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口有个小的民宿,怎样才能经营好?

具体的影响因素还是挺多的吧!个人认为下面几点还是挺重要的。

一、民宿风格

很多时候除了想去地方的景点,我们渐渐发现,在挑选民宿的方面也成为了旅行很重要的一部分。体验不同地方不一样的风格特点,能够结合当地景点的特点,两者相得益彰更好吧!

另外,可能不同的人群对民宿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人希望个性而不去奢华,有人喜欢回归自然的那种清新雅丽。也可以根据景区客源来定位,或者根据主人的想法来打造不一样的民宿风格。

二、基础设施和价格

当然,除了风格是很多人关注的,价格的优势也是很多人不能抵抗的,在同等条件下,怎么让旅游者感到性价比很高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很多学生党或者刚工作不久的人出去,想要良好的体验的同时,也要衡量各个方面。

三、宣传

做好宣传,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怎么才能让他们了解你的各个方面,消除各种顾虑也是很重要的。现在可以借助很多外在的因素去宣传,看到最真实的信息,还是很具有吸引力的。特别是注重对那些住过的人留下好的体验,个人还是比较相信真正住过的人留下的评价。

“做民宿有两天最开心,成功开业和成功转让。”作为拥有全国最多民宿的“实战派”专家,在清远首期民宿公开课上,联众休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余学兵以一句黑色幽默的话语,向现场300多学员“泼了一盆冷水”。

这盆冷水来自于他从事民宿领域逾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他认为,民宿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必然业态,会成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但他也介绍了目前国内民宿经营的残酷现实:仅有两成左右能够盈利。他提醒有试水民宿产业意愿的学员,需真正了解民宿、了解当地乡村旅游市场后,用谨慎的心态,用迎合市场的模式找到与民宿行业最佳的契合点。

余学兵还分享了民宿经营的七大陷阱。他指出,民宿整体设计和日常运营可以个性化,但房间内的基本物品功能布置应做到标准化。

发展民宿实际上是复兴乡村

“在浙江有两个话题最为火热,一个是民宿,一个是特色小镇。”刚刚开课,余学兵便向学员介绍民宿的概念和发展情况。人们对情怀和慢生活的渴望,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推向乡村,同时也有更多社会人士和社会资本进入民宿产业。他以浙江民宿产业为例称,目前民宿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成为改写了原有乡村旅游的一个业态。

2015年,浙江年接待游客5.3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139.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3.04%。其中,各地各类农家乐和民宿产业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仅杭州一地,全市民宿床位5万多张,民宿农庄点300多个带动周边收益超过10亿元。2017年,这项年营收将超过13亿元。

但是,包括浙江在内,对于农家乐和民宿两个概念,如今常被混淆。余学兵称,农家乐作为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仅仅是满足了部分去乡村旅游的客户群体的住宿和用餐需求,功能单一、设施简单、综合服务能力低下,低端农家乐发展饱和、 同质化、雷同化、名不副实、缺乏管理、无序发展缺乏规划等问题也接踵而至。“民宿,并非一个‘住’字那么简单。发展民宿实际上是复兴乡村,通过民宿形成产业支撑,吸引年轻人回得来,活得下去,让乡村活起来。”他认为,通过民宿来形成一个产业支撑,所带动的不仅是当地住宿的提升,可能会带动很多相关的产业,而且民宿可以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他介绍称,上述情况在浙江的很多村庄已出现。把非常贫困、落后的乡村开发成民宿村之后,外出的年轻人开始回乡。特别是曾在城里从事酒店相关服务行业的年轻人,会回乡开民宿。

民宿是游客在乡村的“家”

余学兵将乡村旅游划分为三个版本:1.0版本为观光,2.0版本为旅行,而更高的3.0版本则称为度假。

随着民宿热潮的愈演愈烈,目前的农家乐已经满足不了年轻一代人的乡村生活需求。如何实现服务体验差异化?成为了摆在诸多民宿经营者面前的“考题”。

“民宿提供的不仅仅是住宿,而是需要考虑如何让客人在这里驻留度假,让客人在你的民宿里放松心情。”在他看来,民宿能让客人停下来的最重要元素,便是“人情味”。民宿经营最关键的在于“主人”,民宿主人要在“心”上做文章,要与客人有心的交流,让客人住进民宿就像是回到了一个温馨的家,客人来到就像是亲人,住下来就像是家人,即使离开了也像家族中的人。

民宿所拥有的“人情味”特质,令其成为度假优选方案之一。

那该如何把客人们引进来?“并不是建个微信就会有粉丝前来消费。”余学兵认为,要避免经营上的陷阱,就要摸准找准消费群体。其中,90后女性和中产阶级家庭是最为重要的消费群体。

目前民宿真正的消费群体一个是90后,特别是90后女性,占的比例会更大。一方面,个性化的外观是民宿的特点,而年轻的90后正是追逐个性化的重要群体。另一方,越来越多的90后女性更希望在通过民宿能够去进行交流,通过设置在民宿中的公共空间去进行互动。“比如现在很多民宿有书吧、咖啡吧、活动室,民宿的公共空间很大,可以在这个公共空间里与住在民宿里的人进行交流,在云南丽江,就有很多拥有大量公共空间和互动的客栈(民宿)。”

如今,在浙江不少的民宿中,民宿主人已开始重点为这一客群量身打造消费产品。设置家庭套房、亲子套房,以及设置充满家庭互动的亲自农场以及各式体验项目。相对而言,余学兵更加看好中产阶级家庭对民宿产业带来的强劲消费能力。当中产阶级它的崛起,由一线城市开始往三四线城市蔓延时,中产阶级这个消费的分支构成了客栈民宿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民宿行业的大规模、重投资需谨慎

“民宿的规模越大越好?并不是。”余学兵用自己的经营案例告诉现场学员们,“民宿是一门小而精的产业,大规模、重投资需谨慎,拥有10到15间客房是民宿经营中一个较为合理的规模。”

“浙江把15个房间以内的才叫做民宿。”余学兵说,一方面当地政府在给予发展民宿补贴时,将15间客房以内的定义为民宿,体量太大的项目未能享受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根据多年经营经验,浙江民宿经营得较好的,入住率最多为40%,参考入住率等多项因素,拥有10到15间客房是民宿经营的合理规模。

但是民宿靠的不仅仅是一张床铺,而是 供一种极富人情味的生活体验。盲目的扩大除了会增加成本压力外,还会因为缺乏精心管理而造成体验感的降低。余学兵提醒学员们,“浙江临安有位农庄老板原来拥有15个房间,见生意火热,他扩租地盘将客房扩大100间,并加重投资让民宿档次更为高级。结果常年平均入住率降至20%多,由于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老板的心态也差了,笑脸少了,生意反而没以前好了。”

余学兵提醒道,目前我国民宿的平均入住率只有30%左右,即便这个数字提升到50%,根据正在经营的民宿整体情况来看,依靠住宿和餐饮依旧很难收回成本。“所以,在你决定投资民宿前,一定要问自己是否想好了其他能够盈利的方法。怀揣乡愁的情怀可以不顾一切,但冷静下来,还是要面对投资回报比的现实。”

Hash:855a2737632ffc29ce214a4e94e67a15eda4893e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