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白池景点名胜对联作者 醉白池匾额

导读:醉白池景点名胜对联作者 醉白池匾额 1. 醉白池匾额 2. 醉翁亭匾额谁写的 3. 醉白池大门 4. 池上草堂原匾醉白池 5. 醉翁亭匾额 6. 醉白池的石刻有哪些 7. 醉白池碑刻

1. 醉白池匾额

上海市内有四个历史文化的名镇,分别是嘉定松江、朱家角和南翔这四个古镇:

1,嘉定一直完好保存有孔庙、秋霞圃古猗园等众多的文化古迹;

2,松江有着“上海之根”的称呼。拥有大量文物古迹,如唐代陀罗尼经幢,宋代兴圣教寺塔望仙桥,以及始建于宋,明代重建的云间第一桥,元代云间第一楼清真寺,明代砖雕照壁、西林塔、葆素堂、颐园大仓桥、《急就章》碑,清代醉白池、兰瑞堂、邱家湾天主堂、遂养堂、陈化成祠等;

3,朱家角镇则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镇上名胜古迹颇多、名山名湖有淀山湖和“九峰”之祖——淀山;名园有课植园珠溪园;名庙有朱家角城隍庙和关王庙;名街有北大街,又称“一线街”;

4,南翔,古名槎溪。始建于公元505年,公元1700年,康熙皇帝亲书“云翔寺”匾额,可以说,南翔是因寺成镇。

都是旅行的好去处!

2. 醉翁亭匾额谁写的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走进琅琊山林木茂盛,花草遍地,松柏苍劲挺拔,鸟鸣声不绝于耳,顿时感到神清气爽,景色怡人。踏在一块块古朴的青石板上,你就能品味出那份宁静与安详。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醉翁亭前,亭边有“让泉”,泉旁是清澈见底的小溪。如今已不比当年“临溪而鱼肥”,却是终年水声潺潺,缓缓流淌,仿佛在向后人们娓娓讲述千年故事。

阳光下,黑底匾额上“醉翁亭”三个大字苍劲有力。走进亭中,布局紧凑,建筑别致,亭台小巧,风格独特。亭中有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称为“欧文苏字”。总面积不大,却有九处风格各异的景致。有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古梅台、览余台,合称“醉翁九景”。

醉翁亭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稍往亭子中央走,红漆柱上悬着一副对联:“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亭内两边靠栏杆处 ,有长石凳可供游人休憩,并且附有桌台。相传欧公当年与民同乐,经常在此处理公文,这桌案就是为此准备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别致的意在亭,取“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之意。出意在亭,沿石阶而上,是古梅亭。有欧阳修手植的千年古梅,至今仍傲立在亭中,游人在此可赏梅闻香。

亭后沿着台阶登至最高处有一道观——“玄帝宫”。登高台环视,只见亭前群山涌翠,亭后林涛起伏,犹如置身画中。

醉翁亭因欧阳修及其《醉翁亭记》而闻名遐迩,数百年来虽然多次遭劫,但终不为人所忘。如今,放眼青山秀水,千载胜境,更加秀丽壮观。

3. 醉白池大门

醉白池的前身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名叫“谷阳园”。园名意思是说,这是陆机、陆云家乡的名园。因为陆机曾有诗说“仿佛谷水阳”,说自己的家乡在谷水之阳。朱之纯是以名人名句来命名宅园的。

4. 池上草堂原匾醉白池

位于上海松江区人民南路上的醉白池,建于清顺治九(1652年),是一座具有清代特色风格的园林,为清初松江著名画家顾大申(曾任工部主事)的私人别墅/醉白池的来历,据说是因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做过题为“池上作”一诗,顾大申羡慕白居易悠游池上,逍遥吟咏的生活,仰慕白居易的诗文,故将洛阳“醉白堂”的布局、结构,全盘照搬,并题名为“醉白池”。

300多年来,醉白池也有几次兴废,解放后的1958年重整园景,目前该园大致分为两大部分,外园是重整园景时扩充的部分,具有现代公园的特色,如儿童乐园、草坪、花草树木等。内园则是昔日的醉白池。

