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芷江】随遇而安的美丽

怀化·芷江】随遇而安的美丽

洪江返回怀化,从怀化到芷江,青山绿水白云飘飘。

多有意思,刚还逛着古城,吃着细笋腊肉煲仔饭

这会儿就已经身在芷江民族广场旁的一家小宾馆里了。

随遇而安,看看此地又会遇到哪些风景吧。

从民族广场,到和平广场,还有据说世界最大的龙津风雨桥

可惜没有夜景灯光,不过却遇到这晚的云霞

真是一个热闹开心的小城,曾经战争风云的洗礼,让它如此淡定知足。

唯愿长乐

——4月21日旭微信

棠忙于和发炎疼痛的嗓子斗争,没发微信。

“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位于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首次对外公布日本在芷江投降的多张彩色照片……呵,好长的一句话。

出门前正好看到这则铺天盖地的新闻,而芷江,恰在我所选择的这条铁道线上。于是,我们来了。

时间:2015-04-21、2015-04-22

从洪江没有直达芷江的客车,便回到怀化,从汽车南站转往汽车西站,从那儿坐班车。路途不算远,四十公里,车票才10块钱。当然,车不是什么高级大客,走的也不是高速,穿村过镇,有几段泥泞后留下的搓板砂石路,很是颠簸。过了一个村又一个村,走走停停,车窗外依然青山绿水,田园人家,有大鹅排着队过马路。

每遇这种又颠又慢的情况,从前还经常晕个车啥的,现在都没事,一定是我越来越坚强哩。宁肯颠宁肯慢,安全就好。

一个小时后,进入芷江县城。遇一路边饭店,名字叫“亲妈饭店”,忍俊不禁,芷江人民好实在。

售票的胖妹妹跟我们推荐,鼓楼转转,看看风雨桥,尝尝芷江酸萝卜,她非常肯定并自豪地宣称:芷江吃的比怀化好吃不是一星半点儿。我就笑,问她,你芷江人吧?

谁不说俺家乡好啊……

记得在乐山,去犍为县城的路上,犍为的小妹也是这么说的,犍为的冷串串比乐山的好吃多了——其实就我们外地过客来说,犍为是属于乐山的,芷江是属于怀化的,没有分那么细,味道上也真没觉得太大差别。

说起来,人的地域观念真的很深刻,生活了多少年的地方,平常不觉什么,可是一旦离开,就会想起他的好;就是没离开,有外人到访,你也会一下子念起他的好。总之,那个地方,就是跟你血脉相融的亲人一般,面向外界,你是决定力挺到底的,即便你对他有一千一百个不满,也不愿别人说他一个不好。

不同的时候,那个地域的范围会有不同的变化,可大可小,大到整个中国,中到所属的城市,再小到一个区,总之,范围越小,也便越亲近。同为中国人,异国遇到,便是亲人;异乡遇到,同属一省都会觉得亲切;要是再好死不死地同属一个县或区,那就更不得了。

同座的姐姐比较知性,说起家乡芷江就含蓄多了,没有溢美之词,但那份淡淡的安定知足是显而易见的。她略略遗憾地告诉我,目前县城正在为争创什么卫生县城之类的在大搞城建,现在的芷江,发展得蛮好的。琢磨着,她可能是位公务员吧,话题的落点与人们的东拉西扯不同。

下了车,果然县城的大部分建筑和路面都被铁架、纱网、蓝色隔离板所包围。

普普通通的小县城,一时真的难以把它和彪炳千秋、名垂青史、书写抗战胜利第一章的受降城联系起来。其实世间有多少地方,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都是这般其貌不扬,却在历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也算机缘巧合才来到这里,且随遇而安吧。

