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周边的旅游景点(木垒有哪些旅游景点)

导读:木垒周边的旅游景点(木垒有哪些旅游景点) 神木垒的主要景点有哪些? 木垒县简介 木垒县介绍 家乡的那道沟 木垒县旅游景点介绍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旅游景点

神木垒的主要景点有哪些?

木垒景区的主要景点包括了红杉坪、神木垒、根雕园、帕格拉神山、咔子峰、尖尖山五彩池、松椤园和毕脚坡杜鹃林等。神木垒景区主要以森林、雪山、溪流高山草甸、高山钙化流池为主体景观。青青的草甸散落在森林之间,在森林和草甸的周边,山峦起伏,或峰峭挺拔,或曲折蜿蜒。位于雅安宝兴县境内。雅安到宝兴省道110公里 。宝兴到神木垒70公里。

包括红杉坪、神木垒、根雕园、帕格拉神山、亚西拉姆神山、仁赞喇嘛神山、五彩池、松椤园和毕脚坡杜鹃林等。神木垒,藏语里,就是神仙玩耍的地方 。神木,云杉的意思。宝兴县硗碛藏族乡新开发的景区——神木垒,在东拉山大峡谷回雅安的路上,路边有广告,这个新开发的藏族乡有独特风采。 夹金山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南部,与著名的四姑娘山风景区毗邻,距成都250公里,总面积二万零七百公顷,境内主要有夹金山木尔寨沟两个原始生态区。森林资源丰富,植被完好。生长着金丝猴,扭角羚等国家一二类野生保护动物。这里还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万里长征与红四方面胜利会师的地方。夹金山从此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

夹金山又名“甲金山”,藏语称为“甲几”,夹金为译音,意为很高很陡的意思。位于小金县东南,属邛崃山脉,横亘于小金县达维乡与雅安地区宝兴县之间,海拔4124米。这里地势陡险,山岭连绵,重峦叠嶂,危岩耸突,峭壁如削,空气稀薄,天气变化无常,当地流传着的一首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就是对此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

夹金山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1935年6月12日下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2师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带领下,克服千难万险,终于从夹金山南麓的硗碛乡成功翻越夹金山,与正在执行任务的红二十五师七十四团的一部,在山下的达维乡的木城沟沟口地带相遇。意外的相逢,为实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面军两大红军主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

如 ,该县充分利用夹金山原始古朴的生态资源,结合以四姑娘景区为核心旅游开发,将这里申报建立了方圆20700公顷的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资源强强融合,必将更加有力地促进该县县域经济的快速、 健康发展。 位于夹金山脚下的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是世界上有记录的、发现第一只大熊猫的地方,也是此次大熊猫栖息地申遗的核心区.。 1869年5月4日,法国生物学家戴维在宝兴县蜂桶寨邓池沟首次发现大熊猫,并将其描述为“人类理想的化身”,自此,大熊猫热席卷全球。建国后,我国共向美国、原苏联日本英国、法国、朝鲜等国赠送国礼大熊猫23只,其中17只出自宝兴。

木垒县简介 木垒县介绍

1、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最东边的一个县。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奇台县以东,巴里坤县以西,南倚天山鄯善县隔山相望,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总面积22171平方公里。 下辖3个镇、7个乡、1个民族乡。县城距乌鲁木齐市270公里。

2、“木垒”,清代又写作“穆垒”,系匈奴语“蒲类”的转音。 木垒在西汉时为蒲类国地。盛唐时期隶于北庭都护府下的蒲类县,唐末属高昌。宋代归西辽。元代为蒙古族的游牧地。清代隶于镇西府。民国六年(1917年)设木垒河县佐。民国十九年(1930年)升格为县。1954年成立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属迪化专区管辖。1958年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

3、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境内有鸣沙山胡杨林、森林公园龙王庙、原始村落等旅游景点。2013年,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24.18亿元。

家乡的那道沟

        照壁山山脉是天山山脉的一条支脉,从天山木垒段的干沟延伸出来,自东南向西北,一直到木垒县城南约两公里处的“破城子”,照壁山住足木垒城南,停下了北去的脚步。木垒河与之为伴,在她山阳脚下的河谷中顺流直下,派生出一条蓝色的河床和碧绿的堤岸,茂密的林木和肥沃的农田。木垒河流经龙王庙水库,告别了照壁山伙伴,从木垒县城“西河埧”汤汤而过,向西北方向流去,消失在茫茫的戈壁荒莫中。

