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旅游业从业人数 旅游业从业人数统计

导读:2012旅游业从业人数 旅游业从业人数统计 1. 旅游业从业人数统计 2. 旅游业从业人数统计图 3. 旅游业从业人数统计方法 4. 旅游业从业人数统计分析 5. 旅游业从业人数统计表2021 6. 旅游业从业人员人数 7. 旅游业从业人数统计表 8. 各省旅游业从业人数 9. 旅游业从业人数统计2021 10. 旅游就业人数数据

1. 旅游业从业人数统计

一般来说游客的统计方法主要为抽样调查


工作流程:


1、各市旅游局和统计局确定统计样本点和调查时间


2、在商定的时间段内,各市旅游局和统计局开展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工作具体工作流程组成若干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小组有各调查小组采用相应的抽样方法及原则调查问卷各调查小组收回调查问卷,整理并统计


3、通过统计数据,推算各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各市把调查问卷上交,省统计局推算各省国内旅游人数


中国旅游统计的主要问题是:


1、抽样问卷调查总体分为旅游住宿单位接待的过夜旅游者、景区的一日游游客和在亲友家过夜的旅游者。


2、调查时间:一般为3月5月8月10月;“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按季度调查的要求进行专门调查。


3、旅游统计自身的困难。一方面是统计视角下的“旅游”引起的固有困难,另一方面局限条件约束引起的调查方法也造成了旅游统计的困难,在调查统计时,很多不同的方法本身容易造成误差。


4、各部门对统计工作的认识普遍存在误区。目前,大家对统计工作的认识是把它作为事后反映成果的手段,这只看到了统计工作的一个方面,却忽视了统计工作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调查研究功能。


5、统计制度的科学性不高。目前的统计制度,统计范围狭窄,遗漏对象较多。随着旅游市场日趋成熟,旅游产品日趋丰富,工业旅游、农业旅游、自助旅游、康体休闲旅游、探险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蓬勃发展,这些旅游产品均无法纳入现行的统计制度,使得旅游新产品、新项目的开发对旅游业的拉动无法反映出来。目前旅游收入的测算方法只对接待旅游者的花费进行统计测算,而对本地市民出境、出省游的出游前消费对本地经济的拉动,回来后的胶卷冲洗费用等,现行统计方法均没有纳入其中。


旅游游客人数统计方法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游客人数统计的研究可以应用到了景区当中,这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统计的数据更加具有科学性。


统计的方式就是在景区的各个入口安装游客人数统计设备,他能智能的统计游客进出的数量,同时在数据库生成人数报表,更加直观。


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预警等级,实时掌握景区内游客数量并及时向游客推送信息,避免造成因旺季、节假日游客过多而引起等待、拥堵、踩踏。


通过最繁忙时段的客流量分析,合理分散人流及分配工作人员。


采用旅游游客人数统计最能科学、直观地看到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且统计数据准确及时,为景区工作人员

2. 旅游业从业人数统计图

2020年我国全年入境旅游人数2720万人次,同比减少81.3%。

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70亿美元,同比减少87.1%。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 2023万人次,同比减少86.9%。

联合国辖下的世界旅游组织日前表示,新冠疫情危机令全球旅游业在2020年损失1.3万亿美元收入,并形容这是旅游史上最恶劣的一年。

世界旅游组织在声明中称,去年旅游业的损失相当于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期间录得的超过11倍,并警告1亿至1.2亿个旅游业直接相关的职位可能不保。

具体来看,国际旅客去年减少10亿人次,降幅74%,而首先遭受疫情冲击的亚洲减幅最大。前往亚太地区的旅客人数大跌84%,其次是非洲及中东地区,减幅 亦达75%,欧洲旅客减少70%,美洲游客则跌69%。

3. 旅游业从业人数统计方法

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拥有导游资格证的人员约133万左右,实际执业人员大概只有两三成,排除“无资格人员”,市场需求是远远高于这个数字,造成的旅游业的短缺,更直接的导致了大量的“无资格人员”涌入旅游市场,造成整个导游队伍人员素质偏低,行业影响力较差。

4. 旅游业从业人数统计分析

2018年旅游业数据分析,

2018年,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品体系日益完善,市场秩序不断优化,中国2018年旅游业总收入达6.0万亿元,对中国GDP的综合贡献为9.9万亿元,占国内GDP总量的11.0%,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

2018年,中国国内游人数达55.4亿人次,同比增长10.8%,旅游成为中国人民的必需品。国内游市场是全国旅游市场的主力军。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全域旅游意识的提升,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较广阔。消费升级推动全域旅游应运而生,全域旅游是应对全面小康社会大众旅游规模化需求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战略。

