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家乡鄢陵县,一年四季美景如画

种树、养花,卖树、卖花,是老家鄢陵人的老本行。种树养花的传统,最初在一个叫姚家的村庄里兴起。据说,这个村庄原来叫做姚家花园,相传为唐代三朝名相姚崇所建。据传说,姚崇为人耿直,睿宗在位时,他见太平公主乱政,就与宋景一起奏议,让太平公主退居东都洛阳,结果触怒睿宗,被贬出京城。姚崇贬官期间居于鄢陵城西5公里处,这里民风淳朴,水土丰美,他便在此种起了花,建起了花园,后经沧桑巨变,就发展成为今天的姚家花园。

姚家花园花木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以蜡梅最为著名,素有“蜡梅冠天下”、“花园第一村”之美誉。花木栽培历史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唐代就开始有大型综合园林植物栽培,北宋时期,苏轼、黄庭坚朱熹名人墨客都曾到过鄢陵,写出过《蜡梅》、《戏咏蜡梅》等许多赞美鄢陵县花卉蜡梅的诗篇,使鄢陵蜡梅名扬天下。明代的鄢陵保持了南北水陆交通枢纽的地利,人口增速加快,农桑、花卉生产迅速复苏,仕子进士及第者连科不绝,在鄢陵老家置田辟园,并且不断地从各地移回奇花异草,极丰富了鄢陵的花木资源。清代,鄢陵花卉虽经“兵乱之际,花园无主,士人皆摧折为薪”,但很快得以恢复。一些明末遗老入清不仕,纷纷隐居乡间,莳花种竹;花农们也重开旧业,大办花圃,因而花卉生产很快恢复到明代水平,盆景造型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花卉行销国内各大都市,有的花农被召入皇家御园当花师,使鄢陵花卉名声大震,时有“花县”之称。

在姚家的花农的影响下,同时也在当地政府多年来的推动下,鄢陵的花木种植面积以姚家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尤其是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鄢陵的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迅速扩张,达到了60多万亩之多。花卉苗木种植的多了,环境也就自然而然地好了。春天百花齐放,夏天绿茵似海,秋季果香四溢,冬季蜡梅傲雪。勤劳的鄢陵人在种树养花卖树卖花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使自己的家乡变成了绿的世界、花的海洋、树的故乡、鸟的天堂,在这里,深吸一口气,带着花香的氧气顿时沁人心脾,你会有沐浴在鄢陵的花海间,不辞长做鄢陵人的感觉;你会有不由自主的洒脱,脱下鞋袜跑进花海中展开双臂,欲变成快乐的小鸟在林间穿越嬉戏……

从古至今,人们对花的热爱是不分界限的,无论是城市还农村,无论是高官还是平民,亦无论是博学的知识分子还是豆大的字不识几个的白丁,人们对花都充满了无限的臻爱,种花、爱花、赏花乐此不疲。正因如此,无论是春天的百花齐放,还是冬季的蜡梅凌寒独自开,鄢陵这片广袤的平原田野上,总会车水马龙地迎来一批又一批的赏花人。

充满智慧的鄢陵人,顺势而为,开辟了鄢陵的最美的花溪大道,打造了五彩大地、唐韵樱花园、金雨玫瑰园中原花博园和鹤鸣湖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聪明的鄢陵花农应景而为,开花园、农家乐,使原来的客人在这里处处看到的都是景点,时时都能品尝到农家特色。

花与人们的生活融在了一起,花也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感情或愿望。

在这里,你可以品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看到一树杏花随口吟出“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的诗句;看到桃花悟出“人面桃花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无奈;看到满树樱花白时回味“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的淡淡忧伤;看到一树海棠迎春绽放欣赏其“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的艳美高雅;看到洁白的玉兰花开会想起“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的清新淡雅。当然,你也可以在这里读懂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高洁与刚毅,还可以明白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洒脱……

在这里,花香扑鼻,是一种如梦如醉的感觉;花瓣如雨,是一种如仙欲飘的意境。花卉的姿态,千姿百态,微风摇曳,随枝曼舞,分外妖娆。花木的风韵,源于花卉的自然和色彩,带给人的是高于自然的美,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启迪,美化了环境,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增进了健康,丰富了生活。

在如此美的环境中,无论是生活在这里的花农,还是前来逗留观光的游客,均会赋予诗人的灵魂,不由自主的吟哦出三两句七言或五言的佳句。

即使不懂诗,他们也会蹦出一串串跳跃的文字,那是一朵朵怒放的心花,更是对片土地的无限眷恋,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醉美的爱……

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那就是我爱我的家乡鄢陵县,这里一年四季美如画!

Hash:a40737c196f54080e984c7cf760ba8c5af3de9c6

声明:此文由 许言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