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宜春袁州区乡村旅游:从“辛苦”到“幸福”

5月8日,记者到达位于四周环山、绿翠环抱的宜春袁州区南庙镇的禅农庄园里时,已是傍晚时分。

蒙蒙细雨里,来自上海安徽南昌市、新余市、吉安市的游客,尽情地游禅境、品禅茶、尝禅餐。来自上海市的石原子高兴地说:“这里禅农合一,回归自然。在这里养心、养身,简直赛神仙!”石原子话音未落,同行的邹在英抢过话头说:“还有呢,在这里欣赏古色古香的自然美景,体验深厚而又古老的农耕文化和禅学,有了陶醉感,身心俱爽,真乃人间乐园!”

庄园兴建了有机蔬菜基地、有机水稻基地、高产优质稻基地,修建了禅农接待中心、蔬菜瓜果休闲长廊、高科技种植蔬菜大棚、观光果园等。庄园负责人杨晓东说:“为体现禅意生态农产品特色,庄园把禅宗文化元素融入有机水稻、有机蔬菜的生产加工,品牌效应凸显。”去年开业以来,年游客人数达10万多人次,生态农产品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带动300多户农民户均增收1万多元,带动了100多人就业。

袁州区把发展乡村旅游现代农业、打造美丽乡村与保护传统农耕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单一农业向多功能农业、“辛苦农业”向“幸福农业”转变。区旅发委主任丁朝科说:“要使‘辛苦农业’向‘幸福农业’转变,关键是要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上下功夫。”谈到此,湖岗台山庄负责人王志雄颇有几分自豪。这家农庄依托山庄所在地是宜春“八景五台”之一的优势,结合道教文化,开发了特色餐饮、住宿、生态农产品和炼丹台、国学讲堂等,使山庄成为当地观光旅游的一大亮点。

袁州区走差异化竞争之路。为做特色、做影响、做品牌,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农庄品牌,区政府每年安排3000万元作为旅游发展基金,构建了多元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投入机制,兴建了18个各具体特色的规模以上的乡村旅游点,85家农家乐。新康府庄园的一座竹棚里,40多个柴火灶爆满。来自万载县的居民卓越右手掌勺,左手端锅,熟练翻炒着鱼片。他扳着指头细数,来这里包一口柴火灶做一餐饭只要付80元钱,划得来。今年以来,这家庄园依托柴火灶,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推动“辛苦农业”向“幸福农业”转变,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农民增收,袁州区走在了前列。“农民收入越来越高,心里就越来越高兴。”白马农庄负责人黄兴平说。在果树基地,记者看到,枇杷、水蜜桃早熟梨已结果,游客争相在大棚里采摘桑葚草莓。据了解,白马农庄附近10多个村的农民通过种蔬菜、葡萄水果,年均纯收入达4万多元。

站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袁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办公楼顶楼放眼望去,园区里的门楼、广场、设施农业、景观隧道自行车道在青山绿水翠竹之间,忽隐忽现,美丽如画。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变景区,田园公园,农房变客房,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是园区的目标。园区引进培育新品种220多个,安排3000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人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辐射带动周边群众1万多人致富。在去年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上,袁州区有两户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5户获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4人获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称号。截至5月1日,该区接待游客人数达2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逾20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9%、18.5%。

Hash:112e749b1672263b2799e863708ac7bd0ca6face

声明:此文由 宜春新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