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黄骅:四大美味海鲜汤

一、海油光丸子汤

最好钓的鱼莫过于海油光。

海油光,象粘鱼,无鳞,粘乎乎光溜溜的,故称油光,信奉伊斯兰教的朋友们不吃这种鱼。

这种鱼头大嘴大,因贪吃所以好钓。对人生也是一种启示啊。

前年在海边一个朋友的虾池边钓油光。随便弄点饵料,鱼钩往水里一扔漂子就沉,一条接一条,就跟拣鱼一样,一下午钓了10多斤。

这种鱼在黄骅是家常鱼,价格亲民,一般都是吃鲜的,很少见到有冻的。

家常吃法有两种,一是炖豆腐。二是做丸子汤。

油光丸子汤,取新鲜油光肉剁成肉泥状,调制好葱姜蒜等调味料,制成鲜美丸子汤。油光肉香融入清汤之中,成汤中极品。

二、吉头鱼尜尜汤

尜尜,是我小时侯常吃的一种食品。用玉米面和面,放点盐和葱花,擀成片,切条,再切成小块,有时攥成两头尖中尖厚的条,这就是所谓的尜。

炝锅,放白菜略炒,放水,水开后放尜尜,再放海米,几分钟就熟了。不汤有主食。在物质短缺的年代是无上的美味。现在偶尔也做,但怎么也吃不出小时候妈妈做的味道了。

吉头鱼尜尜汤,曾入选河北美食评选的黄骅特色海鲜美食。顾名思义,要有鱼。鱼用的是新鲜吉头鱼,本来这种鱼很常见的,现在不多,市场上多以小黄花冒充,二者相似,但口味上吉头鱼要远胜小黄花不少。

去头、去内脏,将玉米面及黑豆面混合和匀,握成大小均匀的尜尜或切成棋子块,入热汤之中熬制而成。

汤白味鲜,小鱼软绵鲜香,入口即化,浓浓的玉米香混合着大海的味道,缠绕出连绵不断的家乡味道。

三、白蛤豆腐汤

白蛤、花蛤、青蛤都是黄骅海边盛产的蛤类。捞蛤俗称蛤拉。每到春季,去海边玩的人也都把拣蛤拉做为必须的旅游项目。

一脚下去,能踩到好几个,就是蛤的边缘特别锋利,光脚踩少不了把脚割破。很快,半天就能拣一桶,只是浑身上下全是泥。

每次看蛤蜊在沸水中一个个地打开,都仿佛看见一朵朵的花在绽放。不能打开的都是不新鲜的,坚决不能吃。

蛤蜊的做法挺多,可以炒、可以烤、可以蒸,可是一直觉得白水煮的最好吃。

自然天成的美味只需要用最简单的方法去烹饪,仅仅焯熟,仅仅一点盐,便能将蛤蜊的美味烘托到极致。蛤蜊汤的鲜美,不仅仅在于蛤蜊的鲜味融入到了汤中,还有汤里那一朵朵如鲜花般盛开的蛤蜊,那一小块连着壳的嫩肉,让人在唇齿之间体会海洋的味道。

那种略带咸涩的甜美,不是那种大体量的贝类能比拟的,如果说一大块扇贝肉能让人感到满足,那么那些小蛤蜊却让人永远意犹未尽,在那一次次的口舌惊喜后空留遗憾。

不过适合白水煮的蛤蜊必须得新鲜,一个不新鲜的滥竽充数的蛤蜊,便会坏了一锅鲜美的汤。

材料:

白蛤(青蛤、文蛤均可)500克、豆腐半盒、姜片3片、葱花适量、盐少量

做法:

1、提前将新鲜白蛤用淡盐水浸泡2小时,让其吐尽沙,洗净待用。

2、豆腐洗净切片。

3、锅中放入足够清水(4-5碗)和姜片烧开。

4、放入白蛤加盖大火煮至白蛤口张开锅中放入豆腐煮开。

四、大虾萝卜丝汤。

渤海大对虾当然要港虾最好,就是野生的,从大海里捕捞上来的。个大,肉瓷实。当然价格比人工养殖的也高不少。只是野生的活的少见,一般捕捞上来就直接冷冻了。

大虾鲜嫩,萝卜丝软烂,汤汁浓厚;鲜咸中透着香浓,半汤半菜,美味可口,丰富,是冬季时令家常

材料:

主料:500克,青萝卜500克

辅料:30克

调料:20克,盐2克,味精2克,胡椒粉1克,料酒5克,大葱5克,姜5克,5克

做法:

1. 挑去大虾头部的沙袋和脊部的沙线,剪去枪、须和腿;

2. 大青萝卜切细丝;

3. 锅中加油烧热;

4. 加入葱花烹锅;

5. 放入萝卜丝煸炒至软;

6. 锅中再加植物油烧热,加入葱段、姜丝烹出香味;

7. 再加入大虾两面煎,用手勺压出虾脑,烹入料酒,加浓高汤和煸过的萝卜丝;

8. 调味用慢火炖熟,出锅时加味精、胡椒粉,撒香菜末,淋香油,盛入餐锅内上桌,边加热边食用。

公众号最黄骅是黄骅本地生活类最权威类自媒体,微赞黄骅同城强势入驻,为本地商家和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信息最多,粉丝最多,商户最多,优惠最多,电话大全,是在黄骅生活必须关注的自媒体。

本文欢迎转发,转发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合作、交流也可联系美食家老田:2076808408。

Hash:25dc687cca510b40b47c3aadbeda42499b691071

声明:此文由 商标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