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第一次高光时刻:六朝都建康,以义兴为重地

今天是在宜兴陪伴你的第2827天

提起宜兴,大家可能都知道苏轼“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的句子。

几千年的发展史,宜兴其实不仅是阳羡,还有荆邑/荆溪、鹅州、南兴州、义兴等名字;宜兴不仅是县、郡、市等,还曾经是个侯国。

荆邑,“战国四公子之一”黄歇的封邑

宜兴本名荆溪,荆溪是境内的大河,两岸水土肥沃,荆棘丛生。

荆邑 也因为荆溪河而得名,却很少有人知道荆邑还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黄歇的封邑。

春申君黄歇,年轻时游学博闻,拥有门客3000多人,数量是“战国四公子”中最多的。

公元前262年,黄歇被任命为楚国令尹(最高官职),封地有数百里。

宜兴及周边地区曾经是他的封邑, “荆”也是楚国的国号, 宜兴“荆邑”的古称,极有可能与此有关。

阳羡,设有阳羡侯国

秦统一六国后,“荆邑”改“阳羡”,阳羡是宜兴历史上的第一个县名,属会稽郡。

在这以后,以阳羡县为中心的太湖西岸地区发展迅速,不仅有蒋澄、许戫等达官贵族,阳羡县在历史上还成为了侯国。

西汉高祖五年,阳羡县令尹(官职)灵常跟随征战,历时七年立下赫赫功勋。

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灵常封为阳羡侯,置阳羡侯国,沿袭三代。

汉文帝时(公元前168年)改回阳羡县,“阳羡”一名沿用了500多年。

义兴,周玘三兴义兵,设义兴郡

三国两晋时,孙权在宜兴当过阳羡长。

而在西晋时,宜兴因为“阳羡第一人物”周处的长子周玘改称义兴。

周玘刚强坚毅,当时江南一带不太平,常有叛乱, 周玘三兴义兵讨伐,三次平定江南叛乱。

晋惠帝为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乌程县侯,设义兴郡,下辖阳羡、国山、临津、永世、平陵、义乡六县(后有调整),是宜兴历史上疆域最大、地位最高的时期。

至此,宜兴也迎来历史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史称“六朝都建康,以义兴为重地”。

宜兴, 避宋太宗名讳 ,沿用千年

隋文帝开皇九年, 义兴郡改 县。

宋太宗赵光义(公元976年)登基后,因避太宗名讳,改义兴为宜兴,如今宜兴一名已经沿用了整整一千多年。

唐朝初期,宜兴还有使用最短的名称,称为鹅州5年、南兴州1年,后来恢复义兴。

元初升为宜兴府,元贞元年(1295年)立宜兴州,属常州路。明复称宜兴县,属常州府。 清雍正三年(1725年),分置宜兴、荆溪二县,1912年省荆溪县入宜兴县。1914—1927年属苏常道。

1949年后,宜兴先后隶属于常州专区、苏州专区、镇江专区;1983年,隶属于无锡市,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设宜兴市

宜兴先后建置有县、侯国、郡、州、军、府、市等,多变的名字,沉淀深厚的宜兴历史文化

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尘封的历史,都是一段传奇故事。

-end-

编辑:言言

参考资料:《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宜兴》、

《宜兴地名衍变述略》、《宜兴地名的来历》等

本期监制:山河

大家都在看

▶️ 大快人心!李某、刘某被抓!

▶️ 东虹路的假烟花

▶️ 上坝,火了!

▶️ 宜兴交警真的罚了!

Hash:3b6c6b630862b66bc725fbe7e2db58361a44ff27

声明:此文由 吃喝玩乐娱乐帮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