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文化旅游系列丛书(一)静乐旅游指南之一——静乐简介

静乐简介

静乐县位于晋西北汾河上游,山西太原西北,忻州西南隅,是晋北锁钥,太原冲要。县境内东傍云中山,与忻州、阳曲为邻;南沿汾河与娄烦古交毗连;西起吕梁山岚县相衔;北靠管涔山,与宁武岢岚接壤。总面积2058平方公里 (308万亩) ,其中:南北长67.5公里,东西宽57.8公里。辖4镇10乡1个街道办事处,共16.2万余人。县境群山为篱、汾水为带、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既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藜麦之乡、全国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品牌盛典评为中国最美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天然氧吧和小杂粮王国等荣誉称号;又是百团大战首战地;还是晋西北典型的富水县。同时,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纵贯 县境南北近百里,号称百里汾河川,被誉为“千里汾河最精彩的一段”,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宜,森林覆盖率22%。县城坐落在汾碾交汇之处,似天鹅腾飞,故名“鹅城”。

静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风光秀美,是三晋乃至中华文化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风神山旧石器的发掘,见证了静乐人早在旧石器时代已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静乐红土”也印证了远古时期的时代气息。静乐在商、周朝时为楼烦地;春秋时为晋国汾阳邑;战国时期赵国西汉为汾阳县;西晋置三堆县;北魏为三堆城;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县,隋炀帝时建有规模宏大的避暑行宫,史称百里汾阳宫,是隋炀帝之避暑胜地,大业四年赐名静乐县;唐代另置北管州;五代北宋均为宪州治;元为管州治,并废县入州;明洪武年复置静乐县至今。独特的地域,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静乐灿烂辉煌的文明。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拥有天柱龙泉、神烟风洞等令人神怡的绝美风光,更涌现出了汾神台骀、战国七雄之赵武灵王、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唐开国皇帝李渊、汾阳王郭子仪、清代云南巡抚李銮宣,乃至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和山西党团组织创始人高君宇、山西牺盟总会三人党组织成员之一吕调元等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真可谓山川秀美、人杰地灵。静观静乐风光,处处画山琴水,一幅幅美妙绝伦的“静地乐土”画卷尽显古风古韵,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静乐地处吕梁山脉管涔山南麓,黄土高原汾河上游,地形险要、环境优越、交通便利。西通吕梁,直达黄河,是太原、忻州与吕梁、陕北的交通枢纽。北靠三关,一路北进,就是宁武关雁门关、偏头关;东望忻州、五台;南接古交、太原;居高临下,俯瞰中原,一览无余。静乐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相互交融的地带,是古代御敌的前沿阵地,也是抗战时期百团大战首战地,自古以来还是商贸活动的重要集散地。距市府忻州86公里,省城太原81公里,均在一小时经济圈内,同时又 属首都北京400公里旅游辐射圈中。县境忻保、太佳两条高速公路横跨东西,太原西北二环贯通静乐南部,省道多向网络分布,静兴高速开工建设,静宁高速列入规划,榆襄铁路规划建设中,宁静 (宁武至静游段)铁路纵贯南北。县城三山环抱、两水环绕,空气清新、景色迷人。旅游景点星罗棋布,酒店设施功能齐备,特色小吃应有尽有,堪称晋西北人文与自然结合最完美的明珠之一,素有“百里汾河川,太原后花园”之美称。

龙泉山庄,品绿色土饭,购静乐特产,享健康人生。游天柱龙泉,揽新韵鹅城;寻赵王遗风,访明清书院;观五彩藜麦,赏剪纸艺术,是您避暑纳凉、度假休闲、周末旅游的首选之地。

来源:静乐天柱山景区

Hash:8ec4bd7163edc53e79a64b916f8e8807874e50d7

声明:此文由 葵花唠嗑看尽世间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