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传统特色美食——“卜”

“卜”

原创 2017-12-16 沈俊炳 诏安县图书馆

我喜欢“卜”的美食

“卜”是什么意思?在诏安,这既不是指姓氏,也不是占卜预测凶吉,而是指一种烹饪的方法(此处读音为pǔ)——油炸。至于我为什么会将油炸写作“卜”,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请朋友们吃饭,在大排档点了一道茄嘚(油炸茄子),结账时看到菜单上老板将“茄嘚”写作“卜茄子”。“卜”的发音与诏安话中“油炸”的发音相近,也许是大排档在客人点菜时为了方便与快速记录,便使用了发音相近的“卜”字。几乎诏安所有的大排档都是如此,貌似有种约定俗成的默契。遂随俗成,我也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油炸写作“卜”吧。

▲茄嘚

诏安人尤其对“卜”的美食爱得深沉。猪里脊鲨鱼、魟鱼、殿鱼(龙头鱼,即豆腐鱼)、虾、蚵仔、茄子、花菜、芋头、地瓜、萝卜等等畜禽、海产和蔬菜都是可以用来“卜”的原料。只需要将这些原料稍作简单处理,裹上调制好的面糊,下油锅“卜”至金黄,就是诏安人喜爱的美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卜”还是诏安人最情深意重的待客之道。我想是因为“卜”需要用到大量的油脂,而在那个年代,油脂又十分紧俏,能端出一盘“卜”的美食,真的是盛意拳拳。直到现在,老一辈的诏安人请客时,饭桌上决少不了一盘“卜”的美食,若是少了,总是觉得不够“盘派”(诏安话,意为丰盛)。逢年过节的更不在话下,年节前夕,从巷弄里走过,你必能嗅到各家各户飘出的“卜”粒子的香味。

▲地瓜嘚

“卜”既是油炸,那在烹饪过程中就无法进行调味,所以原料的处理与调味腌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调味腌制,给予原料一个底味,等到“卜”熟后,搭配上各式蘸酱,复合的味道才更能唤醒沉睡的味蕾。

猪里脊、鲨鱼、魟鱼等均需切成小块,再用盐、酱油、姜末等腌制入味,还可加入少许白糖提鲜。猪里脊宜切成骰子状的小粒,若想入味更彻底和口感更松软,在切之前还需用刀背给猪里脊按摩上一番。鲨鱼和魟鱼都可切成厚条状,厚厚的鱼肉咬起来口感更扎实。面糊需用高筋面粉,加入适量水和少许盐巴,调成稠稀适度的面糊,还可以加入适量的粿浆(大米泡水后磨成的米浆),使得“卜”出来的外皮更酥脆(也有不使用面粉,直接使用纯粿浆)。若是不加水直接用鸭蛋调制面糊,那“卜”出来的粒子和嘚(诏安话将“卜”的美食称为粒子和嘚,如猪肉粒子、茄嘚 ),带着隐隐约约的蛋香,更是美味异常。

▲“卜”猪肉粒子

猪肉粒子需裹厚面糊,这是由于猪里脊切成骰子状的小粒,若是面糊裹薄了,很容易“卜”过火了,这猪里脊就变得十分柴硬,难以下咽。再者,这层厚厚的面糊在高温“卜”的过程中会膨胀成松软的海绵状,松软异常。这样的猪肉粒子,外皮酥脆,内里松软,味道好极了。我总能不怕上火地自己一个人干掉一大盘。

▲猪肉粒子

相比于条状的鲨鱼粒子,我更喜欢将鲨鱼切大块(类似鱼排状),再裹薄薄的一层面糊“卜”熟,做成鲨鱼排,吃时,趁热斜刀斩成小块。薄薄的金黄色外皮,切口处雪白的鱼肉呼呼地冒着热气,看着就忍不住要咽几下口水,以免失态。鲨鱼排对腌制和“卜”的火候要求很高,较鲨鱼粒子更为繁琐,可是美味当前,麻烦点又算得了什么?

▲鲨鱼粒子

相比猪肉粒子、鲨鱼粒子和魟鱼粒子,这殿鱼粒子、虾饼和蚵嘚就更具特色,也别有一番风味了。

殿鱼应去骨切段腌制好后裹上一层薄薄的粿浆,入锅“卜”至外皮金黄即可出锅。这粿浆“卜”出来的殿鱼粒子外皮十分酥脆可口,吃时,将外皮咬开一个小口,轻轻一吸,那殿鱼在高温的油锅里已经变成了凝脂状,就像在吸果冻。顷刻间,无骨的殿鱼已经全然下肚,只剩下一个酥脆的外皮。这外皮蘸上诏安特制的酸梅酱,酸甜香酥,令人食指大动。吃殿鱼粒子还需格外小心,看似外皮已凉,其实内里仍十分滚烫,一不注意就烫你个瞠目结舌。就像少女的红唇,年少时不经意间的轻吻,电光石火间总让人不知所措。

▲入锅“卜”

