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将对这个古庙进行复原,拟打造古今文化时空长廊!

南乐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积淀出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南乐文庙颇负盛名,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豫北地区发现时代最早、保存现状最好的明代建筑。2000年南乐文庙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乐文庙建筑群,历经明清两代,其建筑本身记录了当时的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同时也记录了当时的政治与历史。过去是南乐人民展现文风高尚的标志,而今是豫北唯一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体,成为现今人们体验传统文化、瞻仰孔子胜迹、探研中国古建筑艺术成就的绝佳去处。

南乐文庙目前除大成殿和崇圣祠得到基本的保护外,院落规模有限,东院墙距离大成殿也仅有几米远,展示利用条件很差,如果不主动出击寻求文庙保护与展示利用的提升扩展,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得不到完全体现,其最终也将被人们所遗忘,其结果可想而知。

南乐县委、县政府在制定最新城市发展的规划当中将古城历史格局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已经编制完成的《南乐县城乡总体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战略,着重打造“豫北地区文化旅游目的地”,塑建“古今文化时空走廊”,重构“武庙—城隍庙—文庙轴线空间序列”。

南乐文庙复建项目是在原址依据文庙历史格局恢复其余建筑,复原后南乐文庙建筑群由三路院落构成,由西向东依次为学宫、文庙和文昌宫,是典型的庙学一体、左庙右学的布局形式。中路文庙是以大成殿为核心的祭祀建筑群,主要功能是承担表达儒家礼仪道统的象征职能,是祭祀儒学创始人孔子的神圣场所。西路学宫是以明伦堂为中心的学署建筑群,是供学子读书、老师讲学的主要建筑。东路文昌宫主要用于供奉文昌帝君。

南乐文庙的复原,是南乐古城完整历史格局的重要补充,是全县人民对城市情感认同的重要一笔。

为了保护南乐城区丰富文化遗产,做好文庙风貌恢复工作,南乐县政府决定对文庙周边改造项目范围内的房屋进行征收。

2018年11月,南乐县迅速成立文庙片区拆迁安置指挥部,由县级领导任指挥长,作为该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负责具体项目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的指挥、协调与管理。相关部门单位分管领导、项目所在乡镇的乡镇长为成员,负责协助项目指挥长实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指挥部坚持每周例会制度,强化工作安排落实,推动文庙片区拆迁安置工作有序推进。

据了解,此次拆迁安置最大的亮点是—南乐县委、县政府提供过渡周转房,截至目前为止尚属南乐首例。过渡安置在阳光花园北区1号楼和3号楼。

永久性安置房位于南湖路北侧,平安路西侧,南兴路东侧,由南乐县城投公司建设,拆迁前永久性安置房开始动工。

塑造历史风貌与现代城市生活和谐相融,环境宜人,令人更加期待建成的那一天啦!

来源:大乐网

Hash:e66be8f947949f6fa00e2cf8f3670c291498f874

声明:此文由 濮阳在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