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油轮被袭,美国指责是伊朗所为,你有什么看法?

导读:中东油轮被袭,美国指责是伊朗所为,你有什么看法? 一、中东油轮被袭,美国指责是伊朗所为,你有什么看法? 二、出过国的你们,外国人对中国人好吗? 三、伊朗总统鲁哈尼呼吁,和英国互相释放油轮,是在释放缓和与英国的紧张关系吗?

一、中东油轮被袭,美国指责是伊朗所为,你有什么看法?

在目前情况下,虽然美国说是伊朗干的,但美国人应该很清楚,伊朗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伊朗虽然口头上说不怕美国,面对美国可能要发动的战争,国内也做好了各种准备,但可以肯定的说,伊朗人民并不希望战争,再说,伊朗人没必要在此时给国际舆论落下把柄。

美国此时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美国本来就没想打,也没必要制造类似“猪湾事件”那样的借口,如果真想这么干,那就真正“骑虎难下”了。

最有可能就是美国的盟国,比如以色列、沙特,他们太希望战争的爆发了,以色列一定想乘机灭了中东这个老对手,沙特更想,而且可以让油价高涨而从中渔利。

美国是最清楚是谁干的,但蓬佩奥第一时间跳出来把罪责推给了伊朗,说什么看到伊朗快船打捞磁吸水雷。但日本船员立即指证看见有外来飞行物。不是水雷引爆造成,在靠近伊朗的水域从情理说都不可能是伊朗做的,那为什么美国要立即声明是伊朗做的,那是美国制造制载伊朗的借口而已。我认为目前的事件得益者最大的是沙特,以色列。那么这两国制造出这事件的可能性最大。目前形势存在战争的风险,但美国,以色列,沙特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只要伊朗保持镇静,有理有据坚持斗争,事件会慢慢得到涣和局面。中国人民当然希望世界和平

二、出过国的你们,外国人对中国人好吗?

大家好,我大学毕业去奥地利留学,并且在奥地利和德国都工作过,在德语系国家生活了十来年。我说一下德语系国家对中国人的态度。

其实欧洲国家旅游的差不多了,不过旅游和上学,上班,生活毕竟不一样。我先说下在奥地利大学里面。第一.奥地利和德国都说德语,但是人的处事方面还是有差异的。德国和奥地利都有专门以排外为宗旨的党派。而且实力很强。在大学里其实基本没有排外现象。个别除外。但是要说有多欢迎中国人,那是没有的!

第二.德语系国家,对于强者的态度和我国不一样,他们更多的是佩服,嫉妒和恨很少。尤其在学术和技术类。中国人大学里学习好的,在工作中能力强的,实话说一点不比国内待遇差。而且人际关系简单!

第三.能表现出来排外的,基本都是素质很一般的老外。有些说老外对中国人态度一般的,其实是语言翻译问题。一个中国人做了素质差的是,一个老外说:“你们中国人,怎么这样?”其实他指的是哪一类做这种事的人。就像我们在国内也不喜欢没有公共意识的人是一样的!

其实我这些明显能感觉出来,国家强大了,自然对中国人好一些。比如我上班的公司,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就是中国江苏的一个项目。去那公司上班,有谁能排斥你呢?不过德语系国家比较慢热,要说对人特别热情不会!说实话德语系国家对待中国人,只要是最后强,学术,技术,知识哪一方面。都会得到非常的重视和崇拜。搞小团体排斥你,嫉妒你,甚至恨你的很少!

说白了外国人对待中国人好不好,好看中国人怎么做的,和国内一样,素质高,能力强,能给他们带来效益的老外欢迎。素质低的在哪 不受待见。

三、伊朗总统鲁哈尼呼吁,和英国互相释放油轮,是在释放缓和与英国的紧张关系吗?

