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看马关民族之“美”

文山七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帐号,本地资讯创作者,旅游领域创作者

4月17日,参加全国媒体深度体验文山行的新华社、香港每日电讯、国际商报、中国网、云南政协报、新浪新闻、云视网、春城晚报、就爱去旅游传媒、《今日民族》杂志社、民族时报、今日头条、云南网等10余家媒体记者在马关采访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后纷纷赞叹,民族团结大美的马关让自己印象深刻、流连忘返。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以来,马关县根据实际,挖掘文化、发展生产、引进产业、稳固增收,促进各民族和谐团结发展。新寨村和马洒村是马关县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生活中,各族团结和谐、互帮互助,展现了新时代民族团结协作、互通共融的新气象。南山幸福社区是马关县脱贫攻坚易地搬迁安置应运而生的一个最年轻的社区。由来自马白、坡脚、八寨等10个乡镇76个村委会236个村小组的群众汇聚组成,搬迁群众有汉、壮、苗、彝、傣等7个民族1499户6136人,各族群众在搬到这里后情同手足,守望相助,呈现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局面。

采访期间,记者们在新寨村、马洒村和南山幸福社区进行了实地采访。他们走进群众,了解住房、就业、收入等生产生活情况,与他们一道载歌载舞,共庆美好生活与特殊时刻。各村呈现出来的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人文美让记者们赞叹。新浪新闻记者张佶说:“第一印象是很整洁、很干净,看起来特别现代化,现代化的同时,民族气息也特别浓,能够非常深的感受到民族自治州每一个民族大家的关系都非常深,没有任何的代沟。”

今日头条记者郭丽说:“最深的印象是马洒这里,虽然还没有进到广场我就已经能够感受到这里少数民族的热情,看到这么多少数民族汇聚在这里能够和睦相处,看到这样的场景我觉得非常感动。”

采访中,各地以各具特色的礼仪迎接远方来客,每到一处,记者们都用镜头记录下了每个感动和美丽的瞬间,各民族的热情与各族共融 展,也让记者们体验到了美丽马关的民族之美。

今日头条记者 郭 丽

我刚刚试了一套壮族的服饰,那个奶奶为我亲手扣上了扣子,我觉得这个场景好像是之前就想象过的一个场景,但是没想到会在这里实现了。

新浪新闻记者 张 佶

自己看完也特别想住在那里,当地的村民自己的孩子足不出户就能解决上学的问题。包括家里,亲戚如果有什么疾病也能足不出户就能看病,街坊邻居每个不同的民族融合在一起,包括生活、学习、教育、医疗都是非常方便的,幸福社区幸福感肯定特别强。

通过采访,记者们见证了马关民族之美、舌尖上的民族美食以及搬出来的幸福生活。大家纷纷表示,将用镜头和笔头,写好边陲马关民族团结文章。今日头条记者郭丽说:“我们从每一个点,扩大到大面上,把文山州做的一些“文山样本”这样一个经验写出来,从每一颗珍珠这样串联出来的文章,一定可以把整个文山州的工作谱写得更好,共同把民族之花这篇文章做好。”

来源马关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关注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ash:453a1b5ce0e252a13548988c5e53947d9505e55b

声明:此文由 今日文山官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