5. 醉翁亭匾额

《醉翁亭》在滁州琅琊山,北宋琅琊寺僧智仙所建。欧阳修,字永叔 ,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永丰)人,为宋初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所谓“醉”,乃是“饮少辄醉”;所谓“翁”,即其《赠沈蓬》诗所谓“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尔”。其所作《醉翁亭记》,犹为有名。“翁去八百年”,欧阳修卒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至清同治末年,约历八百年。“醉乡”,原指醉中境介,借指醉翁亭。“山行六七里”,系《醉翁亭记》原状旬,指由酿泉至尊亭影不孤。

从有形的方面说,建亭以来,游人甚多。周围还陆续增添了许多建筑物,如二言堂、隐香亭、醒园等;从无形的方面说,他领导了北宋古文运动,散文、诗、词皆所擅长,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全联18字,不但嵌入了“醉翁亭”三个字,而且把写联时间、亭的位置,历史与现状,以及亭主人生前活动及其身后对社会的影响概括无遗,“醉翁犹在”、“亭影不孤”,既写景,又饱含对前哲不可磨灭的影响的追怀与感念,十分巧妙,且字字精炼,耐人回味。

《陶然亭》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 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四大名陶然亭公园以及陶然亭地区名称就是以此得名的。

这座小亭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誉为“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禊之地”,更被全国各地来京的文人视为必游之地。

清代200余年间,此亭享誉经久,长盛不衰,成为都中一胜。 陶然亭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半,面积90平方米。亭上有苏式彩绘,屋内梁栋饰有山水花鸟彩画。两根大梁上绘《彩菊》、《八仙过海》、《太白醉酒》、《刘海戏金蟾》,亭上有三大匾,一是建亭人江藻亲笔提写,一是取齐白石《西江月·重上陶然亭望西山》词,还有一块是郭沫若题“陶然亭公园”门额中字,东向门柱上悬“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

此联是林则徐书写。旧联无存,现在的楹联是由当代书法家黄苗子重书。亭间分别悬挂“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现在对联是现代书法家康雍书写。“烟藏古寺无人到,榻倚深堂有月来”,此联是翁方纲所撰,光绪年间慈悲庵的主持僧静明请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重写。

爱晚亭》四大名亭爱晚亭名是毕沅改的,是罗典的《次石琢堂学使留题书院诗韵二首即以送别》诗后有一条自注:“山中红叶甚盛,山麓有亭,毕秋帆制军名曰‘爱晚’纪以诗。”据现有资料,知袁枚访问岳麓山是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红叶亭的修建是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晚于袁枚访问时间八年,显而易见,“爱晚”亭名不可能是袁枚所改。

那么为什么肯定说是毕沅改的呢?除了上述罗典诗的一条注以外,还因为,毕沅那时正任湖广总督,常到岳麓山爱晚亭一带游览。特别是,毕与罗有多年的交谊。他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冬游岳麓山所写的两首长律中,对罗倍加称颂,并有“旧鱼重逢要夙愿”、“精神强胜廿年前”之句。因此,揆诸情理,亭改“爱晚”者也应该是毕沅,而不是袁枚。

湖心亭》江杭州西湖四大名亭湖心亭:在西湖中央,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小于三潭印月。大于阮公墩,合称“湖中三岛”——湖心亭为“蓬莱”,三潭印月是“瀛洲”。阮公墩是“方丈”。但是历史非常悠久,是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岛,“湖心平眺”在清代的时候被列为“钱塘十八景”之一。

在宋、元时曾有湖心寺,后倾圮。明代有知府孙孟建振鹭亭,后改清喜阁,是湖心亭的前身。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在西湖十八景中称为“湖心平眺”。清帝乾隆在亭上题过匾额“静观万类”,以及楹联“波涌湖光远, 催水色深”。岛南又有石碑,不伦不类地题着“虫二”,据说也是乾隆御笔,这是将“风月”二字的外边部分去掉,取“风月无边”的意思,

