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建都于此——山西夏县/列国志

夏县古称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因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西南端,中条山西麓,南接平陆县,北邻闻喜县垣曲县,西连盐湖区,东隔黄河河南渑池县相望。地貌为“七山二川一丘陵”, 荣获“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蔬菜基地县”等称号。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迹较多,夏县有古文化和革命遗址共201处,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6处,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6处,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7处。主要有:司马光祖墓、禹王城遗址堆云洞等。一代名相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为政治通史,治国安邦,警诫后世;黄帝元妃嫘祖植桑养蚕,始于夏县西阴;东晋书法大师卫夫人,传技授道王羲之;唐代威震边关的名将薛嵩、谏官阳城,元朝教育家归阳、明代诗人王翰等长留史册。

司马光墓

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夏县城北15公里的鸣条冈。司马光墓地分为茔地、碑楼、碑亭、余庆禅寺等几个部分。茔地位于右翼,禅院列于左翼,碑楼在最前方。碑楼高大,壮观,内有“司马温国公神道碑”一通。碑身厚硕高大,碑文介绍了司马光一生的成就。碑额“忠靖粹德”由宋王哲宗亲笔;碑文为苏东坡书。是司马光墓的重要标志,对外很有影响。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著作中,《资治通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主编是夏县人司马光,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字君实,夏县人,为宋代宰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著有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伟大著作《资治通鉴》,死后赠封为温国公。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这部宏伟的历史巨著,由编辑到成书,历时十九年。

余庆禅院是宋代为保护司马光墓而建立的一处寺院。寺内,现存有一座宋代的大佛殿。殿内有3尊造型优美的大佛像。在大殿后部,还有宋碑五通,明清碑10多通。这些碑文,详细记载了余庆禅寺的历史,是研究司马光墓的重要史料。

坟茔位于今夏县水头镇小晁村北侧一华里,背依鸣条岗,前临故都安邑,方圆平旷疏阔,阡陌交错。北望稷峰,高峻挺拔,南眺中条,瑶台献瑞。茔地现存司马光及父兄亲属墓冢封土堆十三座,呈有序排列。茔地东侧有温公祠堂,主殿五楹。殿内原有司马光及先祖四代塑像,现已无存。

元祐三年,宋哲宗为了表彰司马光的大节元勋,敕令翰林学士苏轼撰写神道碑文,并御书“忠清粹德之碑”六字碑额。碑文详述了司马光的家世与生平。绍圣初,御史周秩首论“温公诬谤先帝。尽废其法,当以罪及”,宋哲宗令将原碑推倒。金皇统年间,夏县县令王廷直重新镌刻原碑文嵌于壁间,僧人圆珍出钱财建神道碑堂加以保护。遂名杏花碑,惜已剥蚀难辨。明嘉靖三年,御史朱实昌复镌苏文于碑上,立于旧龟趺,冠以旧额。现矗立在司马光墓前的《忠清粹德之碑》高大绝伦,堪称三晋第一碑。另茔地还保存宋至民国碑记三十余通。

西阴村遗址

位于夏县尉郭乡西阴村的西北部,遗址西北隔鸣条岗近涑水河,东南隔青龙河依中条山,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26年10月18日由清华大学考古学家李济主持发掘,它是中国考古学者主持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是中国人首次独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遗址内发现有窖穴、灰坑等多处遗迹,并出土各种陶片、石器、骨器6余箱,特别是在遗址中发现了半个蚕茧证明了远在6000年前这一带就出现了植桑、养蚕业,仰韶庙底沟类型文化遗迹有半地穴式圆形或长方形房址及不同形状的灰坑。出土遗物包括石、骨、蚌、陶等类。主要器型有釜、灶、夹砂罐、尖底瓶、直口或敛口钵、敛口瓮、缸、彩陶罐等。

仰韶庙底沟类型文化遗迹有半地穴式圆形或长方形房址及不同形状的灰坑。出土遗物包括石、骨、蚌、陶等类。主要器型有釜、灶、夹砂罐、尖底瓶、直口或敛口钵、敛口瓮、缸、彩陶罐等。

庙底沟二期文化遗迹有圆形半地穴式房址及不同形状的灰坑。遗物以陶器为主。主要器物包括夹砂瓮、缸、折沿罐、釜灶、双耳壶、高颈瓶、钵、盘、器盖。其它遗物还有石刀、锛等。

