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范蠡考⑦ 做有范的人:陶朱公是不是在向丹朱致敬 | 吴元成

淅川范蠡考⑦做有范的人:陶朱公是不是在向丹朱致敬

商於地、丹淅地、三户城,为什么能够诞生范蠡这样千载难遇的奇才、圣贤?

淅川成为范蠡故里不是偶然的。抑或说,他必须出生在这样的土地上,必须在这里学习、成长,度过他的青春时代,并将到吴越大地谱写自己的“春秋”华章。

有居才能乐业。《吴越春秋》记载:“尧遭洪水,人民泛滥,遂高而居。”

和这条记载对应,淅川有民谣云:“唐在高山宋在洼,明朝住在山底下。”又云:“穷奔山,富奔川。”说的古代民居建筑风格、百姓居住环境与时代大势(战乱,或 洪水等自然灾害)有关,跟物质生活贫富状况有关。

恰恰淅川境内有山脉,有江河,更有丹阳川、板桥川和四十五里顺阳川,自古适合人类依山而居、逐水而居、沿川而居。

目前在淅川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房屋遗迹已逾5000年。上世纪七十年代发掘的淅川盛湾镇河扒村下王岗仰韶文化遗址,东、南、北三面为丹江环绕。发掘报告显示,遗址内一排长屋大体呈东北西南向排列,宽约8米,长约84米,有房29间,另在长屋东端向南拐出3间。每个单元房的室内面积约15—39平方米不等,灶都设在内间。屋墙以木柱架荆笆建成,壁面用草拌泥抹平。室内居住面垫土,并铺设竹编物。地面和墙都经火烧烤,比较坚硬。有研究者认为,长屋的平面结构具有相当先进的设计原理,体现了一种较为进步的社会组织结构。

依山而居、逐水而居、沿川而居是古人优选环境的结果。淅川境内的楚始都丹阳如此,丹水城、商於城、顺阳城和范蠡故里楚三户城亦如是。已经淹没在丹江口水库下的老马蹬驿、埠口街、李官桥古镇亦如是。

高眉寨下、丹江支流黄水河畔的淅川盛湾镇土地岭村,1500余间石板屋迄今仍保存完好,村民安居其内,虽然建于清初,也是一个很有力的实证。

有粮才能生存。文物考古发现,早在仰韶文化时期,淅川就是一块宜耕宜农,宜渔宜樵的文明之地。下王岗遗址位于丹阳川中部,不仅包涵仰韶文化,还有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和西周、汉魏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遗址内更出土了5000多年前的稻谷痕迹和筷子遗物。说明这里水稻种植条件相当优越,曾长期是丹阳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有筷子就得有锅、有碗。下王岗遗址出土的陶器多红色素面,以鼎、罐、钵、壶为主,具有仰韶文化早期特征。1959年开始发掘 ,2007年发掘完毕的淅川上集镇张营村沟湾遗址也出土了一批红陶碗、红陶鼎。该遗址位于板桥川盆地的鹳河 (古称淅水)东岸二级台地上,周围群山环绕,同属仰韶文化时期。

而淅水、淅川的“淅”字本义就是淘米。下王岗和沟湾的先民们,在河川盆地种植水稻,在丹江边,在鹳河边汲水淘米,再析木为柴,伐荆为薪,让鼎釜沸腾,让无边的炊烟袅袅升起,一直弥漫到今天。

有容才能发展。有大胸怀大格局才会有大作为。到了4000多年前,尧帝之子丹朱也来到了淅川。

至于是尧帝禅让于舜,还是舜在帝位之争中斗败了丹朱,已不得而知,且让《史记》和《竹书纪年》各执一词吧。咸丰十年,淅川厅抚民同知徐光第也在其《丹朱墓》一诗中说:“缘何降宅在丹水,未正储位居青宫。”

但本名为朱的尧帝子,来到了淅川丹江之畔后,弭平丹江水患,教化百姓耕作,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丹朱。

和丹朱同时代的弃是尧帝的“农业部长”。《吴越春秋》记载,弃善于根据土地情况种植五谷,“尧聘弃,使教民山居,随地造区,研营种之术。三年余,行人无饥乏之色,乃拜弃为农师,封之台,号为后稷,姓姬氏。”

可以推测,丹朱把后稷的耕作技术也带到了淅川,并与下王岗、沟湾的农耕文明融为一体,使得淅川成为一方乐土。正因此,位于“城(淅川老县城)西北七里”(见咸丰十年《淅川厅志》) 今老城石门村的丹朱墓,数千年来仍享百姓香火(丹江口水库水位高于150米后在水下 )。