        照壁山脉象一条黑褐色的巨龙,横卧在木垒大地上。山脊上大都裸露着褐色的岩石,或嶙峋起伏,或平缓突兀,姿态万千,颇有些“泰山岩岩”之势。山脚下是沿山而流的木垒河,由天山深处各沟各岔的山泉汇积而成,从南沟口喷涌而出,碧波清流,翻滚而下,一路跌宕起伏,时缓时急,直指木垒县城,河谷里碧树连荫,草木荵茏,芦苇成片,芦花翻飞,景色壮美,充满诗情画意,芦花河因此而得名。山腰被厚薄不等的土层包裹,上面复盖着绿色的植被,一丛丛,一片片的红刺、兎儿条、千层皮、狗骡子、酸揪片子、荀条等灌木和荞木遍布其间,每至初春,积雪融化,满洼的红刺花、兎儿条花开了,和其他野花争奇斗艳,色彩斑烂,煞是好看,暖阳高照,野花漂香,空气清新,分外眯人。山顶的岩石下,大都被四季常绿的串地柏复盖,恰似壮士身上绿色的披肩。山上虽然不长树木,但有上述灌木花草相伴,倒也显得风韵不俗,颇为大观

        山的阳面依次有腊排沟、马莲沟、小唐家沟、大唐家沟、皮牙子沟等五道深沟。五道沟中属马莲沟自然条件最好,沟口*有通往木垒县城的大道,沟脑*是山脉的主峰照壁山,木垒县“高山电视发射台”座落其上,是木垒一处有名的旅游景观。

        马莲沟沟深数里,沟底宽阔,沟中且有几道沟岔,一条清泉从沟中汩汩流出,沟里居住着六七户人家,炊烟缭绕,鸡犬之声相闻,居民和谐,亲如一家。山洼沟岔里分布着肥沃的农田,溪流之畔长满了多年生草本植物马莲和毛蜡,春夏之季蓝色的马莲花竞相开放,犹如一条彩带从沟内飘然而出,景色美不胜收,马莲沟因此而得名。马莲沟水草丰茂,土地肥沃,地广人稀,地处偏辟幽静,恰似世外桃园,这里的人们世代过着安定、殷实、悠闲祥和的生活。

        马莲沟南与之相邻的一道沟叫“小唐家沟”。“小唐家沟”和“大唐家沟”一梁之隔,大小唐家沟,因曾经是一个姓唐人家的领地而得名,唐姓人家虽“人去楼空”,但其名一直沿用至今。我的家乡南湾与两沟隔河相望,遥相照应,因而我对她了如指掌并且颇有感情。

        从我家出发翻越大坂梁,淌过芦花河,对岸就是照壁山山脉,走上河岸到山脚下,大唐家沟口*就在眼前了。唐家沟沟口左侧是陡峭的 崖,右侧是陡峻的土坡,两山相夹,构成了唐家沟天然威严的门户。两山相夹的沟口“门道”大约十多米宽,里面长满了茂密的灌木、荞木,荆棘与杂草,“山门”被封得严严实实,人畜皆不可穿越。只好从右侧的斜坡上踩踏出一条条进出山门的羊肠小道,艰难地出入通行。

        唐家沟口半山腰处有一块平缓的地段,这里静卧着唐家庄子的遗址,从遗址的陈旧程度看,距今最少也有三四百年的历史。遗址的残垣断壁早已坦塌,匍匐在杂草丛中,但印迹清晰可辩,庄院规模犹存,遗址处偶见残砖断瓦,有时远远望去,遗址灰坡处往往有熠熠生辉的光点,据老人说,那是埋藏在地下的宝物之光,小时候,我们信以为真,往往寻踪而去,觅到的却是一粒破碗烂碟的碎小瓷片。