找了间小小的宾馆住下。休息。棠昨个儿吃完血粑鸭就开始闹嗓子,打不起精神,先睡。

傍晚时分,从窗户望出去,惊见天空里大片的发着光映着红的流云,十分美丽,赶紧叫醒他。他打起精神,两人出门,往鼓楼方向走。

芷江是个侗族自治县,单看来来往往的行人打扮和街景楼房,也感觉不出有什么侗族气息,可是来到江边,就发现不一样的地方了。

芷江随遇之一:民族广场,侗家情,万和楼

每座侗寨,都会沿河而建,河上必定会有风雨桥;每座侗寨,也都会有一座或多座鼓楼,是侗家集会、议事的公共场所,也象征着团结以及吉祥平安。这两种建筑,可以说是侗乡文化标志,芷江县把两个侗家之宝在城市建设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先说这座鼓楼,它矗立在舞水河畔的民族广场上,说是鼓楼,其实是个鼓楼群,叫做万和楼。据说鼓楼群最初的创意是建一座世界上最高的鼓楼,但由于芷江机场限高的规定,这项设计未能获得通过。建设规划部门经过多方考证了解到,作为侗乡独有的鼓楼都是以单个的形式出现,于是大胆地提出了建造鼓楼群的设想。

不管是建筑结构,还是建筑材料以及工艺,侗寨鼓楼与我们汉族古建筑中方方正正的鼓楼完全不同。眼前的万和楼,几座多面宝塔层层砌了上去,攒着尖顶,飞檐翘角如微笑的嘴角,墨瓦白线,在傍晚片片云霞之下勾勒出雄伟而又飞扬的身影。

此时也就这样一个外观的印象了,鼓楼前热闹非凡,大姑娘小媳妇老奶奶在跳广场舞,我们便往河边去了。也许因为维修城建,夜景灯光没打开,是我们来得不巧了。

第二天才真正走进鼓楼。当中最大这一座,有很开阔的厅堂,有老人坐着聊天,有孩子躲猫猫,跑来跑去。这个建筑,真是集观赏与使用为一体了。放眼望去,全是木制结构,数不清的梁、枋、柱。当中是粗大笔直的木柱支撑着整座楼,四周修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抬头,还有伞状木斗拱,层层叠叠堆堆磊磊,像蜂窝像燕巢,很是繁复好看,精巧又别致。楼上真的摆放着一座红漆长鼓,映着上方悬挂的牌匾:侗乡情,以及国泰民安。

真正的侗寨鼓楼,厅堂正中还应砌一个石火塘,万和楼下平整地石砖地面,果然留出一大块来,想必有活动时,也会点燃篝火吧。

广场上还有几根柱子,浮雕的内容就是侗家风俗,长桌宴圆鼓篝火侗楼,真的很期待有一天,走进一座真正的侗寨,体会侗家独有的民俗风情。此行主要苗寨,没选黎平丛江那边的侗寨呢。

江滨路上有台阶可以到河边,河边修整得整齐美丽,粉艳的杜鹃在绿草坪上盛开,许多市民都在沿河散步。此时夕阳已经落上,发亮的云霞映进江中,一艘无人的小船在河面的流光中打着旋儿。仅是这晚的云霞,已经让我觉得满足了。

算一算,从来到走,也不足24个小时,但每忆及所遇芷江,竟都如这晚的云一样美丽。

芷江随遇之二:和平广场,龙津风雨桥

远远望见了那座据说是全中国、当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侗家风雨桥——龙津风雨桥。

侗家风雨桥,在桥梁建筑中绝对是个独特的存在,它不只是一座桥,还是塔,是亭,是长廊,石制的桥墩,木制的塔亭,不用一颗钉子,凝结了老祖宗最神奇的木匠工艺。而那长廊式的走道,晴时歇凉聊天,雨时遮风挡雨,风雨桥的实用和美观和鼓楼一样。而我总觉得,无论游子,还是归人,风雨兼程人生路,风雨桥的身影永远都是一道温暖美丽的风景,它给人带来的心灵与身体的安全感,都是不可思议的。

这座龙津桥,有久远的历史,或是火烧或是水冲或是地震,几修几毁,只有古老的石桥墩,屹立江中,即使战争的炸弹也未动摇。由远及近,眼前的它,笑檐青瓦,古朴端庄,却是重修于99年的。当时政府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摒弃各种高级工程师,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此精妙的工艺,却选用了芷江县垅坪乡李秀清、邹小龙两个小学未毕业的农民为掌墨师。