到了3000年前,楚国先民也自中原来到了这方热土。他们在披荆斩棘的同时,同样和原本生活在丹淅地的淅川人有过很充分的交流、融合。当然,他们也会有效地吸收周王朝的文明制度 ,并加以革新。

楚国开始逐步强大,淅川变得更加生机勃勃了。

有范才能完美。到了2400多年前,范蠡功成身退, 辞别雪耻后不可同安乐的越王勾践,与西子泛舟五湖之后,曾定居山东定陶经商。《史记·越王句 (勾)践世家》记载:“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朱公。”

陶地的制陶业想必曾经是很发达的。

模制陶器、铸造青铜都需有陶范。从前300年都于淅川丹阳,到楚都南迁之后的500年,拥有800年历史的楚国,把大量瑰丽奇幻的青铜重器与他们的亡灵和复国梦一起,埋葬在淅川顺阳川上,下寺、和尚岭、徐家岭遗址出土的编钟、王子午升鼎、铜禁、神兽, 皆为国宝级文物,都离不开“范”的支撑。

天下范氏的先祖必定是负责制范的工匠,精准到严丝合缝、完美到无可挑剔是他们的从业标准。

淅川三户城的范蠡及其后生活在丹阳川、顺阳川的范氏俊杰,诸如范晔、范缜、范传正等,都像陶匠范工一样,在追求峭拔、完美的人生价值,并因此成为文明典范、人文模范。

范蠡,陶朱公也。他是不是在以此向自己制陶作范的先祖和造福淅川的丹朱致敬呢?

不知道。

因为,名字是次要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有范。

(2020年7 月3 日,记于郑东三者堂)

(本文配图均为淅川沟湾遗址出土的红陶器/唐新供图)

踏访范蠡故里 传承商圣文化 范蠡

直播南阳讯 5月22日,省范蠡文化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实地踏访宛城区黄台岗镇范蠡村,深入了解范蠡的人生智慧,弘扬和传承商圣文化。

当日,大家首先来到范蠡村实地参观,踏访范蠡故宅,阅读有关范蠡生平及历代评价的展板,参观范蠡村民俗文化馆,为村内浓厚的商圣文化气息点赞。随后,省范蠡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于金献以《范蠡及其经济思想对当代的启示》为题,详细介绍了范蠡辉煌传奇的一生,及范蠡经济思想、商业实践给现代人的启示。参与活动人员也纷纷表达感想和感悟,认为作为商圣故里人,要传承厚重的商圣文化,让商圣智慧在新时代释放更耀眼的光芒。

编辑:齐 杰

初审:李 萍

终审:柏伴雪

泰安有座山竟是范蠡归隐之地,你知道是哪座山吗? 范蠡

陶山位于肥城西部的湖屯镇。属泰山山脉,主峰海拔520米,东西3.7公里,南北2.5公里,总面积7.25平方公里。远古时代山前为湖,风光秀丽,是《水浒传》中提到的八百里水路的一部分。古人有诗赞曰:“泉美林秀何处再觅佳境,水抱山环此地即是蓬莱”。

陶山山势险峻,方棱四削,峰顶平缓,负阴抱阳,遍身披翠,伟岸挺拔。山中奇石遍布,天然石洞星罗棋布,有72名洞,洞洞都有美丽的传说。历史上这里被誉为物华天宝,交通便利,经济繁荣的风水宝地。

中华商祖范蠡与中国古代第一美女西施晚年隐居于此,开展经商贸易,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是范蠡经商取得巨大成就的地方,是陶朱公商业理论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宝库。

幽栖寺,“陶朱栖幽处,范蠡旧树林,入山不见寺,静曲路幽森……”。此诗句描写的就是幽栖寺。据史料记载”秦代创建幽栖祠,汉代改为幽栖寺”。这里是范蠡与西施晚年幽栖隐居的地方。这里背山面水,林茂景幽,泉涌溪流,花香鸟语。二人在这清静环境中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范蠡葬在这里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于秦代创建了“陶公幽栖祠”,由于到此凭吊、拜谒、探古、揽胜者络绎不绝。到了汉代创建“幽栖寺”。原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是肥城最大、最早的古建筑,长22米,宽15米,内供如来佛,文殊普贤真人、十八罗汉等。遗址地面上裸露着大量殿宇房基,八棱石柱、柱础。有一根八棱石柱,高4.3米,直径50厘米,上面为浅线阴刻的凤凰牡丹图案,一面中端刻着:“宣和三年”文字(1119年)。此遗址是泰山西部最大的寺院。在寺院前方,还保存着钟楼一处。