        唐家沟有两个沟岔,岔深沟宽,山势平缓,南岔里除现今仍然耕种的一片土地外,各个草洼上有多处隐约可见的田埂痕迹,她告诉人们,历史上这里曾经是农田,北岔的地势与南岔相仿,山洼上也沉睡着片片当年的田地,这种撩荒数百年的农田印迹在“小唐家沟”也不鲜见。这些历史遗迹向人们诉说着他的主人当年的福庶和木垒地区农耕文化的繁荣。进入沟脑*,爬上梁顶,视野顿时开阔,起伏的丘岭,纵横的农田,寥落的村庄依稀可见,白洋河、羊头泉子的山川大地尽收眼底,极目远眺,东山山脉婉诞伸展,直至天际,北塔山云蒸雾绕,高耸入云,犹如仙景一般。远近的山洼上有群群牛羊缓缓游动,时而有牧歌飘过,其声高昂悠远,动人心魄,充满了诗情画意。站在山梁上,目睹眼前的景色,回顾历史的遗存,念天地之悠悠,世事之苍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无不心潮起伏,感慨万端!

        芦花河,唐家沟,曾是我儿时的乐园。小时候我和发小们常常在唐家沟放牛,拾牛粪,摘地瓢(野草苺),捡蘑菇……在芦花河里戏水,龙王潭里洗臊。接受再教育时,在唐家沟春种,夏收,拉麦捆……唐家沟的一山一洼,一石一崖,一沟一岔我无不熟悉,一草一木无不饱含深情,唐家沟见证过我儿时的欢乐 ,洒下过我青春的汗水。

        我记事以来,家乡的气候一直湿润,降雨量充沛,植被覆盖良好,环境优美,非常适宜人类居住,是木垒数得上的“好地方”。这里的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天吃饭”,依赖优厚的自然条件,日子过得逍遥自在。这里南临天山,气温适度,雨量充沛,适合小麦、菀豆、谷物、马玲薯等作物生长,人寿年丰,很少欠收,不见灾年。这里地广人稀,水草丰茂,是发展畜牧业的理想处所,生长在天山上的茂密松林和各种药材、野生动物是这里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碣”的自然资源。解放前和建国之初,且不说修建房屋,制做家具,就连一年四季的“烧柴”都是砍伐天山之松而用的。家家户户门前可见大摞的松木轱辘,岂不知那是做柴禾烧的。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拔乱反正,很快政府封山育林,断了百姓伐树当柴的路子。起初,百姓们尚可拉些“风倒木”、“立死杆”做烧柴之用,后来伐木烧柴被彻底禁止了, 们就拉山里枯死的柳树做烧柴。有些人家缺少劳力,或者缺乏畜力,于是就刨挖周边的红刺、兎儿条做烧柴,自然唐家沟的兎儿条、红刺、串地柏都不能幸免,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前山洼后的植被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大地祼露出她黄褐色的肌肤,生态遭到破坏,气温缓慢上升,天气逐渐干旱少雨。老天不肯养人了。

        终于,三年自然灾害不期而遇,家乡的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终年少下雨雪,大地干涸,田野里一片枯黄,麦苗大都干旱而死,庄稼颗粒无收,大路上尘土飞扬,天地失色,混顿一片,昔日生机盎然的唐家沟一片死寂,威严的“山门”顿时大开,灌木被村民挖尽,杂草被生畜啃食净光……芦花河水断流,草木枯萎,一片萧条破败的荒凉景象,往日的大美景色荡然不见踪影。

        大灾终于过去,风调雨顺,春和景明,大自然威力无比,六三年之后,因三年自然灾赛损害的自然环景完全被修复,一切恢复了原貌,一切充满了生机。一九六四年秋家乡“社教”进点,六六年文化大苹命开始,七七年南湾刮起了一股乱砍乱伐林木的歪风,不仅天山的林木遭到破坏,就连家门口木垒河上的树木也几乎被砍伐一空,大自然又一次遭到了人为的破坏!好在政府出面干预,很快煞住了乱砍乱伐的歪风。

        如今好了,整个照壁山脉木垒段被规划为“木垒生态园”,在“破城子”的照壁山脚下修建了“山门”和围栏,栽种了花草树木,修建了亭台轩谢和上山的栈道,成为正在建没中的旅游区,供人们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如今景点已闻名遐迩,初见成效。照壁山阳的马莲沟、唐家沟一带也被规划为乡村旅游景点,河道里筑起了景观水埧,栽种了观赏花木沿河中央修筑了“曲径通幽”的木栈道,因势依景修建了亭台轩谢,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美不胜收,游客们随心所欲,春天可在此踏青,盛夏可在此避暑,秋季可在此采摘收获,体验农家生活,冬季可来这里赏雪滑冰……当然因季节不同,可去唐家沟捡磨菇,摘地瓢,登高望远,释放情怀,抒发怀古颂今之情……

        好美啊家乡!好美啊古老的而年轻的唐家沟!

