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美食一锅端之萧县美食

萧县宿州市下辖四县之一,萧县在古时为“萧国”,具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三千多年的建城史,是汉文化和孝道文化的发祥地,是地地道道的文明古县,境内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化遗址。自秦汉时期,萧县便是贯通东西南经济和文化的纽带。

一、萧县羊肉汤

在萧县本地,有“无羊不成席”之说,本地菜也多以羊肉为主。萧县羊肉汤具有“味压江南十二楼,名震萧淮三百里”的美誉,而且这种美誉已经延续了三百多年。

萧县羊肉汤

说到萧县羊肉汤,那不得不提到伏羊节。2000年夏季,萧县第一次打出“伏羊文化节”的招牌,从那开始徐淮地区便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伏羊节,也就是“伏天吃伏羊”的活动,其实自从尧舜时期,徐淮地区民间就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之所以伏羊节一般都是由徐州市主办,是因为古萧县归徐州管辖。

萧县羊肉汤选料特别讲究,需要选取刚长出2-4颗牙的本地小山羊(现在本地羊越来越少了),将羊宰杀去皮后,切成大块并连同可以食用的内脏一起熬煮,熬出的汤为乳白色,且味道醇厚不带膻气。

大锅炖煮羊肉汤

其次便是加入羊肉汤的辣椒油辣椒油的好坏直接影响羊肉汤的成败,需要选用伏前的头茬红辣椒,晾干后打成辣椒酱,半年后再将辣椒酱与羊油一起制作辣椒油。

最后才是做羊肉汤,将葱花等调味料爆香,再将煮好的羊肉纯汤、切好的熟羊肉放入锅内一起煮制,滚开后加入辣椒油,一碗纯正的萧县羊肉汤便做好了。

在萧县城区上百家羊肉汤馆中,数汪家羊肉馆最为出名的,是一家老字号的羊肉馆,还有分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品尝一下!

萧县羊肉汤

二、萧县面皮

萧县面皮是萧县的著名特产,不仅遍布萧县的大街小巷,在很多外地城市也会有它的身影。萧县面皮是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的,历史悠久、代代相传。萧县面皮最常见面的食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卷、一种是调。

卷面皮调面

无论是卷还是调,都必须先讲一下面皮的制作:

第一步是洗面,将面粉放在盆里和成稀软面团,放 两个小时(期间时不时的搅动)。然后加水洗面。两遍之后,洗出面筋,同时洗出的面水保留,一直洗到水变清为止,洗出面筋。

第二步是蒸面皮,现在一般都使用大蒸箱了,效率比较高,将蒸箱平锅刷油,加入洗面筋保留的面水沉淀后的面浆,薄薄的一层,放入蒸箱蒸熟后取出,重复此步骤,做第二张面皮。

至此面皮已经做好,剩下的就是调料了,可以将面皮切成条,加入黄瓜丝,豆芽、盐、醋等凉调,也可以用大张的面皮上刷上辣椒油加入面筋丝、黄瓜丝、盐等卷成卷。

卷面皮

三、皇藏峪蘑菇鸡

皇藏峪位于萧县东南部,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皇藏峪蘑菇鸡是安徽传统名菜,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食材选用了本地产的野生蘑菇和本地大公鸡,同时生姜、辣椒用量较大。有种小鸡炖蘑菇的感觉,但又有所区别。贴上饼,和地锅鸡倒是有几分相似!哈哈!

萧县官桥镇腰庄村就位于皇藏峪景区门外,每家每户都打着“皇藏峪蘑菇鸡”的牌子,且门口都摆放着体型硕大的公鸡,每到中午时分,下山的游客到饭店里享受美食,整个山脚下就肉香四溢,很是美妙。

在宿州市政府网站上,皇藏峪蘑菇鸡都被列入了《舌尖上的宿州》美食食谱里,可见皇藏峪蘑菇鸡是被社会认可的一道美食!所以去到皇藏峪旅游的游客们可千万不要忘了品尝一下皇藏峪蘑菇鸡,毕竟“不吃蘑菇鸡,等于没到皇藏峪”!

皇藏峪蘑菇鸡皇藏峪蘑菇鸡

其实萧县的美食还有很多,比如萧县蝶喇猴、鸡蛋菜盒子、萧县辣豆子、烙馍、瓤菜等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补充,小编表示感谢!

油炸蝶喇猴鸡蛋菜盒子

转发并私信小编,可以领取精美菜谱!更可参加抽奖活动!

文中图片如有侵权,请速与小编联系删除!

Hash:cc09a392b897f3aa766a7b8a4b051aca31188dd5

声明:此文由 猫哥美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