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新疆:一个不知名的小县城,是如何让一道路边美食风靡全国的

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

说起新疆美食,在一个最普通的食客眼里,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烤羊肉串大盘鸡。那些遍布全国各地,大街小巷的新疆特色餐馆当中,烤羊肉串是户外的招牌,而大盘鸡则是堂食的主角。

尤其在寒冷的冬天,三五好友围坐一桌,一只尺半阔、寸半深的盘子端上来,红肉绿菜显山露水一个岗尖儿赫然在目,汩汩冒着热气儿,夹一大块鸡肉入口,那种鲜香麻辣的刺激顺着喉咙热遍全身,做神仙也不过如此吧。

中国人吃过新疆大盘鸡的不在少数,可能准确说出这大盘鸡发源地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关于这大盘鸡的发源地众说纷纭,有说是新疆伊犁,也有说是柴窝堡。而最权威的说法却是沙湾县。前两天,我到新疆旅行,走进了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不仅真正的了解到了大盘鸡的来历,还亲手做了一把正宗的大盘鸡,且听我慢慢讲来。

沙湾是哪?沙湾县位于新疆天山北麓中段,是塔城地区的东大门,面朝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辖区内流淌着巴音沟河、金沟河、玛纳斯河等六条河流,丰富的水源滋养着这片以农牧业为主的丰饶土地。

沙湾向东,连接着“花园之城”石河子市,向西是“瓜果之乡”伊犁河谷。夹在这两个地方中间,沙湾自有不可比的地方,但一盘大盘鸡却让沙湾名声大噪。

大盘鸡起源于民间,上个世纪80年代,每逢家里有贵客,沙湾人便宰杀土鸡,以辣椒炒制来款待客人,香辣浓郁、肉质鲜醇,令人百吃不厌,这就是大盘鸡的雏形——辣子鸡。

后来,位于县城西郊公路沿线的小餐馆把一整只鸡剁成块儿,盛在大约一尺多直径的大搪瓷盘子里给客人吃。由于加了辣椒等多种调料,油辣鲜麻,特别好吃,在那个年代一盘卖到13元也非常抢手,食客们都 排队去吃。

辣子鸡味道实在是好,又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加入青椒、土豆等辅料,形成了几十种不同的味道。因为装辣子鸡的盘子很大,人们逐渐得就以这盛辣子鸡的器皿来给这道菜命名,通俗易懂的叫“大盘鸡”,真是深入人心!

到了90年代,仿佛是一夜之间,沙湾乌伊公路两旁一下子就冒出来许多的大盘鸡店。一到中午,各家饭馆儿门前就摆满了八仙桌,一公里长的县城全是吃鸡的队伍。大盘鸡的香气就这样弥漫在这座小县城的上空,过往的长途车司机被吸引过来,直吃得汗流下地腹唇朝天,从此这道让人欲罢不能的美食便从沙湾悄然流向全国。

大盘鸡是沙湾丰隆物产的产物,是民间智慧的结晶,也是当地良厨的匠心,短短20年的时间,已经成为新疆的地域美食经典,迎接着五湖四海的饕客。如今,大盘鸡已成为沙湾的代名词,沙湾人通过勤劳和智慧制造的这道西域绝味儿,正带动着沙湾地域的经济文化繁荣向好。

沙湾有许多家专做大盘鸡的餐馆儿,你要问哪一家大盘鸡最正宗,我要告诉你他们每一家都正宗。因为每一家放入的食材不一样,口味不一样。100只鸡能能给你做成100种,所以这有个说法叫百鸡百味。不过呢,想要做好一盘正宗的大盘鸡,那也是有讲究的。

“只说不做假把式”,来到这大盘鸡的发源地,怎么也得“偷个师”回家给亲朋好友露一手。穿戴好厨师服跟着当地的知名大厨走进了后厨,以下就是我的亲身体验,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

在沙湾做大盘鸡,鸡要养够六个月,沙湾还是辣椒之乡,产大葱,土豆小麦都是这山里种的,不仅面的质量有保障,水质也有保障。做大盘鸡的水那可是天山流下的雪水,据说不同的水做出的大盘鸡口味也不一样,真是非常有讲究。

切鸡块也是讲究活,能切割就不砍剁,切割成同样大小的块状。土豆在当地叫洋芋,去皮切成滚刀块,不要太薄,用清水冲掉上面的淀粉。

青椒、红椒、生姜、大蒜、豆瓣、大葱等备份,味精、咸盐、白砂糖乌苏啤 必不可少。

先将锅烧热,放入两勺油,油热后放入白砂糖,等成焦黄色后放入鸡块翻炒,随后再放入各种配料,加水三勺,大火炖六七分钟。出锅后再放入高压锅焖15分钟。最后再与土豆青椒翻炒,大火收汤。一道正宗的新疆沙湾大盘鸡就大功告成了。

如果你想吃正宗的大盘鸡,有机会去了新疆一定要去沙湾,这里有条“沙湾大盘美食街”,被称为“沙湾小上海滩”,里面的大盘鸡每家的风味都不同,每年都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客人。

对新疆大盘鸡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请关注@路灯摄影,让我们一起食与远方。

Hash:05e66ed1fa65cbe0541c4f536f7d44ec4ca92e0a

声明:此文由 路灯摄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