西阴村文化遗址在我国考古学研究中有着重要地位。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东西约560公尺,南北约800公尺,面积很不小,遗址中有长方形土坑,四面有壁,像个小屋”许多小屋相连形成一个村落。如果当时居民不从事农业,不可呢过有这种相当巩固的定居生活。”西阴文化遗址现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台山

又称巫咸山,位于夏县县城2公里的中条山前沿,孤峰峭拔,苍翠摩空,一衣带水,景色宜人,为夏县古八景之首。瑶台山顶太虚观中建有九层佛塔,塔高43.69米。塔中供奉有三世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弥勒等五大菩萨道教建有:三清、三官、文昌、药王、雷神等殿阁。瑶台圣境儒、释、道三教合一,堪称古今宗教圣地,已成为古都夏县的重要标志。

夏县境内有很多与夏商历史有关的地方,其中城东南两公里多那座“瑶台山”似乎最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西汉经学家刘向著有《新序·刺奢》篇,讲“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夏桀为了建瑶台琼宫以宠美女妹嬉,竟然使尽了民力,用竭了民财,这当然也给他引来了亡国杀身之祸。从大禹开始,夏桀应是禹的第十四世孙,而同时又是夏代的第十六代帝王。如果传说不误的话,夏县这个地方应该就是夏王朝的发祥之地,同时它又是夏王朝的溃亡之所。而刘向笔下的那个“瑶台”,自然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瑶台山了。

东下冯遗址

位于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青龙河两岸的台地上,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夏商时期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典型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二里头时期城墙等遗迹的发现,显示出东下冯遗址具有的特殊意义。其年代经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左右。公元前21世纪,夏禹之子启建都于此,即今东下冯遗址。史载:夏朝君主启率众从阳翟西迁到夏(华夏族故地),建都安邑。

东下冯遗址是夏商时期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典型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有灰坑、房屋、墓葬、水井、沟槽、陶窑等遗迹。出土物包括陶器、骨器、蚌器、铜器、石器、卜骨等。此外,还发现有二里岗时期的城址,城址南部呈曲尺状,城墙保存较好,城外还环有护城壕。二里岗时期城墙等遗迹的发现,显示出东下冯遗址具有的特殊意义。东下冯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青龙河南北两岸的台地上,是夏商时期晋南地区的典型遗址,其年代大约为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 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以东下冯类型遗存和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遗存最为重要,东下冯类型时期发现有里外两层沟槽,平面呈回字形,沟壁上发现有窑洞式房子和储藏室等。二里岗时期发现有城址。该城址内西南角发现有一组排列有序的圆形建筑。发现的遗物有陶器、骨器、铜器、石器等。东下冯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对于探讨夏时期晋南地区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与发展、夏商文化变迁的研究。

二里头文化的遗物有石、骨、铜、陶等不同质地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兵器、乐器等。青铜镞、凿和石范的出土,表明当时已经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用具仍以石质的铲、镰、刀、斧为主,另外还有一部分骨制的工具如铲、镞、匕等。出土的石磬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石磬之一,但仅打琢成型而未经磨制,仍带有较多的原始性。生活用器以陶器最普遍,计有鬲、鼎、罐等炊器,尊、盆、簋、豆、 等用器和爵酒器。此外还出有刻花骨器和不施钻凿的卜骨等。

东下冯遗址的二里头文化陶器,与豫西地区发现的基本一致,但又有一定差异。这里鬲多鼎少,以蛋形三足瓮最具特色,不见三足盘、澄滤器和觚等。东下冯类型可分4期,分别与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大致相对应。一期陶器以褐色居多,灰陶较少,器形有罐形鼎、鬲、单耳罐等;二期以后则灰陶占绝大多数,二期器形为盆形鼎、鬲、大口尊、深腹罐等;三期深腹的罐、盆最多,盆多敞口、双□、凹底;四期深腹罐衰落,鬲裆较矮,新出现了与二里冈期商文化极为相似的实足尖薄胎鬲。陶器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时代越晚,绳纹所占比例越大。一至四期的陶器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在各种器形的演变上表现得相当清楚。东下冯遗址的发现,有助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发展以及夏商文化的变迁。

