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仙山贡水愈浪漫

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帐号

云上恩施宣恩通联记者 周俊 向利雄 倪雷 通讯员 朱俊)巍巍武陵,悠悠贡水。初夏的宣恩,愈加浪漫动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汲来凉意,绵延环城的青山似屏风遮面,绿意盎然的湿地公园清新动人的沿河走廊,别具特色的土苗建筑,热闹非凡的网红“打卡点”……每一处风景都饱含着宣恩的独具匠心。

近年来,宣恩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依托生态优势,做足山水文章,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深入推进“功能现代化、业态多元化、景观特色化、人文积淀化”建设思路,深度打造“仙山贡水·浪漫宣恩”旅游品牌,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味,让市民收获幸福感、满足感。

寄情山水,打造浪漫之城

“一路走上来,心情就像彩虹,让人赏心悦目。” 6月7日,市民肖红梅带着家人来到彩虹步道,一边爬山,一边拍摄美景

近段时间彩虹步道“亮相”宣恩县珠山园艺花园绿道,引人注目。这条彩虹跑道长约1公里,蜿蜒盘旋于青山之中,宛如一条彩色飘带,打破山间的宁静,为宣恩增添了一抹亮色,人们漫步于此,尽情享受着美景。

山上见“彩虹道”,山下游惹溪街。宣恩城区每天傍晚最热闹的街道之一是沿河而建的惹溪街,一条贯通沿河北路的人工水渠,一段多姿多彩的亲水走廊,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烤活鱼将这条街构成清水绕古街、小桥连旧铺的唯美画面。

“每一次来宣恩我都会来这里吃吃烤活鱼,散散步,吹吹河风,远离了繁华与忙碌,心在这里得到安放。”游客程怡然称赞道。

彩虹步道与惹溪街都属于宣恩生态环境综合提升PPP项目的一部分,2019年,宣恩启动生态环境综合提升PPP项目,该项目静态总投资12.3亿元,分三部分建设,含环水绿道、环城绿道和环山绿道。项目覆盖范围包括高速路出口及进城通道沿线和宣恩县城,主要是高速路出口、进城通道沿线、双龙湖、宝塔山、党校湿地公园、园艺村、上湖塘惹溪街等地点的生态综合提升和景观综合打造,建成环水、环城、环山绿道100公里。

“目前惹溪街、蔡宝石绿道、花园堡绿道等项目有序推进中,通过绿道将沿线有代表性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古村落、文化街区等联系起来,充分彰显宣恩县多元化社会的包容性与和谐性。”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宣恩绿道项目施工经理徐展介绍道。

宣恩地处武陵山和齐跃山的交接处,属于典型的山地。为实现“人在城中、城在景中”,该县充分利用山水资源,以贡水河为中心,沿河建城布景;以四面青山为屏,匠心作“画”,先后完成了音乐跑泉、亲水走廊、宝塔山森林公园、贡水河国家级湿地公、云起台等系列景观,着力打造浪漫之城。

民族元素,扮靓山城颜值

宣恩是由土家族苗族侗族等组成的少数民族地区,土苗元素是该县特有的文化符号,为充分展现民族文化内涵与魅力,该县在城市建设中将土苗建筑嵌入其中,实现民族元素与现代建筑的有效融合。

6月8日,位于宣恩县城区的兴隆老街城市客厅项目现场,木匠们正在修建土家吊脚楼,他们仔细打磨木块,精算每分每毫尺寸,认真的“组装”着土家经典。

“为了突出土家吊脚楼特色,我们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城建学院李广峰教授进行设计,打造土家特色建筑群。”宣恩仙山贡水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开鹏介绍,该项目设计突显了宣恩地区苗族、土家族、侗族三个主要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特色和文化民俗,建筑采用群落式围合,使建筑错落有致,突出宣恩山地城市建设的特点。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 %,预计今年12月底将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宣恩又一地标性建筑。

“你说你喜欢清明上河图的古朴与繁华,那我就将整个兴隆老街翻新,邀你来‘客厅’坐坐。”这是兴隆老街对人们发出的“邀请”,一个惊艳贡水的“古建筑群落”将款款而来。

为弘扬民族文化,彰显地域特色,宣恩依托4A级旅游县城创建,倾力打造了800米民族风情街、侗族特色建筑风雨桥、苗族特色建筑钟楼、土家特色建筑吊脚楼群等民族特色建筑。在建筑装饰上,该县把西兰卡普、土家摆手节、苗家四月八、巴蔓子郁水西迁以及土家族打猎、苗族捕鱼等民族文化符号镶嵌其中,使县城处处展现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宣恩依托音乐跑泉、民族文化浮雕墙、民族风情街、民族文化长廊、文澜桥、钟楼等核心支撑项目,将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别样的红色文化进行融合,不断加深城市整体文化的厚重感。

“宣恩就是一个看得见山、忘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游客符梦驻足墨达楼时感慨道。

聚焦便民,提升宜居幸福感

夜幕降临,人们或是在音乐喷泉旁倾听美妙的音乐,或是在风雨桥挑选琳琅满目的商品,或是在风情街饮一杯贡茶,或是在河道两岸漫步行走,或是爬上湿地公园栈道远眺县城夜景……宣恩的夜生活丰富多彩。

“现在的宣恩非常健康,出门既景,还配套了健身器械、栈道、游步道。”家住宣恩县万和国际小区的旬茹女士是个体育爱好者,每天下班后都会从家里出发慢跑至三河沟,虽然路程全长6公里,但是一路绿道让她跑起来不觉疲惫,“道路宽阔,路灯明亮,一路鲜花绿植相伴,是那种很享受的健身。”

“做梦也没想到我们这么老的小区也能成为了‘景区’。”家住宣恩县珠山镇上湖塘社区居民杨星激动地说道,过去,上湖塘社区是一个“封闭小区”,2016年,宣恩以该社区为试点实施“拆墙透绿”工程,释放了数千平方米的地方建生态停车场和市民休闲区,2020年,该社区沿线成功打造了惹溪街景观带,如今的上湖塘社区已成功升级为“景区”。

近年来,宣恩在城市建设中立足宜居便民目标,按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城区硬件设施,对于沿线特色景观带的建设融合了健身、休闲、游玩等多种元素,积极引导市民“走出家门、融入景区”,同时实施“拆墙透绿”、老城改造、城市亮化绿化美化、配套公共厕所等项目工程,不断完善城区宜居宜游功能,实现“近者悦、远者来”,走出了“景城共建共享”的创新之路,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宣恩县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道,宣恩将不断深耕资源优势,不断挖掘文化特色,努力让宣恩天更蓝,水更清,夜更亮,城更美,让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强。

【来源:云上恩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本文来源:湖北身边的事

Hash:dbd746fd8961a28df4a38220b75c94f0c093dc87

声明:此文由 人民资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