范蠡墓,位于陶山主峰西麓,墓前立有三块碑。正中一通刻陶朱公范蠡之墓;右边一通为秦李斯留题石碑;左边一通为范蠡研究会修墓碑。墓的四周砌1米高的围墙,正南留门,门前有石台阶。范蠡墓西南方向不远处,有一座小坟墓,相传为西施墓。目前清康熙、嘉庆、光绪《肥城县志》和《岱览》一书,对此墓均有记述。

范蠡祠,创建于秦代,历史上曾多次重修,祠内原有1米高的范蠡石雕坐像,祠内两根石柱上原来阳刻着:避君隐陶称朱公流芳百世,聚财万贯,济黎民功盖千秋”。祠外东侧石柱上刻着“赤心报国兴越时竭能洁己”.西边石柱上刻着“立志诛奸灭吴后独善知人”。

竹林寺又名无影寺、悬云寺。建于汉代。遗址尚存庙宇墙壁及重修碑。寺址旁存有唐经幢座,后方有天仙井,遗址西北山崖上刻有“爱陶泉”三字,它的右边是北宋宣和二年浅线阳刻的弥勒佛画像。由于原寺周围翠竹成林,而得名竹林寺。这里淙淙泉水,幽幽小径,林壑飞鸟,季风竹摇,风光优雅,景色秀丽,此乃陶山景区一大胜景。

塔林,陶山山前出土了20多座有精美塔铭和图案花纹的和尚墓塔,均为整石凿刻而成,为历代方丈、主持的墓地

陶山还具有丰富的洞穴资源,民间传说:“陶山七十二洞,洞洞有美丽的传说”,更增添了陶山的神秘色彩。朝阳洞乃陶山72洞中较大者,也是洞内造像最多的一个。由初洞、中洞、上洞组成。初洞、中洞高8米,宽8米,深21米,上洞高30米,宽15米,深8米。洞内壁刻佛像58尊,造形各异,姿态端庄,面孔安详,栩栩如生,呼之欲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壁刻“三教渊源”“潜修”“佛”等不同字体,为北魏以来历代所刻。观音洞为最大的一个,主洞深60米,高30米,宽10米,是陶山七十二洞中最大的一个。两米多高的观音菩萨、如来佛刻像分列洞口石壁之上,有1000多米深的洞中洞。

陶山摩崖石刻古朴苍劲,七十二洞穴曲径通幽,石雕佛像千姿百态,加上历代名人范蠡、西施、李邦珍等传奇故事,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是您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的理想圣地。

范蠡自由行旅游攻略

  • 淅川范蠡考⑦ 做有范的人:陶朱公是不是在向丹朱致敬 | 吴元成

    淅川范蠡考⑦做有范的人:陶朱公是不是在向丹朱致敬商於地、丹淅地、三户城,为什么能够诞生范蠡这样千载难遇的奇才、圣贤?淅川成为范蠡故里不是偶然的。抑或说,他必须出生在这样的土地上,必须在这里学习、成长,度过他的青春时代,并将到吴越大地谱写自己的“春秋”华章。有居才能乐业。《吴越春秋》记载:“尧遭洪水,人民泛滥,遂高而居。”和这条记载对应,淅川有民谣云:“唐在高山宋在洼,明朝住

    2022-03-21
    1999 23
  • 踏访范蠡故里 传承商圣文化

    直播南阳讯5月22日,省范蠡文化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实地踏访宛城区黄台岗镇范蠡村,深入了解范蠡的人生智慧,弘扬和传承商圣文化。当日,大家首先来到范蠡村实地参观,踏访范蠡故宅,阅读有关范蠡生平及历代评价的展板,参观范蠡村民俗文化馆,为村内浓厚的商圣文化气息点赞。随后,省范蠡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于金献以《范蠡及其经济思想对当代的启示》为题,详细介绍了范蠡辉煌传奇的一

    2022-03-20
    21 83
  • 泰安有座山竟是范蠡归隐之地,你知道是哪座山吗?

