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老街故事多—水门沟子!

探大街

走小巷

“老街”,仅仅是这一个名字

就能让人沉迷好久

时光冲刷下的老街

总是藏有许多故事

有人喜欢它藏匿的美食

有人喜欢它的古色古香

还有人,喜欢走近它,抚摸它老旧的痕迹

感受属于它的独特味道

城市变迁,但拐角处,藏着一片老区。这里,没有动人的景色,却有浓浓的人情。 这里,没有迷人的风光,却有淡淡的城市故事。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一座城亦然。老街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已远远不止是商店林立的购物街那般简单。它是岁月与历史的沉淀,更是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生动体现。

“水门沟子”又叫公益街。公益街此街道于清朝以前名馆驿街,因当时此处为驿站换马之地而得名。此街也是历朝历代的粮食集市,故又曾称粮集街,辛亥革命后改为公益街,取公平交易之意。又因此地西段地势较低,全称的雨水,大部分向西经水门流出,故该街又俗称“水门沟子”至今。

鼓楼大街进去由南向北一路走,等看到一处地面起伏不平、略有违和感的十字路口,便走进了水门 沟子。这就是一条标准的小城街道,街道即便建筑翻新,依旧是窄。不过,酱菜、凉菜、豆腐丝、烧饼、菜店、水产、生禽应有尽有。

烧饼糖蒜、酱菜、凉菜。还是小时候的味道,酥松香脆的烧饼大饼配上刚出锅的焖鱼,再配上几口酱肉,真是好吃极了。清朝时期,涿州作为清朝帝都南部的第一重镇,曾派旗兵设营房驻守于此,街分前、后,故名营房前街、营房后街。这里便是穆斯林兄弟的聚居地,大岁数店都是回民

不大的巷子里,隐藏着不少“好玩”的店。各种新鲜蔬菜的时蔬店、生擒店、老式理发店,拍摄期间意外发现了了一家“三国面馆”。还有经典的“酒”店。

绿植铺满屋檐,和后面的新建的幼儿园遥相呼应,好像是这条大街的分割点,充满了市井的味道。好在该在的东西都在。比如那一丝丝的烟火人间味道。

三义庙街南通公益街,北接粉子胡同,是涿州最古老的九条胡同之一。传说此处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相识处。此街道路中拐弯处(三义庙街7号位置)原建有刘关张三义庙,三义庙内供奉着刘关张三人塑像,故名三义庙街,可惜现已被毁,改成了民宅。据传,在三义庙街20号,还有传说中刘关张三人聚会时刘备端坐的水井。

一条一条的水泥板子代替了平整的路。那是因为这里地势较低,过去全城的大部分雨水都由此处流往城外,于是,公益街就有了它的另外一个名字,也是它的俗称-----水门沟子,流传至今。据老人讲,过去这地方水大的时候能成河,后来盖了石板子,那河也就成了暗河。每每水大的时候汩汩的流。

溜达出这巷口,让你很难想象就在那身后不远,还曾经有过香火繁盛的庙宇、名字暧昧的胡同、川流不息的暗河。回过身看去,早已认不出面目模糊的水门沟子。我们就生活在这历史里,一砖一瓦皆故事。

Hash:3340ab8ad89777aaa14d6f45136bf987de9958fa

声明:此文由 涿州生活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