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白查村特色浓郁渐成景点

编者按:

时间的指针,即将划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刻,我们将笔和镜头,聚焦曾经“刀耕火种”的海南黎村苗寨,述说脱贫故事,呈现旧貌新颜,展望乡村振兴,记录下中国脱贫伟业中海南黎村苗寨的些许篇章。纯美风景愉悦身心,黎苗文化传承出新,励志故事激荡心灵,美好未来催人奋进!

被誉为“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的“中国传统古村落”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正在“蝶变”为乡村旅游景点,散发着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

图为崭新的沥青路修到白查村村口。 林士杰 摄

图为掩映在椰林中的白查村黎族船型屋。 林士杰 摄

白查村黎族船型屋是海南黎族的传统民居,整村保存完好。白查村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于2008年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当年,白查村村民在政府帮助下陆续搬往一公里外的砖瓦新房居住。2013年7月,白查船型屋村落被命名为“中国传统古村落”。2015年11月,白查村黎族船型屋被列为海南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白查村黎族船型屋内部一景。 尹海明 摄

图为白查村黎族船型屋谷仓。 尹海明 摄

据介绍,白查村黎族船型屋是黎族人民千百年来的房屋建筑智慧的体现,取材虽简单,却融入不少建筑智慧。房屋用藤条、树枝、木棍扎制屋架,用茅草覆顶。屋檐接地,檐墙合一,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型屋”。相传,黎族祖先当年乘木舟登上海南岛时,由于没有栖身之地,就将木船翻倒过来居住。为纪念祖先,黎族后人就仿照船型建起了茅草屋。

图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符那庆在自家曾经居住的船型屋里。 尹海明 摄

记者12月中旬到访白查村时,通往白查村的省道314已修缮一新,崭新的沥青路也已修到了白查村村口。掩映在椰林之中的白查村黎族船型屋,不时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图为白查村黎族船型屋。 尹海明 摄

见有人来访,今年68岁的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符那庆热情地邀请记者参观他的老房子,介绍房屋的建筑过程、建筑材料和房子的内部格局。

图为白查村黎族船型屋。 尹海明 摄

黎族船型屋通常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船型屋中间立有3根高大的柱子,黎语“戈额”(象征男人),两边立有6根较矮的柱子,黎语叫“戈定”(象征女人),代表一个家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此外,还有一种小房子“隆闺”,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隆闺”一般建在村头、村尾等僻静之处。

图为海南省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黎族船型屋。 尹海明 摄

符那庆说,2008年搬到新房居住后,生活条件好多了,“什么都有了。”但是,自己还时不时步行一公里过来看一看,看看这个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房子、老村子。

图为白查村黎族船型屋。 尹海明 摄

东方市江边乡宣传委员张娜受访时说,在做好传统村落保护的同时,当地政府希望将白查村黎族船型屋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在修缮道路的同时,一个旅游服务中心也正在离白查村约1.5公里的省道旁修建,当地的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此外,当地还有风景优美的大型水库大广坝水库、美丽的娜姆河、丰富的特色热带水果资源

图为海南省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黎族船型屋。 林士杰 摄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尹海明 凌楠 林士杰

编辑:王晓东

东方白自由行旅游攻略

  • 东方白查村特色浓郁渐成景点

    编者按:时间的指针,即将划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刻,我们将笔和镜头,聚焦曾经“刀耕火种”的海南黎村苗寨,述说脱贫故事,呈现旧貌新颜,展望乡村振兴,记录下中国脱贫伟业中海南黎村苗寨的些许篇章。纯美风景愉悦身心,黎苗文化传承出新,励志故事激荡心灵,美好未来催人奋进!被誉为“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的“中国传统古村落”东方市江

    2022-03-23
    182 96
  • 走进东方白查村探秘船型茅草屋,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

    不便出海南这座小岛的日子里,才发现,其实海南的中西线市县也是有许多值得一去的小众景点,藏着海南的另一面,不仅人少,而且风景还很美。找个周末自驾出行,远离城市的喧嚣,放慢脚步,走进东方白查村,探秘船型茅草屋,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吧。东方白查村位于海南省东方市江边乡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四面环山,掩映在椰林里的原始村落;风景秀丽,充满神奇与原生态的美;气候宜人,与世隔绝,被誉为“黎族最后一个古村落

    2022-03-23
    517 69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