*沟口:方言,山沟的入口处。

*沟脑:方言,沟的尽头。

木垒县旅游景点介绍

1、水磨河避暑休闲旅游度假区:水磨河避暑休闲旅游度假区位于木垒县西吉尔镇。地处天山深处,每到夏季森林绿树、毡房蓝天,犹如冷库的温度,是极适宜避暑消夏的好去处。

2、鸣沙山胡杨林景区 AAA:在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境内,准噶尔盆地的南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段,距北塔山约5公里(中蒙边界)的戈壁荒漠中,有一个被汉族人称为“梧桐窝子”哈萨克人称为“玉郎托格”(汉语意为:毡房似的树林)的地方,就是木垒胡杨林鸣沙山风景区。

3、龙王庙水库:龙王庙水库龙王庙水库位于木垒县城以南2km处。属拦河水库,其工程由四部分组成,拦河大坝的主坝为砂壳粘土心墙坝,坝高42m,长1100m,顶宽5m,总库容1400万立方米。该水库位于木垒河出山口,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兼顾养鱼及旅游的中型调节水库。

4、木垒县博物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民族博物馆,位于县城新建西路,创建于1987年,主展厅以时间为引线,共展出文物1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10余件。所属文物特色显著,其中以早期社会、民风民俗、表现草原游牧文化的文物最具有代表性。

5、霍加墓:需要注意霍加墓霍加墓因埋葬两位在伊斯兰经典中被称为“圣人”的人而得名。霍加墓距县城约40公里,位于博斯坦乡霍加墓沟一座相连的山峰,海拔高度约2400米。霍加墓为昌吉州重点文物保护遗址,是木垒、巴里坤青河富蕴阿勒泰以及鄯善吐鲁番等地伊斯兰教信徒朝拜的圣地。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木垒县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旅游景点

鸣沙山:鸣沙山位于木垒县城东北130公里处,起于戈壁砾石地面,相对高度可达100米,长约1500米,宽约800米。鸣沙山的沙鸣是一大特色,只要沙粒顺沙大面积滑动,便会发出隆隆的轰鸣声,这种声音响度大,传播远,颇具节奏,恰如战斗机群低空作业,由远至近,由近至远,声音雄亮,经久不息。

原始胡杨林:原始胡杨林距离木垒县城东北150公里处,在一个被汉族人称为“梧桐窝子”,哈萨克族人称为“玉托朗格”(意为毡房似的胡杨林)的地方。胡杨林面积约30平方公里,距今已有6500万年。胡杨“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因而有“沙漠英雄树”的美称。

高山岩画:在木垒县境内的群山中发现的岩画较多。在照壁山乡平顶山村,东城鸡心梁牧业村山中,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鹿场山中,白杨河乡山中和该乡芦塘沟村山中,博斯坦牧场的霍加木沟,大石头乡乌宗布拉克村山中都有岩画,分布很广。生动地反应了古代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场景。

石人子沟:石人子沟位于木垒县城以南28公里的南部天山。石人子沟蒙语为夏干布特,在木垒河的上游。河段呈东西向,长13公里,河谷宽350米。河段南岸有众多支流汇入其中,右岸坡度相对较缓,约15—20度,森林、草原茂密,春季柳絮飞舞,当地人称夏干布特,“夏干”蒙语意为白色,“布特”即一丛之意。而石人子沟之名则因沟口有一块高约2米,状如人形的石头而得名。

民族博物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民族博物馆,位于县城新建西路,创建于1987年,主展厅以时间为引线,共展出文物1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10余件。所属文物特色显著,其中以早期社会、民风民俗、表现草原游牧文化的文物最具有代表性。展厅内还展有自先秦至明清的其它各类文物。

Hash:ad2ae50fbbbd47e1dfadb0d62aa042b95e8cdede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