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逛丰镇,一座有故事的薛刚山,一个清朝开发区的隆盛庄古镇

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是自治区管理的县级市,由乌兰察布市代管,位于乌兰察布市南部,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交界处,素有“塞外古镇、商贸客栈”之称。丰镇一名取自清朝时设立的丰川卫和镇宁所各一字,设立丰镇厅,民国初改为丰镇县,1990年11月15日撤县设市,始称丰镇市。丰镇有两个地方值得看一看,一个是市区东面的薛刚山,一个是距市区约40余千米的隆盛庄古镇

薛刚山。原名元石山,因为整座山宛如圆石,而得名元石山,又因传说唐时薛刚在此而取名薛刚山,久而久之都知薛刚山却少有人知元石山了。薛刚山平野独秀,其四周平坦如砥,孤峰突起,如磐石悬于空中。该山山顶像刀削一样平整宽阔,正中有一古寨遗址,原有校场、正屋、廊房、马厩等,现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眺望亭等建筑。校场前有脚印岩、马蹄岩、旗杆岩、试鞭岩等,山巅四周用巨石垒砌,很像古代的防御工事,险要陡峭,历来为军事重地。据《丰镇县志》载,五代周德威曾于此屯兵,又传说唐朝薛刚曾避难于此.但均无史料为证。其实历史上并无薛刚其人,薛刚反唐,“踢死太子惊崩圣架”以及“一箭定阴山、饮马河畔收番邦”等自然也都是后人编出的故事或传说。不知何时何人把薛刚及其传说附会到元石山上而成为薛刚山,一些迁客骚人,来此见薛刚山雄伟壮观,争相作诗赋词,“坐实”了薛刚山。从清代王士桢的七律:峰头古寨旧遗痕,唐将名声今尚存。马道半留驰射迹,阵云无复战兵屯。英雄堪壮山河色,姓宇空传父老言。岭外夕阳回照处,寒流日夜听潺湲。可见一斑。

薛刚山左侧是飞来峰(小元石山),峰下建有“金龙大王庙”。该庙初建于辽天庆5年(1119年),为一小祠,位于今庙后侧。清嘉庆19年(1814年)移建现址重修,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以后多年陆续重修增建有望海楼、牌坊、疆房、厨房、保婴圣母祠、增福财神祠等。所供奉的金龙大王是宋代钱塘县北孝女里(今浙江杭州良渚镇安溪)人,名叫谢绪(1250年~1276年),谢绪共有兄弟四人,分别名为纪、纲、统、绪,他为最小。宋亡后谢绪力图复国,失败后投水而死。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为金龙四大王。金龙大王庙脚下,有一股涓涓清泉,旧名“灵泉”,被誉为丰川第一泉。泉口处深不见底,水流清冽,旧时每逢大旱,附近农民便来祈雨。据说:“将瓶投人水中,有神物倾瓶,瓶亦水满,则必有雨下,每求必灵”。

薛刚山对面是灵岩寺(原名牛王庙),为丰镇市古八大自然胜景“青山藏宝、碧海风涛、云门古洞、烟浦灵泉、牛心独秀、马脊双流、海楼夜月、山寺朝霞”中的“山寺朝霞”美景,此 每当月落天晓,霞光满天,楼阁树石俱成赤色。

隆盛庄古镇。中国首批传统村落。隆盛庄汉魏时期就有兵民居住,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修边后,人渐聚众,设关隘——威宁口,屯兵垦种。逐渐便有晋、冀等地走西口的民众前来耕植;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招民垦种,使得定居的农牧工商各业民众日益增多,种植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飞速发展;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式批准开发这一地区,招商开垦,至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开始放地,并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居民,从而形成庄子。取兴隆昌盛之意,名“隆盛庄”;清乾隆三十七年至五十二年(1772年-1787年),隆盛庄由摊贩集资和外来投资者开始设立商号,人口随之集聚增长,于清嘉庆年间形成小集镇的雏形。

隆盛庄古镇主要有南北两条大街,小巷成东西排列,有一峰巷、元宝巷、公义巷等,小巷最初建有大门,每条小巷可封闭。镇内主要景点有南庙、北庙、清真寺、古店铺、古门阁、芦家大院、段家大院等。周边还有明长城烽火台摩崖石刻回民义坟、缸房、汉代墓葬、古遗址、柠条风光林、沙棘林等可供观光。

隆盛庄清真寺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清咸丰六年(1856年),慈禧代御笔书写“清真寺”牌匾,民国十五年(1926年),扩建大殿5间、抱厦5间,建筑总面积达2700平方米,大殿建筑面积820平方米。清真寺建筑形式为传统的中国宫殿式风格,布局对称合理、玲珑精巧,全寺雕梁画栋、巍然壮观。

丰镇市旅游景区景点还有红山国家森林公园蛤蟆沟生态采摘园浑源窑红石崖等。

Hash:ff01ab7669267d954390a6bed804c0da0288fc19

声明:此文由 迟游仙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