情助兴。

新会陈皮

广东有句老话,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杆草。所以每每外省朋友问我,来广东玩,有什么值得带回家的?我都会推荐陈皮。

陈皮是广东三宝之首,古语有曰:“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从而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的美誉。陈皮原名大红柑皮,贮藏三年以上方为“陈皮”,而且贮藏的时间越长功效越好,价值越高!

因此,老的陈皮是有收藏价值的,最贵的陈皮甚至曾卖出高达五十万一两的记录。你以为82年的红酒贵?在广东,82年的陈皮更贵!所以,也许你在广东看到低调的富豪们,都不在买房子,而是在买陈皮!看到这里是不是想赶紧把刚刚吃完的柑皮找回来,好好晒晒,传给子孙,发家致富?

然而上等的陈皮,制作起来真不简单。

新会人对陈皮要求细微,不仅开皮讲究刀法,存皮也要有方法。果以扁身油皮方为上品,刀以“对称二刀”、“正三刀”或“丁字二刀”方为正统,艺以“冬前好天气,失水软反皮。自然陈晒制,晾晒不迟疑”为内行。除此外,还要做足做好措施,适时防烧、防霉、防虫和防潮,旧皮定装定仓,适时返晒。

当你的新会朋友送上一份陈皮,还说到“这是我自己晒的,很正宗”,那么,想必他就是把你当作珍贵的挚友了!

黄皮甘蔗

新会还有一个特产,那就是黄皮果蔗,皮色黄色,所以称黄皮果蔗,黄皮果蔗具有皮薄、汁饱、清甜、花香味,口感好的优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冬令水果之一,其味甘而性凉,有清热之效,能解肺热和肠胃热肺热咳嗽,痰多且痰色黄稠浓浊的人士。

黄皮果蔗的糖分是由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种成分构成的,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还含有多量的铁、钙、磷、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每公斤达9毫克,居水果之首,故果蔗素有“补血果”的美称。

在新会双水产的黄皮果蔗为此蔗中极品,在品质上远超过其他产地的黄皮果蔗,双水产的黄皮果蔗皮色黄中带绿,软硬适中,口感更佳,老少咸宜。

随着电商发展,现在双水的黄皮果蔗在网上都可以购买了哦。

深度游新会

来到新会,很多人都会想起巴金老人笔下的小鸟天堂,然而新会作为一个侨乡,还保留了很多岭南侨乡特色的古村落和历史建筑,也很值得探访。

其光新村古村落群

其光新村古村落群位于张将军家庙的西面,始建于晚清时期,村内保存着比较完整的青砖房建筑群,是光绪皇帝赐予张其光将军而立的新村,其规划完善,巷道笔直,间距匀称,仿若一座座相连的兵营守卫着张将军故居和家庙。

张将军家庙坐落于豪山村,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为砖木石结构,分前、中、后三进,左右两廊,画栋雕梁,石刻艺术精湛。张将军即张其光,豪山村人,生于清道光年间,投身军旅,舍己为国,官至浙江提督。

张将军家庙以北约50米的民居之中,有一口很出名的井,叫三眼井,三眼井建于清光绪年间,因三口井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品”字,又称“一品井”。井台由花岗岩石板铺盖,有3个圆形的井口,呈“品”字形,该井为张将军兴建家庙及新村时所兴建,沿用至今。

东陵村

距离豪山村不远,就是东凌村。在东陵村,有一道很出名的步天桥,建于清乾隆年间,横跨东凌涌上,北接东凌村,南通天亭墟。

古时这里水网发达,桥是村民进出的重要通道,总长约33米,全石砌筑,可以说是岭南桥梁建筑艺术和珠三角水乡人文景观特色的缩影。走在其中,恍惚间感觉自己跨越时空,与百年之前的古人擦肩而过。

当然,在东陵村,现在更多年轻人前来打卡的,是东凌会馆。会馆是一个年代的特征,地位不亚于现在的电影院。在七八十年代,农村流行集团文化活动,会馆就是最佳的活动场所。

东陵会馆由新会著名建筑工程师冯英设计,1937年动工兴建,是双水镇现存的唯一会堂,七八十年代农村流行集体文化活动,每天晚上都会有表演。很多当时的明星都在这里演出过。2018年由宁浩监制、温仕培执导,彭于晏 、张艾嘉等主演的电影《热带往事》曾在这里取景,现在还没有上映,相信上映以后,肯定就像《隐秘的角落》里的本利士多一样,成为一众网红的打卡地。

大圣寺

盛产佛香的地方,自然就会有香火鼎盛的寺,新会大圣寺位于双水镇上凌村将军山脚下。

大圣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2013年开始扩建改建,现在地总面积约17万平方米,扩建后改名成大圣寺,属于汉传佛教。每到佛教节日这里都会人烟鼎盛,新会本地和周边的人都会前来祈福上香。

吃在新会

还记得开篇时我提到了我奶奶就是新会人吗?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口味这个东西,无论后来生活到哪里,都会对家乡味道念念不忘。以前交通、物流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对于生活在异乡的新会人来说,家乡的美食,就是那一口最能暖心的滋味。

田心腊味

后来我也曾多次来到新会这里,穿街走巷,觅得这家田心腊味,正是那种童年时难忘的味道。尤其是田心腊鸭,制作方法沿用百年前的秘方,自然风干,味道就在唇齿间留传下来。现在秋风起,煮饭时放几块到电饭煲里,腊鸭油流出至米粒之间,那种甘香,真叫人不自觉就多添一碗饭。

来记烧腊

做烧腊做到上CCTV美食中国栏目,一听就知道大有来头!

广东老母亲常对顽皮的孩子说,生旧叉烧好过生你!可见叉烧在广东家庭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做烧腊,做的就是街坊生意,比起上电视节目,老板更在意食客的好评。因而即使是古法制作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这家烧腊店也依然在坚持,叉烧香甜软滑有果香,烧肉皮脆咸香足,确实有两道散手!

田心牛场牛肉火锅

广东人对牛肉火锅的热爱,绝对不亚于四川人对麻辣火锅的热爱。

广东人对食物的追求,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鲜,为了追求这一个鲜字,广东人宁可自己远到而去,都不能让食材在路上耽搁。田心牛场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旁边就是牛场,这边宰杀,那边上桌,送到嘴里的时间加起来都不到一小时,那个鲜,确实是一绝!

雪花牛,嫩肉,三花趾,吊龙,牛心顶,牛肚,牛肉丸,配上牛骨熬制的汤底,一口气去,我也瞬间理解了为什么这么多饕餮食客,驱车两三小时,也会赶到这里来,值了!

新会是一个值得慢慢游玩的地方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那么新会人靠的就是天。

不管是制香,还是晒陈皮,或者是晒腊味,都要“看天行动”。我想正是这个原因,新会人大多都有一种顺应天时的乐观生活态度,也正是这个种态度,让新会人对生活充满热忱,将对生活的美好期盼,融进了自己眼前的生活里,所以每次来到新会,都会感觉到轻松自在。

如果你有时间,不妨也来新会走走,说不定,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Hash:b8f707b643d59e8d84ffc13e0fbff3bbcc36cca4

声明:此文由 善良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