禹王城遗址

位于夏县禹王乡的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为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北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光墓约3公里。因传说夏禹曾在此居住过,故俗称禹王城。据考证,禹王城即春秋战国时的魏国国都安邑城,也是秦、汉及晋时的河东郡治所。

禹王城遗址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庙四部分。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庙在小城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

大城形状如梯形,总面积13平方公里。四面城墙皆板筑夯打而成,北墙和西墙保存较好,一般残存2米,最高达5米,南墙和东墙保存较差,东墙南段已没有一点痕迹。除北墙外,其余城墙都不直。东墙长1530米,西墙长约4980米,随地形起伏而曲折,是四个城墙中弯曲最多的,南墙长3565米,北墙长2100米,外侧有护城壕。大城没有经过发掘,文化堆积一般厚2米左右。城北部有战国时代的灰坑和灰层。城中部偏东的庙后辛庄以北,调查发现了一处战国中晚期的手工业作坊,文化遗物有锛、锄、镢、斧等器具的陶范、平首布陶范及陶罐、陶盆、铁锛等。据实物和文献考证,大城即战国时魏都安邑。

中城方形,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西、南两城墙分别是大城的西墙和南墙的一部分,北墙长1522米,高1——5米不等,东墙现存长960米。城内遗物丰富,堆积层厚2米左右,有战国时代遗存,但主要是汉代遗存。从出土遗物分析,中城稍晚于大城,应为秦汉河东郡治。

小城总面积75.4平方米,形状是缺去东南角的长方形。西墙和北墙分别长930、855米,城墙现存1—4米之间。小城高于周围地面,地势西高东低,堆积层厚3米左右。1990年秋试掘,出土遗物有大罐、盆、甑、小釜、碗等容器范;印有阴文“东三”的铲范、铧范、车车范、六角承范,圆形承范、花纹范等;瓦分板瓦和筒瓦,瓦当多为云纹圆瓦当,此外还有五铢钱、半两钱、铁渣等。小城的使用时间最长,建于东周,沿用至北魏。禹王庙亦称禹王台、青台,在小城西南角的方形夯土台上,系近代建筑,民国时毁于战争。当地传说青台为夏禹时筑,是涂止氏望夫之处,夏桀玩乐之地。

堆云洞

位于夏县城西25公里稷王山上牛村土岗上,两侧沟壑深近百米。蛇虎、石健二涧环绕,涧水东流入涑水河。因雨后岗上积云缭绕,雾霭长存,洞门云封,故称“堆云洞”,又因为其外观似西藏布达拉宫,堆云洞又被称为“小布达拉宫”。

堆云洞是一座道观,建筑始于元代,明清两代相继增建和扩建。布局严谨,设计巧妙,亭台阁楼,因地制宜,错落有致,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现存建筑有北极台笔峰塔、三皇阁、三圣殿真武殿、三王祠(药王、牛王、马王)和白衣大士祠等,配以廊庑、厢房、道院,形成一组宏丽的道观建筑群。庙内现存石刻“堆云洞全景图”,形象地反映了兴盛时期的洞景。

泗交黑木耳

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作为贡品,品质好,营养价值丰富,有降血压、降血脂的特殊功能。泗交黑木耳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泗交镇位于距夏县县城东南27公里的中条山腹地,因地处法河、南河、王家河、寨里河四河汇集处而得名泗交。

夏县板栗

以野生为主,具有外形美观,面有光泽,水分少,易剥皮,出粉率高,肉质细腻,香甜味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现已大规模人工栽培。

晋南驴

产于山西省南部的运城、临汾两地区的22个县,以夏县、闻喜两县为中心产区。分布于中心产区各县。据1983年统计,产区有晋南驴12万头,其中中心区两县1.5万头。产区地处我国古代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是我过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从夏县当地的文物古迹考证,也是夏禹王的故乡

由于晋南和陕西关中地区仅一河之隔,故从汉朝向关中一带引入驴后,必将通过黄河扩散到这一地区。由于产区有悠久的农牧业发展史,又有著名的运城盐池和许多大小煤矿,农业耕作,粮棉和煤盐的运输,历史靠驴、骡驮运。这种客观的经济需要,促使农民对役畜的精心喂养和选种选配。

Hash:f6a01f90be8503f722828421f7960bf90dec83c8

声明:此文由 西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