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永定土楼打卡的游客不少,却忽略了龙岩这座福建美食之城

旅游领域爱好者

要说福建第一网红城市,非厦门莫属,尤其每年暑期都是厦门游最火的时候。除了鼓浪屿,厦门可游玩的地方不少,但大多不算耗时,几天时间就能全部逛遍了,因此时间充裕的游客也会到厦门周边转转,比如距离厦门160多公里的龙岩市,去看著名的永定土楼永定土楼于2008年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然后又因为一部国产动漫《大鱼海棠》而爆红,每年都吸引很多人到此打卡。因为地处山区,到永定土楼的交通不算方便,报个一日游的团是最佳选择。

一天时间看看土楼足够了,只是游客在吐槽难吃的团餐之余,却不知道厦门人也爱去龙岩。他们对于家门口的景区没什么兴趣,而是为了去龙岩吃。

地处武夷山脚的龙岩,境内溪河众多,福建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皆发源于此,可以说龙岩的每一道美食,都是青山绿水的馈赠。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客家祖地客家菜乡土风貌明显,用古朴的烹饪技艺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像一首朴实而长情的小调那样迷人。

客家人的早餐,一份“吃掉一头牛”

养在山间的猪牛鸡鸭,喝山泉水,呼吸最清新的空气,肉质肥美香味浓郁,所以客家人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肉。一份早餐吃掉“一头牛”,说的就是龙岩连城的“九门头”:牛舌峰、牛心冠、牛肝、牛腰、百叶肚、牛里脊肉、牛泥肚、厚肚裙、蜂窝肚等牛的九个部位,用名为“红军可乐”的客家米酒煮至入味,再浇上用米酒爆香的姜碎提味去腥。可能有人会觉得一大早吃那么多肉类内脏太油腻,但对于连城客家人来说,吃完后一整天都精力充沛。

不过在龙岩市里,大家的一天更多是由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兜汤开始。“兜”是客家话,有“端”的意思,所以喝牛肉兜汤要端着碗喝。龙岩牛肉吃起来嫩滑而有弹性,秘诀在于牛肉下锅前洒了地瓜粉,而且要抓匀,使地瓜 完全渍进牛肉纤维中。肉汤中要加入胡椒粉,一口鲜美的牛肉配一勺微辣辛香的鲜汤,尤其冬天时足以抵御湿寒。

此外龙岩的牛杂汤也很有名,牛杂汤到处都有,但龙岩的独有一番风味,汤里除了常见的牛肠、牛百叶及腱子肉外,一定要搭配清甜的白萝卜萝卜中和肉的油腻,跟牛杂是绝配。

龙岩小吃:客家小食的精巧

龙岩人小时候大多被家长训过:“吃零嘴吃那么多,等下还要不要吃饭啦!”小孩在这座小城里背着家长吃小吃,吃几样就饱了。

驰名中外的闽西八大干,是龙岩一带小吃的代表,而武平猪胆干又是“八大干”之首。选新鲜且呈深褐色的“糯米猪肝”,不摘除猪胆,将其完全浸泡在浓盐水中,加上适量高粱酒、八角、茴香、肉桂、花椒等调料,等胆汁渗透之后,捞起来吊晒,每隔2-3天整形一次,保证猪胆肝颜色匀称、外形美观。吃的时候只要蒸熟趁热抹一层芝麻油,放凉后再切成薄片拌入些蒜。既可以当主食配菜,也能当零嘴吃。

灯盏糕,则是龙岩最流行的油炸小吃。“灯盏糕,溜溜圆,又想食,又无钱。”这句童谣在龙岩人尽皆知,就是物资匮乏年代时人们对这种小食的渴望。隔壁温州人也吃灯盏糕,一般是油炸外壳加萝卜丝与肉馅的内里,龙岩灯盏糕也有无馅的,又叫油炸饼。过去灯盏糕是旧年岁的盼望,如今随时都能吃到了,也是馋嘴孩童们小小的满足。

粉粄(bǎn)芋薯,客家主食来一套

小吃只是生活的点缀,客家人的生存智慧更表现在主食上。“无山不住客,无客不住山”,“番薯芋子半年粮”。过去闽西山区生活条件是很艰苦的,没有足够的土地用来种稻米,客家人靠地瓜干、地瓜叶、地瓜粉、芋子饺、煎薯饼……来度过缺食少粮的岁月。

龙岩芋子包,皮是用手打芋泥与地瓜粉(或木薯粉)二比一混合,再经过反复敲打制成。面皮包上猪肉、笋干香菇等,最后撒炸葱和胡椒粉清蒸,绝对让芋泥控们欲罢不能。

用米浆或米粉制成的粄,则是客家人的乡愁。龙岩簸箕粄,有点像肠粉,但讲究磨浆的米要老,用清水泡一夜,这样蒸熟后的粄皮更嫩滑。龙岩清汤粉,听起来清汤寡水,但其实清汤是猪筒骨高汤,清淡却不失厚度。

如果永定土楼在你的旅行计划清单上,可以预留一点时间,好好品尝这座福建的美食之城。

Hash:4f8bcee182414a851ff003d14620bc1e2c804a67

声明:此文由 人间风物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