也是,职称再高,级别再厉害,又怎么能比土生土长的师傅更了解家乡的风雨桥呢,那是融于他们骨血中的东西。

走进龙津桥的长廊,热闹非凡,两列店铺几乎让人忘了身在桥上。还真是集贸易、观光、休闲于一体呢。稍微逛了下,便溜达出来,面前是更为热闹的和平广场,和平鸽的雕塑在灯光照耀下与云彩一起飞翔。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经历了战争的洗礼,身披着受降城的荣耀,接受过历史伟大选择的小城,一定更加体会了和平二字的珍贵,所以过得是这般淡定知足。

第二天又来到河边,看看白天的龙津桥。

芷江随遇之三:鸭肉粉,酸萝卜湘西泡菜

回到江边那条聚集了许多餐馆的小街,随意选了一家。逛了这阵子,他越发没精打采,嗓子疼得厉害,摸摸头,幸而不发烧。也不敢再点什么芷江鸭之类的大餐,他迫切需要一道清淡菜肴,于是点了个素炒莴笋丝,另一个菜要的酸萝卜什么的,没有了,换了一道蕨菜腊肉

等菜的功夫,我跑出去找药店给他买消炎药和感冒药。除了嗓子疼,还有点感冒。也并不全是血粑鸭惹的祸,估计他从四川回来就目火,没休息过来就又开始跟我奔波,对于他那不禁折腾的小身板,当然是火上浇油,于是就爆发了。

没想到跑出去好远,穿过整个和平广场,整条步行街,还在问路的人指点下闯进一条幽暗小路,发现只是一间小诊所之后再跑回大街上,又经过一条夜市,终于找到了一家药房。

沿河走回去,天还没黑透,水天间都是那种非常美丽的蓝色。龙津桥亦是没开夜景照明,在清幽的远山影子中,也只横亘出它的幢幢宝塔轮廓。倒是河对岸,不知什么建筑,灯火辉煌的。也好,那家伙病着,也没精神拍夜景。

芷江鸭擦肩而过的第二天早晨,他起床后说嗓子松快多了,松了口气,关键时刻,消炎药还是有用啊。其实前面说了,洪江芷江怀化市那微小的地域差在我们外乡人眼里是不大的,那么洪江鸭和芷江鸭,不管咋说都是湘西鸭,吃过一种就不必强求另一种,他的嗓子还要再保养,不能受刺激,于是便选择吃粉,既然不能吃整只鸭子,就尝尝鸭肉粉好了。

没想到这碗粉相当丰富,除了鸭肉鸭杂,还有泡椒、酸萝卜丁儿和细葱等,再加少许辣椒。汤也很鲜美呢。

中午参观受降纪念馆回来,在汽车站对面也要了两碗老鸭粉,一碗汤粉,一碗拌粉,只不过用的是那种宽粉,不知和我们的凉粉是不是一样的。配料里多加花生米,很香。

又跑去隔壁泡菜萝卜小店买了几块酸萝卜——这可是正宗的芷江酸萝卜呵,酸中有点甜,脆生生的,极为爽口,一不小心就多吃了两块,然后,酸着了——接下来一天感觉胃里嘴里都在冒酸水,直接影响了下面进入贵州地界后酸汤鱼的进程——唉,不该贪多啊,应该让胃口慢慢适应,慢慢达到那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晃晃”的境界。

初次见这种一大盆一大盆摆放售卖的白生生的酸萝卜,是在好多年前的凤凰,那时真的没勇气也没兴趣尝。而今那份迟来的好奇全冒出来了,街头这间湘辣诱惑的泡菜店便成了我的目标,在里面晃了好久,只觉得那些大泡菜坛子,那些玻璃瓶里浸泡的各色泡菜,都好看。

是想说,除了萝卜,辣椒莲藕蕨菜包菜蒜瓣生姜芹菜粉皮竹笋木耳海带腐竹豆皮金针菇鱼腥草鸡爪子——真是什么都能拿来“泡”啊。

湘西泡菜,简直就是人生啊,酸甜苦辣,种种滋味在心头。

店里还有各种麻辣小吃,炸地瓜,炸小土豆蕨根粉鸭血粑,要了几块钱的,加了店里的调料,边走边吃。还不错。

我的相关日志:

2015-05-12|

2015-05-08|

2015-05-07|

2015-05-06|

Hash:197ba94fa33ff25850bf9f4f59282b147f5e894a

声明:此文由 紫旭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