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5A级景区那么少,旅游业为何如此之火?

谢邀!贵州旅游业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截至目前,全国旅游景区中共有250处5A级景区,贵州就有5个5A景区,且贵州积极响应全域旅游的政策,正在规划建设申报开发成熟的景区为5A景区。

在贵州5A级景区中分别为,安顺龙宫景区黄果树大瀑布黔南州荔波县漳江景区、贵阳青岩古镇毕节大方百里杜鹃

贵州旅游之所这么火既得益于天时地利,也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推动,当然,这也和贵州近几年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息息相关。

首先,贵州地貌特征表现为喀斯特地形的典型发育,喀斯特地貌面积为10.91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61.9%。天然雕饰得贵州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贵州东北有武陵山,主峰为梵净山,西有乌蒙山,最高峰是贵州的屋脊韭菜坪中部有苗岭,主要山脉为雷公山。

境内山脉众多,层峦叠嶂、绵延纵横,是一个典型的山区,除有不同成因、组成物质的山地、丘陵、山原、丘原、高原、台地和盆地外,由于碳酸盐岩出露面积达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因而诸如漏斗落水洞、竖井、溶蚀洼地、盲谷、暗河、伏流、天生桥溶洞、喀斯特湖、潭等分布普遍,峰林、峰丛地貌发育典型。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造就了贵州无可复制的天然景观,因此,在发展旅游方面贵州省潜力巨大!

其次,国家政策利好,直接推动贵州旅游业如火如荼的开展。国家旅游局微信公众号曾发文《全域旅游助力旅游业进入新时代》中提到,“旅游和休闲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全域旅游的实践是推动我国旅游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重要力量。”

全域旅游是要改变以旅游资源单一要素为核心的旅游开发模式,构建起旅游与资本、旅游与技术、旅游与居民生活、旅游与城镇化发展、旅游与城市功能完善的旅游开发模式,从管理域来说,全域旅游是要改变以部门为核心的行业管理体系,构建起以旅游领域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体系,推动我国旅游的行业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作者张辉 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贵州省的旅游符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内在逻辑,贵州的旅游业是沿着一条从“小旅游”向“大旅游”发展的道路走过来的。旅游景区的开发,旅游产品增多,旅游形态和旅游业态变得更丰富了,贵州的旅游开 探索大市场,众多的旅游类型和丰富的旅游业态。

为满足更多旅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贵州不断升级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交通网的不断完善,让贵州与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空中航线与陆路交通的结合,飞机、高铁火车汽车等多种交通路线交通设备的完善,让人们更愿意到贵州来旅游。

最后,贵州的旅游业发展是贵州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既是政府统筹全局群策群力,也是每个贵州人添砖加瓦的微薄之力,共同推动贵州旅游业走出贵州走向世界。

较之于,其他开发成熟的省份,贵州的旅游如同处女地一般,高原明珠正在闪烁其华!

Hash:c344f39eb18699bcaa48ceeb361e3d3105a2ec30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