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美食 | 家喻户晓的咯吱,你吃了吗?

(来源:门头沟文化旅游局)

京西有一种吃食,叫咯吱。前几十年,一进腊月,家家准备年过货儿,都少不了做豆腐,摊咯吱。现在,土炕没了,地炉拆了,摊咯吱的人家少了。好在山里还有高炉和柴锅,农家摊好了,拿到市场卖,让这种吃食得以传承,也算是幸运。

咯吱,属粗粮细作。原料中,面粉增加粘性,豆面玉米面能使嚼起来更脆。这三种面必不可少。其它的杂粮就可随意了。做咯吱,以水磨为最佳。就是把各种杂 粮,用水浸泡,用京西的小拐磨加工成糊状。(只是这拐磨也罕见了)。用咯吱铛摊制。咯吱铛似我们见到的煎饼铛,中间凸起,底部呈凹形,用腌咸菜的汤和上黄土填平,这样摊出咯吱不易糊。

摊好后切成长方块,烘干。食用时,在锅内放油少许,把烘干的咯吱放入锅内,用筷子扒拉至金黄色。即可食用。是一道佐酒的小莱。糖溜咯吱,味道更佳。京西老论,初一的饺子要吃素馅,把咯吱做成丁放入饺子馅中,白切成未,再加上胡萝卜丁,韭菜,味道也不错。吃起来,香。

二月二,京西有接姑奶奶回娘家的习俗。在这天吃春饼。和京城立春咬春不一样。但吃食差不多,薄饼和菜。绿豆芽,波菜,韭 莱,粉丝一拌,摊上鸡蛋,放上酱肉,再放上煎的咯吱,哎,吃去吧。红白事,吃大条面,打卣放咯吱;冬天熬白莱,也放咯吱;新姑爷回门,必有一道糖溜咯吱...... 咯吱,是唯一的五官都能享受的食品----眼观其色,金黄。鼻闻其味,喷儿香。齿嚼其物,清脆。耳闻其声,响亮。昔日,人们生活清苦,咯吱是穷人的智慧,咯吱,人们的调味品。

京城里,也有咯吱,但比京西的厚,而且没烘干。京东也有咯吱,但比京西的薄,叫咯吱盒,现在超市里有卖,都是一道美食。有人说,京西咯吱得名,跟慈禧有点关系。一天用膳,上了咯吱,慈禧吃了两块,太监要往下撤,慈禧说搁这儿,随后又问,这叫什么呀?太监答道,老佛爷不是说 了吗,这叫咯吱,从此有了咯吱这道菜。历史已无法考究,但赋予了美食一种文化,咯吱作为门头沟的一道美食,已经遍布寻常巷陌。

-----

-----

制作教程

世间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咯吱每家配比配方不同,正宗的咯吱主料是玉米,辅料是各种杂粮豆类

最重要的是咯吱只用植物香料及盐,不能添加膨化剂等添加剂;水和材料差不多1:1的配比(主要还是通过观察浆的稀稠度决定加水多少,合适的比例调至类似稠酸奶)。

① 调浆

将准备好的材料放入料理机中倒水破碎。(破碎好的浆的粘稠度类似稠酸奶。)调好的浆倒出,加入黑芝麻调匀。

② 摊饼

和日常摊薄饼、春饼一样,提前热好油锅,将调制好的浆倒入锅中摊成饼状。(注意火候大小。)

③ 晾晒

待温度冷却后,将其切片。散开分片曝晒在盖帘上进行自然晾晒。

④ 炸熟

晾干后就可以进行炸制了。油锅热至七八成热,倒入切片晾晒好的咯吱,炸至金黄捞出,一盘香喷喷的咯吱就做好了。

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你~学会了没有

-----

-----

人间有风味,美食即相逢

这世间唯有美食和爱不可辜负

传承三百年的宫廷小吃

您还不快来自己尝试一番

END

文章 | 仲然先生

编辑 | 湘 南

图片 | 部分来自于网络

Hash:07b7dc253283e3de09228b52937ac4725bbd5d76

声明:此文由 发现北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