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有一座七里地村,充满特色,很多游客来这里观民俗,赏美景

摄影师,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

编辑

去东北三省旅游,总觉得城市的吸引力不如乡村大,那种独特的地方风情和在全国都有着极高辨识度的大碴子气质,似乎在乡村里才更加地道。牡丹江海林市横道河子镇的七里地村是今年省旅发大会的观摩项目之一,村子内外,触目可及都是林木,整个小村庄被青山环抱,碧水荡漾,是人们心中美丽乡村该有的模样。

编辑

七里地村曾被称作“老金沟”或“金沟屯”,是中东铁路建设时期的主要伐木区。经过提升改造后,整个村庄焕然一新,石板路平整宽阔,红色书吧别出心裁以木桩为墙面,给人古旧原始的气息。

编辑

沿着村里主要街道随意转上一圈,统一风格的土黄色小屋像极了人们想象中的东北乡村民居,路边小溪欢快流淌,精致的小木桥、小亭台点缀其间,不远处山上草木葱茏,烟云氤氲,空气清新舒爽,阳光不烈不燥,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着这样舒适的环境,着实引人艳羡。

编辑

沉静美丽的乡村画卷在眼前铺陈开来。篱笆墙、木栅栏、红灯笼……原始风貌的村庄模样时时刻刻撩拨着人们的乡愁。在阳光下欢笑奔跑的孩童,不知从哪里传来的饭菜香味,耳边虫儿鸣叫鸟儿啼啭,浓浓的生活气息让时间都跟着变慢了。

编辑

村民依溪而居,民风淳朴。一间间民居中,有卖着当地可口美食的小餐馆,有展示着手工艺品的小商店,有摆放着鲜榨黑加仑果汁的饮料铺子……依次逛过来,独属于东北风情的民俗就一个不落地体验遍了。

编辑

甜甜蜜蜜的糖人,是许多人的美好回忆,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看着师傅专心做糖人,有没有瞬间回到童年的感觉?小时候那份眼巴巴的期待又重返心头。

编辑

这里充满着大自然美景的眷顾,也有着浓厚的红色历史,村中的中共海林党史纪念馆记录了战争年代的硝烟往事。

编辑

展馆不大,却相当用心,无论设计、布置,还是展陈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实物形象,都忠实还原了当年的情景,展示了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及海林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发展、组织革命、抗日剿匪和建立根据地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走在馆中,历史在眼前一一重现,让人深思也让人心潮澎湃。

编辑

置身纪念馆中,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这座纪念馆基本保持了90多年前成立牡丹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时候的样子,地道的木刻楞,古铜色的木质墙体、坚实的结构,岁月的风雨没有摧垮它,反而使它沧桑过后风釆依然。

编辑

从历史中走来的小村庄,以崭新的模样迎接着省内外的游客,观民俗、泡山水、赏美景、重温红色历史,它已成为许多游客必“打卡”景区。(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

Hash:5a10d60e9302f5092ef47438e338d946bbef8a0a

声明:此文由 落榜进士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