英国之所以要扣押伊朗油轮,主要是:

1,英国即将脱欧,因而必须增进与美国的关系,所以扣押一条伊朗油轮,作为献给美国的投名状。

2,英国扣押伊朗油轮是精心选定的目的,所用心思十分缜密。一条油轮能扯上伊朗丶俄罗斯、欧盟、直布罗陀争议…,英国实在是太精明了,精明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伊朗之所以要扣押英国油轮,主要是:

1,起个杀鸡儆猴的作用,以防其他国家效法英国。

2,在波斯湾扣押英国油轮,是在给美国的大小盟国,来个下马威。美英是顶级同盟关系,英国油轮被扣,美国都无能为力,其他盟国就更要识相一点,以免自取其辱。

如此一来,美国和盟国距离就拉开了。因而导致美丶英想拼凑多国护航联盟,都困难重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英国能玩的套路都玩完了,而且算是玩砸了。而伊朗要达到的目标,也已实现了。双方互扣油轮也没多大意思了。因此双方也可以收手了。

伊朗总统鲁哈尼呼吁,要与英国互相释放油轮,可以看成是一种善意,也可以看成是对新上任的英国新首相的一种示好,也算是一份小小的见面礼。因为由伊朗主动提出和解,铺好台阶,英国既能体面的下台阶,也能保持强国基本的尊严。

个人估计,英国也许会同意伊朗的建议,两国的紧张关系会缓和的。

感谢好友邀请!

伊朗方面的这种立场呼吁,毫无疑问是在向英方释放缓和紧张关系的信号。盲目做美国利益马前卒的外交大臣亨特,为逃避遭罢免的尴尬下场,已经提前宣布辞职,新任首相鲍里斯虽号称小特朗普也是个强硬派,但其对外政策相比亨特却要理智灵活的多,缓和双方关系就有希望,保住《伊核协议》才是伊朗的最大利益。

由于原首相特雷莎-梅被英国脱欧问题的死结所困,精疲力竭突然辞职不再深度涉及政务,外交大臣亨特独揽英国对事务,为与特朗普眼中红人鲍里斯争夺首相大位,便首先与其争宠已经操纵英国政坛的美国。不过利令智昏的他拜错了庙门,被博尔顿蓬佩奥等特朗普政府“b团队”摆布,竭力协助他们推动特朗普对伊朗动武,使英国的对伊政策180°大调头,从信誓旦旦与伊朗及其他4国共同坚守《伊核协议》,转向到跟“b团队”积极配合,破坏协议把特朗普裹挟与伊朗战争的政策上。

在这种个人政治利益的驱动下,亨特的外交部在阿曼湾油轮袭击事件中,出人意料的把元凶的帽子,直接扣在被特朗普列为恐怖组织的伊朗革命卫队头上,不惜牺牲英国与伊朗合作的巨大利益,而决裂与伊朗关系,配合“b团队”胁迫特朗普对伊动武;又在美国因伊朗击落其战略无人机,是否对伊动武而在那里纠结之际,英外交部又扬言可以协同美国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这种背信弃义背后插刀行为当然让伊朗极度愤怒,更促使英伊关系无缘无故,出人意料的急剧恶化。

而7月4日,亨特的外交部门与军方在博尔顿“b团队”蛊惑下,在直布罗陀海峡扣押伊朗出口30万吨原油的油轮,不仅严重违反国际法,践踏世贸组织规则,更是在直接破坏《伊核协议》。对于英方这种与海盗无异的野蛮无耻行为,伊朗出于 护协议的目的,曾多次予以激烈但却善意的警告,敦促英方尽早放船。然而亨特在“b团队”的操纵下对此选择无视,过了其承诺的放船期限仍不释放,这迫使伊朗忍无可忍,而对等扣押了英国油轮,而英方更表现出极其傲慢无礼与狂妄自大,叫嚣要对伊朗发动第二次马岛战争,使双方失去了平和解决问题的回旋余地。

现在英国大选尘埃落定,那个野蛮无理愚蠢无知的亨特被特朗普抛弃,相对比较理性的鲍里斯成为英国新首相,第一时间拒绝了美国倡导组建波斯湾国际护航联盟的要求,提议组建欧洲版的护航组织。这表明他领导的英国,不会加入特朗普意在封锁伊油出口的行动,这无疑是个缓和英伊关系的善意信号,对此,维护《伊核协议》心切的伊朗呼吁双方互相释放油轮,也证实是在积极回应鲍里斯的进一步响应,看来波斯湾地区至少不会因双方关系爆发战争,《伊核协议》也应该安全了。

Hash:cc18ff328821c351b85af59ecdde2107ca69ed10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