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长阳的土家情怀 这里有很多特色美食

媒体人 苏白(武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代表作: 《人间烟火》,媒体人,苏白(武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本地资讯创作者,旅游领域创作者

湖北宜昌长阳的土家情怀 这里有很多特色美食

宜昌长阳黄豆可以做成美食 还有十碗八扣、高山土豆

土家族又称“毕兹卡”,分布在湖北鄂西,湖南江西等地,土家族人依清江而生,依绿山而活,他们崇尚白虎,喜好歌舞,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中地位占比较重的民族。

所有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总是逃不掉吃食。似乎是只有吃才能牢牢抓住游子的心一样,在外拼搏的人们,对家乡的小吃更是像如数家珍一样。因为家乡的味道,早已铭记在记忆的最深处。

沿着清江而下,你就能看到在湖北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在清江边上的吊脚白色小楼里,是勤劳智慧的土家族人。他们会盛情地邀请你去他家做客,而你也将品尝到土家族的各色美食。

黄豆在中国的餐桌上并不少见,黄豆被发展成各种吃食。南北两方也有不少人喜欢吃着炒黄豆的零嘴,就着花生米喝着酒,所有惬意都在这一刻碰撞,味觉感受糅合在一起,这是黄豆和花生火热的吃法。土家族人沿着清江水,世世代代青山为靠,绿水为依,将黄豆与清江水的温婉,柔和,将黄豆的吃法琢磨出另一种温婉的吃法,土家人叫它:“懒豆腐。”

懒豆腐可以是黄豆为原料,也可以是花生为原料;将黄豆用特质的磨盆,用特制的磨杵,用人力将泡好的黄豆细细的研磨;磨盆内部一定要有密集的沟壑,磨杵一定要用花椒木,一头是圆滑的斜切面。

将黄豆磨出豆汁后,不必将豆子的残渣扔掉,豆渣更能保留豆子的原香;起火,烧灶,将豆浆倒入大锅中大火滚煮;这时候,再去田野边上,扯一把南瓜叶回来,将南瓜叶抽掉毛茸茸的叶经,用水清洗,然后用手将叶子揉成细末状,再放入滚煮的豆浆中;豆香和南瓜叶的清香碰撞在一起,形成了懒豆腐独特的香味;这种香味深深的扎根在土家人的生活里,记忆里,回忆里。

长阳清江画廊青山绿水;山,是苍翠欲滴,水,是澄澈清明;山色水色融为一体。大山里的土家族,有着大山的包容与宽阔,有着清江的温婉与柔和;土家人热情好客,来者便是客人,便是朋友;如何厚待客人,土家人在吃食上早已体现的淋漓尽致。只有逢年过节,贵客来迎时,土家人总要来几两上好的五花肉,切成片,用湖北人特制的“豆瓣酱”“稀辣椒”腌制,抹上细细的玉米面。清洗干净的芭蕉叶上,放着清甜可口的南瓜,再以芭蕉叶为底依次放上南瓜五花肉,架起一口大锅,足足的蒸上一个小时,等待芭蕉叶的清香和南瓜的清甜慢慢中和五花肉的油腻。这就是土家人用来招待客人的大菜“抬格子。”

每逢红白喜事,土家人讲究的“十碗八扣”,就是小菜用大碗来装,其他的菜需要用碗装之后,在上菜的时候扣在盘子里。十碗八扣是土家族特有的宴席名菜,也叫“整十碗”,这十碗也是十分有意思,上第一道菜有什么样的仪式,客人应该怎么做,这十碗怎么摆放都是有讲究的。

很久之前中国人的蒸屉是用木制的,一层一层叠起来,充分利用水汽的上升将每一层的食物蒸熟,像格子一样;并且土家人的蒸屉比一般的蒸屉要大一点,所以每次上菜时,总要有两个人将蒸屉抬上桌,所以叫抬格子。坐在土家的吊脚楼里,吃着被称为“土家第一大菜”的抬格子,喝着土家族特制的“烧苞谷”酒,品味这土家风韵的独特滋味。

来了土家族所在的地方,一定要品尝一下土家风味小吃土豆。用高山小土豆带着皮煮熟,煮熟之后的小土豆特别好剥皮,剥皮之后用少许油小火慢慢炕到金黄,贴锅的那一面还有些许焦色。配上自制的辣酱,腌制的折耳根,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作出食材原味的美味小吃炕土豆。在湖北,鄂西的海拔是比东部要高的,在宜昌盛产高山蔬菜,而恩施由于硒矿的存在,也开始培养富硒土豆;这种高山土豆个头很小,但是十分软糯香甜,不像别的土豆入口是棉软的口感,小土豆的口感相对比较弹牙。

在很多土家人的心中,没有什么比在晚饭后来一碗浓香的懒豆腐来得舒服;也没有什么比在团圆过节的时候抬一屉格子肉来得酣畅;更没有比在异国他乡来一碗炕土豆能够解思乡之愁。美食,是记忆也是乡愁,是情感也是生活。你所见的每一个美食,都是一方土地一方水一个浓浓的缩影。

文|苏白传远望文学工作室 月十七

策划组稿运营:苏白传媒策划部 提子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Hash:d4b42bfd6b6d5d9b8c4bb1555f886f17a20eca89

声明:此文由 把风景看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