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中蒙边境小城二连浩特一日游

二连浩特”是蒙古语,“二连”以附近额仁淖尔(湖)命名,系“额仁”的讹意转写,意为“斑斓”,“浩特”意为“城市”,“二连浩特”意为斑斓的城市。二连浩特古名“玉龙”、“伊林”均为蒙古语“额仁”的讹意转写。

二连浩特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古游猎部落,春秋战国时期为林胡地,亦称东胡地。秦汉时匈奴迁徙在此,东汉时期为乌恒、鲜卑入居,隋唐二代由突厥徙牧。辽为漠葛失部地,金为汪古部族地。 元属上都苏尼特鄂托克地,设玉龙栈。明英宗十四年(1449年)归北元左翼三万户,称苏尼特鄂托克。清嘉庆25年(1820)年设置“伊林”驿站。 光绪十五年(1899年),清政府架通张家口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的电话线,又设电报局,并将该地标入当时的地图集,名曰“二连”。

伊林驿站博物馆,这里不仅讲述了二连浩特的往事,也讲述了整个茶叶之路的往事

二连浩特与蒙古国扎门乌德市隔界相望,两市区间距离9公里,是我国对蒙开放的最大陆路铁路口岸,是国家和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是最捷近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二连自古就是“茶叶之路”、“ 草原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交通节点,具有独特的边关特色和边贸风情。

这两只巨大的恐龙二连浩特市的大门——恐龙之吻。

二连浩特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及恐龙蛋化石的地区之一,有“恐龙之乡”的美称,是世界最大的白垩纪恐龙化石埋藏地,境内拥有134平方公里国家级地质公园。从1893年,在中亚考察之行中,著名地质学家奥勃鲁契夫来到二连盐池,首次发现恐龙化石到现在,陆续发现恐龙化石十余属种。特别是2005年发现的世界最大的窃蛋龙类恐龙——二连巨盗龙,长近8米,高5.5米,改变了科学界对于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传统理论,为中国古生物界研究鸟类起源作出了巨大贡献。

复原的二连巨盗龙形象

来到二连浩特首先不得不参观的就是国门旅游景区(3A级),景区距离市区很近,3-5公里左右就到了,来此就可体验“一步之遥,两国风情” 的口岸边关特色。

二连国门景区大门

俯览二连浩特国门

参观完国门之后向东北9公里处,就是我国首家反映驿站文化的主题博物馆——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

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

在中国古代元朝,一条主要的驿站就是从大都(今天的北京)开始经上都(今蓝旗)、哈喇哈林(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西)、阿拉泰、西接钦察之后,通往欧洲各国。上都至哈喇哈林段途径二连,并在二连盐池北岸设立了玉龙栈,也就是伊林驿站的前身。

二连是边境互贸的重要地点

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清政府在盐池西北坡设立“伊林”驿站。“伊林”为蒙语,汉语意为“纪元、初始”。如今的伊林驿站博物馆正是对此遗址的复原建设。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外观设计形式以嘉庆年间伊林驿站的建筑形态为框架,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打造成“仿旧出新”的历史遗迹

复原的伊林驿站样子

整个博物馆外观复原伊林驿站印象,建筑内部展开伊林驿站历史文化篇章感受昔日草原茶叶之路上的辉煌。

茶叶之路展示

伊林驿站是中蒙以及“茶叶之路”的重要驿站,当年中国商人从南方采购茶叶汇集到归化(今呼和浩特),然后以骆驼为运输工具,终点站是俄国贝加尔湖一带乃至圣彼得堡。这条活跃了两个半世纪的国际商道,横跨亚欧大陆、绵延万里,在地球的北部镌刻了一条深深的文脉。

之后我们顺路可以参观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4A级),追逐世界十大自然科学发现之一——二连巨盗龙的足迹。

公园大门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以闻名中外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群遗迹为主体景观,辅以重要的地层遗迹和花岗岩石林景观,结合独一无二的恐龙景观文化资源,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观光游览和边境贸易于一体的国家地质公园

二连浩特地区目前共发现恐龙化石二十余种,2005年发现的世界最大的窃蛋龙类恐龙——二连巨盗龙,改变了国际科学界对于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传统理论,成为中国古生物界对于鸟类起源研究领域的巨大贡献。

园区内的雕塑

一天的游览之后,回到市里,游客可以穿梭在蒙俄进口商品市场,寻找自己喜爱的外贸商品,结束自己的行程。

Hash:2225649f73d9bbbb718573d32949cebabb9b1c12

声明:此文由 正北方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