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这六个景点都是“国保”,你游览过几个?

电视剧《绝密使命》的热播,让广东梅州大埔县的知名度一下子高涨了许多,也让许多人第一次知道“埔”字还有另一个读音“bù”。大埔客家聚集地,围屋是当地民居的主要形式。在大埔已有的六个“国保”单位中,围屋就占到了四个。

1、父子进士牌坊(第七批国保)

父子进士牌坊

父子进士牌坊,位于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为父子进士饶相、饶舆龄而立。饶相为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官至江西按察副使;饶舆龄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牌坊为石构,四柱三门五楼。

交通:从大埔县城到茶阳镇有长途大巴;免票;建议游览30分钟。

2、花萼楼(第八批国保)

花萼楼

花萼楼,因圆形楼体形似花萼而得名,位于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始建于明三十六年(1608年),因采用内环单层、二环两层、三环三层的阶梯式设计,占地面积与建筑面积几乎相等,房间达到210个,土地得到充分利用。

交通:建议自驾或包车前往;门票:10元;建议游览1小时。

3、泰安楼(第八批国保)

泰安楼

泰安楼,又称泰安围,位于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4年),总体呈“囬”字形,四边为三层楼房,内中是两排平房夹着一个四合院;占地6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计有房间200多个。

交通:地处大埔县城中心,可徒步、骑共享单车前往;门票;40元;建议游览1.5小时。

4、肇庆堂(第八批国保)

肇庆堂

肇庆堂,位于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始建于1917年,占地约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为四合形围屋,中路为中堂、下堂和禾坪,左右各有一排横屋,计有房间18个。整座围屋既保留了传统特点,又融入了西式建筑的一些元素。

交通:建议自驾或包车前往;免票;建议游览1小时。

5、光禄第(张弼士故居)(第八批国保)

光禄第(张弼士故居)

光禄第,即张弼士故居,位于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占地面积4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700平方米,房间超过100个, 总体布局与泰安楼相似。张弼士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华侨领袖、张裕葡萄酒创始人。

交通:建议自驾或包车前往;门票:20元;建议游览1.5小时。

6、三河中山纪念堂(第八批国保)

三河中山纪念堂

三河中山纪念堂,位于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汇城村,始建于1928年,由老同盟会会员徐统雄等人筹资建造,是国内最早的中山纪念堂。堂前牌坊上的“中山公园”题额和纪念堂檐下的“中山纪念塔”五字均为国民党元老胡汉民题写。

交通:大埔到三河镇有长途大巴;免票;建议游览1小时。

Hash:f0ab92b37a593e46e0d974f677d9d5fea3f2343a

声明:此文由 蓬莱海市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