    陶山位于肥城西部的湖屯镇。属泰山山脉,主峰海拔520米,东西3.7公里,南北2.5公里,总面积7.25平方公里。远古时代山前为湖,风光秀丽,是《水浒传》中提到的八百里水路的一部分。古人有诗赞曰:“泉美林秀何处再觅佳境,水抱山环此地即是蓬莱”。陶山山势险峻,方棱四削,峰顶平缓,负阴抱阳,遍身披翠,伟岸挺拔。山中奇石遍布,天然石洞星罗棋布,有72名洞,洞洞都有美丽的传说。历史上这里被誉为物华天宝,

    2022-03-03
    431 0
  • 江苏出土范蠡墓,西施之谜终被揭开,专家:我们冤枉西施2000多年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人之说,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她们以自己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美人,然而,我们遍观四大美人的命运,却发现全都是非常悲惨的。西施被当作女间谍去迷惑夫差,吴国灭亡而不知去向;貂蝉被三国“莽夫”轮流“糟蹋;王昭君更是被嫁到了不知礼仪的番邦;杨玉环则被自己的情人吊死。这倒真是应了那句古话:红颜薄命。虽然说历史上喜欢把男人的错误强加在女人的身上,但是很多历史上的美女确实都命

    2022-02-18
    866 79
  • 考古发掘“范蠡”墓,揭开西施间谍之谜,范蠡或许一直在利用西施

    2004年,江苏无锡的鸿山镇在修公路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座春秋时秋的墓葬群。这其中出土的国宝级文物就多达上万件,青铜国宝更是数不胜数,是目前已知的仅次于绍兴越王墓的越国第二大墓。专家们经过初步鉴定,只能猜测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贵族墓地。但是因为没能找到墓主的墓志铭,所以这处墓的主人到底是谁并不能完全确认,只能通过陪葬品的规模来猜测,这有可能是春秋时期越国著名的谋略家范蠡的墓地。但是山东肥

    2022-02-18
    1807 53
  • 江苏出土范蠡墓,西施之谜终于揭开,学者:我们误会西施2000多年

    "吴起之裂,其功也;西施之沈,其美也。"自古至今,以女色亡国者,世皆罪于女,惟西子例外,无人将其比之妹喜、妲己、褒姒之流,是西子之幸,或三女之不幸?"——《墨子》古有四大美人,西施沉鱼,昭君落雁,贵妃羞花,貂蝉闭月。但这古代的四大美人,都不过是身不由己的可怜人罢了。貂蝉是虚构,代表着三国纷争时男人们的野心,样貌再出众的女子也不过是工具;贵妃是罪恶之源,她雍容华贵,因此背负了祸乱朝纲的罪名,

    2022-02-18
    856 5
  • 长清有个范蠡、孙膑、庞涓、鬼谷子钟爱的地方

    在之前关于长清齐长城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齐长城修建的军事和地理原因。除此之外,齐长城的修建和一群人也是分不开的,这群人就是春秋战国时的兵家。也就是说齐长城的修建还有其人文方面的原因。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局部)春秋战国是思想极为活跃和开放的时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方略,奔走各国之间自我推销。兵家是诸子百家之一,也是在齐国很活跃的一群人。长清

    2022-02-02
    1271 40
  • 浙江这个工地挖出2000年前古墓!是传说中西施和范蠡的?

    “陶公山上改造中的‘院士中心’工地,居然挖出2000年前的古墓群,里面还有青铜刀、陶罐,这难道就是传说中西施和范蠡的……”最近,网上有人在宁波东钱湖陶公山上拍到一段施工挖出古墓的现场手机视频,引发人们关注。记者了解到,这一视频应该是在今年8月份时所拍,当时陶公山“宁师院”改造成“宁波院士中心”项目工地在造路,挖机施工时挖到一处古墓群。文保和考古部门已经介入。墓葬全景“院士中心”

    2022-01-18
    166 18
  • 感受春的气息!不妨去墨子湿地公园 、范蠡西施风情园走走

    三月已至,沉睡的自然已被春风唤醒在这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季节和家人春游踏青成了休闲的不二之选春光苦短,春游怎么玩才能更尽兴呢?踏青、闻花、赏绿……你还在纠结去哪里玩?最全滕州春季踏青线路图东南西北中都给你规划好了,还等什么~~滕州信息港即日起将一一推荐给网友们!城东1、墨子湿地公园墨子湿地公园是油菜花的海洋,也有桃红柳绿,迎春花、昌蒲花竞相绽放。

    2022-01-03
    836 49
  • 微文化 :关于蠡山村——范蠡西施隐居地的故事

    因濒临余不溪,取名源于“县因溪而尚其清,溪亦因人而增其美”的德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良渚文化的遗迹和古代防风文化的传说,还保留着千年古刹云岫寺、寿昌桥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迹,在建县1800多年的历史中,孕育了南朝著名文学家沈约,唐代著名诗人、《游子吟》作者孟郊,一代红学大师俞平伯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蠡山村范蠡西施隐居地蠡山村是钟管镇的一个小村庄,坐落在蠡山山麓。春秋时,

    2022-01-03
    1879 81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