5. 旅游业从业人数统计表2021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9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同比增长8.4%,入境旅游人数14531万人次,增长2.9%,出境旅游人数15463万人次,增长3.3%。全年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

6. 旅游业从业人员人数

从2018年开始到2021年结束,旅游行业经历的是过山车的感觉,2018 年,旅游行业火爆,与旅游行业相关的产业都赚钱了,2019年,旅游行业到了顶峰,到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影响,旅游业急转直下,2021年,旅游行业雪上加霜,基本上很少有人旅游了,旅游行业全线亏损,能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7. 旅游业从业人数统计表

10月26日,界面新闻发布2021中国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榜单,榜单根据中国大陆地级以上城市的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旅游业比重、交通便利程度和旅游基础设施等五个维度来综合衡量各城市旅游业的发达程度。

本次榜单北京排名第一,重庆第二,上海第三,这也是重庆连续五年位列前三

8. 各省旅游业从业人数

这个没有专业的统计数据,具体旅游就业人数的问题具体分析,首先旅游就业人员包括导游,各个景区的服务人员,旅游的交通工具运输人员,旅游景点附近的酒店,旅馆,餐饮,便利店的服务人员,生产旅游纪念品的工厂工作人员等等,估计广西2014年旅游就业人数肯定超过100万人。

9. 旅游业从业人数统计2021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积极打造“双一流”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推动全省旅游业从扩张数量、规模向提升品质、效益转变,文化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旅游经济复苏向好。

2020年底,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意见》;2021年2月,贵州专门成立旅游产业化专项组,统筹各方力量齐抓共促旅游业发展;2021年6月,贵州省旅游产业化推进大会召开,会上印发了“一意见、一规划、两方案、一办法、一制度、一汇编”7个文件,包含《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奋力实现旅游大提质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大力实施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方案》等,初步构成了推进全省旅游产业化的“四梁八柱”,助推贵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化发展。

数据显示,2021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增长15 %以上,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1000亿元,游客人均花费突破1000元,实现了“十四五”旅游产业化发展良好开局

10. 旅游就业人数数据

1.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服务型的第三产业,具有就业门槛低、数量大、受经济衰退影响小等特点,使本地区存在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据专家测算,发达国家旅游业每增加3万美元收入,即能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第三世界国家每增加3万美元的旅游收入,将增加2个直接就业机会和5个间接就业机会。

2.增加外汇收入。旅游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还吸引了大量境外旅游者,成为重要的创汇方式,对于提高外汇储备、弥补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来增加外汇储备,对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国家的国际支付能力显得极其重要。西藏1995年国际旅游业利润达到2598万元,超过工业、建筑业、交通业三个行业全年的利润总额。

3.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许多直接就业机会,还刺激着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着许多间接的就业机会。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可以增加收入4.3元。因为旅游的活动本身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所以它一方面给交通运输、饭店宾馆、餐饮服务、商业网点等带来客源,另一方面也带动影响了轻纺工业、建筑业、加工制造、邮电通讯、房地产、金融保险业、文体事业等的发展,起到了“一业带百业”的作用。同时,旅游还增加了农产品的需求量,使农产品可以跳过购销体制不畅的难题直接面对消费者,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

4.带动改革开放,扩大国际交流。旅游吸引了许多外国旅游者,他们通过旅游活动了解各地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建设成就、政策法规,因此,旅游在客观上促进了对外开放,为吸引外部资金和对外贸易创造了机会。同时,与工矿业相比,旅游业没有原料消耗,资源可以持续利用,是“无烟工业”,在本质上与环境保护有着内在一致性。此外,旅游对环境保护还可起到经济支撑的作用,旅游收入增加了维护和美化环境的资金。要保护生态优势,减轻自然环境压力,发展旅游业是很有效的方法。

5.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旅游业是经济文化型产业。通过旅游业,民族文化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当地居民认识到了历史文化的价值,增强了自豪感,促使本民族自觉地去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也会积极深入地挖掘、拯救、复原、宣传民族文化,由此可见,发展旅游业,可以使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传承得以发扬光大。

6.促进文明建设。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在满足人们文化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成为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一方面,旅游者在进行旅游的过程中,通过领略这些地区的秀丽山河、民俗风情、历史文物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另一方面,旅游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信息、新的思维,使当地居民开阔了眼界,促进了当地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及精神文明的提高。此外,旅游对文化层次的高要求能够激发当地居民自觉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有效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

7.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交流。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通过旅游,特别是国际旅游,促进了各种文化、学术信息及先进科技成果的传递。旅游的 源大多来自于国外或国内发达地区,这必然会推动本地区与外地的科技文化交流。

Hash:4467f08b8711f71a77ff82b38d1f24c77f6cd767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