这种文字游戏是文人痼疾,看来连帝王也不能免俗。值得一提的是胡来朝作《湖心亭柱铭》:“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月夜;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这副铭文虽有些煞风景,但游人读了未必没有好。”亭前有乾隆皇帝手书“虫二”石碑,正好是繁体“风月”去掉周边笔画后所剩的字,寓意此处风月无边之意。湖心平眺被列为清西湖十八景之一,环岛皆水,环水皆山,置身湖心亭,确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

6. 醉白池的石刻有哪些

嘉定秋霞圃

秋霞圃是中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位于上海嘉定区嘉定镇东大街,东邻秋霞公寓,西毗陆俨少艺术院,南连东大街,北依启良路。秋霞圃是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明代园林,由三座私家园林明代龚氏园、沈氏园、金氏园和邑庙(城隍庙)合并而成,全园面积45.36亩。该园分为四个景区:桃花潭景区(原龚氏园)、凝霞阁景区(原沈氏园)、清镜塘景区(原金氏园)及邑庙景区。秋霞圃布局精致、环境幽雅,小巧玲珑,景物与色彩的变化都不大,好像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秋意,让人充满着诗情画意遐想。

松江醉白池

松江醉白池位于上海松江区人民南路,公园面积七十六亩,园内古木葱茏,亭台密布,古迹甚多。现醉白池已被扩建为公园,其中现存园林部分为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工部主事顾大申在明代旧园遗址上所辟建。醉白池历经300余年,至今仍保存有堂,轩,亭,舫,榭等古建筑,并保持着明清江南园林风貌,其曲栏横槛、回廊曲径,古色古香。园林布局以一泓池水为中心,环池三面皆为曲廊亭榭,晴雨均可凭栏赏景。园内古木葱笼,亭台密布,古迹甚多,有四面厅、乐天轩、疑肪、雪海堂、宝成楼、池上草堂等亭台楼阁及邦彦画像石刻、历史艺术碑廊、“十鹿九回头”石刻、《赤壁赋》真迹石刻、《难得糊涂》石刻等艺术瑰宝,还有树龄在三四百年的古银杏、古樟树,年龄在百年以上的牡丹。其曲栏横槛、回廊曲径,古色古香。

嘉定古猗园

古猗园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南翔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名“猗园”,取自《诗经》中“绿竹猗猗”一句。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更名“古猗园”。内有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

青浦曲水园

曲水园位于上海青浦区公园路612号。初建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据说为了建此园,曾向城中每个居民征募一文钱,故又有“一园”之称。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拓地池筑堤累石 增建楼台,前后历四十余年,建成二十四景,三十余庙的园林。园内一石一水,一亭一阁,尽皆成趣。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改园名为曲水园。因园在大盈浦旁,取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觞”之意。咸丰年间毁于炮火。光绪年间费时20年相继修复庙、园,增建放生池、花神堂。1927年增修假山,山上筑九峰一览亭,可登高远眺松郡九峰。

7. 醉白池碑刻

是赵孟頫的。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能诗文,精鉴赏,工篆刻,喜音乐,尤以书画成就为最高。书法初学李邕,后以王羲之、献之为宗,尤精正、行书和小楷,圆转遒丽,自成风格,世称“赵体”。与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我国古代“楷书四大家”。 其族兄出家于松江府城内本一禅院,故赵孟頫常来松江,在本一禅院讲学授艺。当时华亭文士以书法知名者有王坚、王默、俞庸、章弼等,皆以赵孟頫为宗。又与松江普照寺住持僧友善,曾以楷书陆机《文赋》相赠,又有行书《千字文》刻于松江。另有《华亭长春道院记》及《松江宝云寺记》等碑刻,都是他寓居松江时所书,现已无存。今唯醉白池公园内存有其行书前、后《赤壁赋》碑刻。  另董其昌对于名重当代的“吴门书派”大加贬低,认为只有“华亭派”才是书法重镇,其余都是陪衬。虽然,董其昌对于赵孟頫书法很看重,且花力气学过赵字,这从赵董书风上也可以看出来。但董其昌意欲自立门户,必然要打到一切,这样也殃及到了赵孟頫。

Hash:85546dd4da693f2a0aef1d2ae8cfa7beff0ceef4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