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河北大名县这座“千年古刹”看看,探访历史足迹!

大名县中国佛家禅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佛教传入大名

大名兴化寺,原名观音寺,位于大名府故城西门外,今大名镇铁窗口村南,始建于1130年前的唐朝中期,是佛教临济宗祖庭。临济宗是中国佛教中禅宗五家之一,为唐代著名法师义玄禅师创法、圆寂之所,也是二、三代临济宗传法之地,属南宗岳法系。义玄法师在此仗锡座堂,普化禅风。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四月十日在此圆寂,其弟子将所得舍利分为两处,各建塔供奉:一塔在魏州(治所今大名县)兴化寺,名澄灵塔,一塔在镇州(今正定临济寺,名澄源塔。当时兴化寺殿堂高耸, 寺产数顷,僧众近百,晨钟暮鼓,香火旺盛,成为唐中、后期临济宗的传播中心。兴化寺唐末为永济渠所毁。明初高僧超觉和尚募资重修, 秀才李仁及乡绅田义捐地重建佛殿15间。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四月水汜大名府城时,兴化寺再度被毁。清朝康熙年间,大名僧众、士绅及府县官员,追溯唐兴化寺临济宗,重建规模宏大的佛寺,康熙九年(公元1670)康熙皇帝赐寺名“护国临济寺”。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庄亲王赐匾额。乾隆五年(公元1740),皇帝恩赐御校藏经十二部,内以经框,以传久远。民国初年,护国临济寺再次废毁,唯一完好的是山门前的一对汉白玉石狮。这两只石狮各重8800多斤,造型古朴,浑厚大方,体魄雄伟,艺术价值极高。石狮造型十分罕见:挺胸昂首,却不是向前看,可谓别具一格。更奇特的是,从外表看二者石色一样,但石质不同,用木棍敲击,一如铜音,一如铁音。发出铜音的是雄狮,发出铁音的是雌狮。从其雕刻纹理、艺术造型以及自然风化程度来看,应该是唐宋时期的遗物。

1918年11月14日,冀南镇守使王怀庆、统领李阶平将这对石狮买下,运抵北京。初立于徐世昌总统府前,后移往中央公园供人观赏,现位于北京中山公园南门口。

兴化寺经过几度兴衰,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只有澄灵塔和残垣断壁遗留,文革期间,寺庙的遗址再遭破坏,寺塔也未能免。兴化寺所建临济义玄舍利塔,为石质结构,重檐六棱,高约4米,额题“唐谥临济慧照义玄祖师澄灵宝塔”。1100年来,澄灵塔一直保存完好,却在“文革”中被毁,舍利遗失,现塔顶宝相珠和部残件,以及舍利石函尚存。 2000-2003年间由韩国大丘广玉市佛教组织通过兴化旅游公司陆续投资4000多万元,占地60亩,重建了兴化寺。重建的兴化寺建筑布局采用传统中轴对称格局,建筑风格仿唐代模式,先后修复了三面观音像、佛缘阁、药师殿弥陀殿、主殿“大寂光殿”及禅堂、寮房、居士林等其它建筑。1994年11月8日邯郸市人民政府批准大名兴化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名县兴化寺是中国成语“当头棒喝”的发源地。禅缘阁背面,就悬挂着赵孟頫书写的“喝天下”三个大字牌匾。

Hash:a54061edff068b39a8b62700a1e665cdbae2288e

声明:此文由 舌尖大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