虾饼一般选用小河虾,腌制后裹着厚面糊入油锅“卜”熟。由于一般是抓着多则八九条虾,少则三五条虾下油锅,面糊和虾总会在油锅中形成一个不规则的饼状,所以就叫虾饼。虾饼香酥可口,连虾壳都“卜”得金黄酥脆,咬上一口还会发出悦耳的清脆声。记得小时候,过年时家里总会架起大锅,“卜”上一些作为供品的各种粒子和嘚。大人们看着嘴馋的我们,总会顺手“卜”虾饼分给我们吃。临近春节的那几天,诏安总是特别冷,可有虾饼在手,阳光都变得异常温暖。

▲虾饼

蚵嘚可能最考验“卜”的功夫了。蚵仔饱含水分,又只裹上一 薄薄的粿浆,对火候要求极高。若是火势太弱,则蚵仔不熟,外皮不脆;要是火势太猛,则容易“卜”焦了,也留不住蚵仔里的鲜美汁水。而且,蚵仔在油锅中很容易爆裂开,里面含的汁水会导致油星四溅,使得一地狼藉。所以“卜”蚵嘚需先用小火使得蚵仔外面的粿浆定型,再转大火“卜”至金黄。正因为蚵嘚“卜”制不易,每每有蚵嘚吃时,我总是特别珍惜,咬开酥脆的外皮,饱含汁水的鲜美蚵仔颤抖着,就像易逝的悸动青春。

和畜禽与海产的“卜”制一样,蔬菜的“卜”制也差不多,但却也有不一样的门道。像茄子和花菜等只需切成适宜的形状和大小,用盐和酱油稍加腌制,就可裹面糊下锅“卜”制。而芋头却需要先蒸熟,再切厚片才能裹上面糊下锅“卜”。最有门道的当属萝卜了,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有萝卜丸子和“油墩仔”之分。

▲蒸熟的芋头切块准备做芋头嘚

萝卜丸子是将萝卜刨成萝卜丝,再剁成粗粒,撒入一些芹菜末(现在也有人加入胡萝卜碎、肉末等等其他配料),再加入面粉,用盐、糖等调味,拌成稠稠的面糊。用手抓起一团面糊,在虎口处挤出成丸子状,下油锅“卜”熟,这便是萝卜丸子了。萝卜丸子承载了我儿时的美好记忆。那时的我用一支竹签串起一个个萝卜丸子,就像一串金色的糖葫芦。拿着这串萝卜丸子,在老城区的巷弄里玩耍,路过一个巷口咬一个萝卜丸子,恍惚间,已经这么大了。

▲萝卜丸子

“油墩仔”相对复杂些。同样将萝卜刨成丝剁碎,再加上芹菜末等等调味后拌成馅料。先在一个类似锅勺的模具(油墩勺)中倒入一些粿浆,让粿浆在模具里均匀地抹上一层,倒出多余的粿浆,加入拌好的馅料,再浇上一层粿浆,使得粿浆将馅料完全包裹(也有在最上面的表面再嵌入一条小河虾的),最后入油锅“卜”熟。这“油墩仔”类似一个厚厚的小飞碟,金黄酥脆,外酥里嫩且鲜。“油墩仔”外皮薄而酥脆,馅料中萝卜清新脱俗,嫩得仿佛刚从地里拔出来一样,有种甜甜的味道。“油墩仔”也是我小时候最爱的美食,我常常缠着奶奶要上些零花钱,好买“油墩子”解馋(还有一种韭菜盒子,做法类似“油墩仔”,不过是长方形的)。

▲油墩仔

由于原料“卜”之前仅经过简单的腌制,只赋予它一个简单的底味,未免太过单调,总是要搭配上合适的蘸酱才能显出“卜”的美食的 道。我吃过很多其他地方油炸的美食,可搭配的蘸酱千篇一律,不是番茄酱就是辣椒酱,乏味得让人沮丧。而在诏安,“卜”的美食搭配的蘸酱多种多样,令人欣喜。除了传统的蒜蓉醋、酸梅酱、腐乳清、辣椒酱,也有新加入的甜辣酱、沙拉酱、番茄酱、千岛酱等。虽有约定俗成的搭配,但也可依个人口味自行搭配。甜的热情洋溢、酸的略含忧伤、咸的劳苦平凡、辣的疯狂叛逆,总能勾起你对百味人生的感悟。

▲蒜蓉醋、酸梅酱

我喜欢在家自己“卜”制美食,看着原料在滚烫的油锅中上下翻腾,那吱吱吱的声音,就像是在欢呼、在高歌、在喝彩。生活也是如此,浮浮沉沉地向前奔腾着。

沈俊炳

俊炳,丹诏山河人。嗜吃,精品食之美恶;喜厨,勤练艺之高低。闲时舞文弄墨,偶得卮言。多愁善感时,心伤于摇落;意气风发时,感慨于风雨。因嗜食喜厨,故常以食抒风月,以厨言悲欢。

摄影编辑|瑞雪

安县图书馆

享受生命,与书同行。

Hash:804019595f523a0707a505f7c29cb8c483b68e84

声明:此文由 户外和文艺及案例分享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