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这个地方,景点为他们终身免费!珠海人免费5年!因为

珠海援监医疗队,

让我们倍感温暖”,

“我们心怀感恩、时刻铭记”

……

如此温情的字句,

出自一封特殊的信。

它便是日前,

湖北荆州监利

向珠海发来的感谢信。

而要感谢的主角,

正是2月11日出征的

珠海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信中写道:

珠海援监医疗队到达监利后,与广东省其他援监医疗队同志一起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粤监两地医护人员重新“编队”、结成“战友”、优势互补、并肩作战,集精锐、布重兵、出重拳,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监利危重症患者病亡率在荆州最低。

16名医护人员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带头冲在最前面;他们医术高超、仁心仁术,毫无保留开展对我县医务人员的“传帮带”。

在他们背后,还有贵地的医疗专家和医疗资源的倾力支持、无偿援助,有贵地人民和党委政府对援监医疗队的充分保障、细致关怀和对监利人民的深切关心,让我们倍感温暖。对此,我们心怀感恩、时刻铭记。

为表感激,

信中特别提到:

风雨压不垮,春天一定来。等到共同战胜疫情之后,我们热忱欢迎贵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行业协会来监利交流指导工作,监利境内所有旅游景区将终身免费为援监医疗队医护人员及其家人开放并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在5年内为贵地其他居民免费开放并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如有需要,监利将把江汉平原最优质的稻、虾、蟹等农副产品,通过绿色通道向贵地优先供应。

纸短情长,

医疗队援监已“满月”,

3月9日,

监利县顺利实现

确诊和疑似病例“双清零”!

“双清零”背后,

监利县打响了一场同心战“疫”

珠海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硬核”出击。

十六名“逆行者”,三十余天,

日夜坚守,全力奋战!

留下的一个个抗疫故事,

足以让人动容!

抗“非”老将 挑战首例重症插管

▲珠海市援湖北医疗队队长,珠海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郑伟 (图中)

特殊时期,平时简单的医护操作,

都会变得危险重重,

受条件限制,

重症插管一直未能在监利县中医院实施。

为抢救患者,

征战过“非典”的老将郑伟清楚,

必须一试。

“这是职责所在”。

带上正压头套,

克服心中恐惧,

他和医护人员成功完成

该院的首例重症插管。

彻夜护送 完成“生死运转”

▲珠海市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珠海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杨剑

到达监利县不久,

杨剑迎来一场“生死运转”。

“那天是2月20日,

有一位69岁患者病情 恶化”,

必须立马转院。

患者不稳定的生命体征、

很强的传染性,

要顺利转运,每步都不容有失。

历时两个多小时,

杨剑与战友终把患者送到指定医院。

赶回驻地已经凌晨3点多,

身体完全虚脱,可内心却久久无法平静。

他称,

“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

也是救助与守护的胜利”。

全力以赴 都值得纪念

▲珠海市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黎镇沪

与杨剑一起完成“生死运转”的战友,

正是黎镇沪。

运转当晚,是黎镇沪的生日,

事后,他用拍Vlog视频的方式,

记录下这段难忘经历,

并称“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援监的每天,

必须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战斗;

黎镇沪说,

“全力以赴的每天,都值得纪念”。

时间紧迫 恨不得跑起来

▲珠海市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苏文平

抗疫工作强度大,

医护人员满负荷运转是“常态”。

最多时,需管十多名危重症患者,

每到通宵夜班,

苏文平就恨不起自己能跑起来。

ICU病房不大,

但日行上万步,已是常事。

援监一个月,

他最难忘的是,

在病房里教何奶奶做养生操,

“疫情后我依旧会想念他们。”

顾不上自己 救人最重要

▲珠海市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珠海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郑枫枫

2月21日凌晨5点,

一位新收的重症患者病情恶化,

需要马上插管,

当进行气管插管时,

医护人员可能要接触病人大量带有

病毒的痰液,

但病人情况危急……

郑枫枫已来不及穿戴上

完全隔离开与病人接触的负压头套。

在三级防护的情况下,

他协助医生,进行插管、吸痰,

挽救了患者生命!

一进入高强度工作状态的郑枫枫,

眼里只有病人,

“抢救时,救人最重要!”

不能辜负殷切希望

▲珠海市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 陈培生

冲在一线,

陈培生最大的感触是,

“不能辜负殷切希望”!

患者及家属把最后的希望交给了医生,

正因为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希望,

医护们平凡的工作才变得不凡,

“这要求每位逆行者必须竭尽所能。”

压疮 是战斗过的最美印记

▲珠海市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珠海市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护理主管护师 黄瑞芬

听不懂的湖北方言、

大量紧张的工作……

每一个环节都让人压力重重。

黄瑞芬每天下班,

才发现洗手衣已湿透,

鼻子又现一级压疮,

摸起来十分刺痛,

“但这却是我们战斗过的最美印记”。

病人的笑容 就是最好的礼物

▲珠海市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遵医五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 梁欣

焦虑、想放弃治 ,

不少危重症患者都易产生心理问题。

学过心理治疗的梁欣

尤为注意为患者做心理疏导。

一位大叔让他印象深刻。

大叔因担心病情,严重失眠。

梁欣与大叔谈心、说笑话,

病人的一丝笑容,

或情绪的些许好转,

对梁欣而言,

都是最好的礼物。

他坚信,

“这里危险,

但我们能给患者带来希望”。

缺氧难受 喝参茶鼓劲

▲珠海市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珠海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张雪平

第一天上“战场”,

张雪平就遇上难题。

厚重的防护服加高强度的护理工作,

导致缺氧冒汗、呼吸困难。

“要扛住,病人需要我们”

张雪平安全撤出病区后迅速调整自己,

“最难受时喝了一杯珠海带去的参茶”,

顿时想起家人同事的支持和病人的托付,

“咬着牙也要坚持。”

一些片段,

少许故事,

只是珠海市援助湖北医疗队们

同心抗疫的零星写照。

眼下,曙光在前,

珠海市援助湖北医疗队员们抗疫的步伐

将越走越坚定。

“疫情后我们再见,监利乡亲也是我亲人。”

——珠海市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谭勇文

“粤鄂携手,共赴明天。”

——珠海市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杨卫立

“站好最后一班岗,等待春暖花开。”

——珠海市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主管护师宁静

“希望国泰民安,永远不再需要逆行者。”

——珠海市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护理护师郭卫玲

“当好打败病毒的超人护士,值得一辈子自豪。”

——珠海市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珠海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护理主管护师阮娜

“逆行不是迎向苦难的冲锋,而是向往光明的虔诚。粤荆之合,监利之获,携手战疫,定然取胜。”

——珠海市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珠海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师黄丽茹

“哪有什么英雄?只是在关键的时刻选择了勇敢,在需要的时候选择了担当。当穿上这件衣服,我们就是战士!”

——珠海市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珠海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刘燕青

你们,都是最棒的!

愿征程之后,平安团圆

愿春天来临,共赏花开

一起加油!

统筹/珠海发布 卢展晴

【来源:珠海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Hash:2dc98c9e5bd182c7e90f372cf698a4886f6770b8

声明:此文由 潇湘晨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