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好自然风光的摄影技巧

导读:拍好自然风光的摄影技巧 一、拍好自然风光的摄影技巧 二、自然风光摄影技巧 三、风光摄影基础技巧

一、拍好自然风光的摄影技巧

  无论对于新手或老手,无可否认风光摄影是其中一个最受欢迎的题材。下面是我整理的拍好自然风光的摄影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寻找自然界中的画框

  框井构图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它指利用适当的前景来框取画面中的拍摄主体,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压迫和引导观者的视觉,使主体在画面中的效果更突 出。在风光摄影中,框井构图非常能考验拍摄者的眼力。杂乱的自然元素要想组成画框,必须借助合理的取景和透视关系才能实现。一些看似不可能成为框井的元素 (如自然界中杂乱的枝叶)都可以在适当的选取后成为框井构图的工具。利用框井构图拍摄时要特别注意曝光的技巧,因为框井内外的拍摄对象的色彩和光照条件有 可能完全不同,此时需以画面主体作为测光依据。

   选择性的`使用镜像构图

  镜像构图是风光自然摄影特有的一种构图方式。运用这种构图方法的前提是:在拍摄场景中必须存在一面可以被利用的“镜子”。在众多的风光元素中,只有平静的水面具有这种特殊的功用,因此镜像构图也多出现在宁静的湖畔岸边。

  镜像构图可以在画面中复制一个与拍摄主体完全相同的拍摄元素。但这种构图方式往往比较平淡死板,为了使画面更加富有变化和冲击力,除了水平分割 的镜像构图外,还可以尝试对通过对画面元素进行明暗组合搭配,对镜像的部分进行选择性的取舍,或者单独表现水面镜像中的倒影等方式,来营造构图的变化。

   创造性观察,捕捉美的韵律

  在摄影创作中,摄影师观察世界的方式有很多。思维创意越丰富,就越需要提炼,以便找到其中具有拍摄价值的题材和景物。有时,我们观察到一些景 物,隐约会产生灵感,但又觉得它太不起眼,不足以拍出优秀的照片,这时不要放过这稍纵即逝的创意。生活中,最微小的发现也可以缔造出神奇的画面。如果观察 到的被摄对象表现力不足,摄影师应当通过改变拍摄地点、拍摄角度、镜头焦距等方式,不断地尝试新的视角,最终一定会有收获。

   改变视野―特殊镜头的奇异视角

  在摄影创作中,摄影师的观察不能局限于对景物和拍摄对象的挖掘,还要想充分利用镜头的表现效果。多练习从镜头中观察景物,熟悉手中的镜头,可以使摄影师在观察中找到新的视点,并利用不同镜头的各种奇妙效果对景物加以表现。

  鱼眼镜头就是一种具有改变视野功能的特殊镜头,鱼眼镜头特殊的光学结构可以使拍摄对象的边缘产生夸张的扭曲、变形,同时中心区域基本无变形,画面整体极具视觉冲击力。

二、自然风光摄影技巧

  起伏的山谷、令人着迷的森林、曲折的海岸线、以及斑驳的春季牧场,所有的这些都可以成为风光摄影的内容,而且经常会产生令人感动的作品。下面是我分享的自然风光摄影技巧,一起来看一下吧。

   1、寻找最佳地点

  为了节省在目的地四处乱逛的汽油费,要事先做一点准备工作。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或当地的旅游信息点搜集目的地的信息,看看当地有哪些被拍过的照片,想想你如何能做得更好 参考你欣赏的摄影师的作品并不丢人,还要从他们的作品中学习。

  你还可以看看那些户外活动的信息,比如徒步、野营、登山、自行车漂流等,这些信息中往往会提到一些风景优美的地点。也可以和其他摄影师交流一下,面对面或在论坛里,征询他们的建议,哪里值得一去及哪里应该放弃。一旦你做好了一张“必去地点”的'清单,就可以背起行囊出发了。

   2、等待正确的光线

  风光可以因光线而千变万化。考虑到你拍摄的场景,很明显只有一种光源可以使用:自然光。很多风光摄影师相信,最佳的光线来自清晨的太阳――在日出前后一个小时的时间。另外一些则认为,日落时的光线更具有生动的颜色。不过冬季的太阳光在中午时最适合拍照。

  无论你有何偏好,也该在时间到来前预先找到拍摄的位置,保持顺光或测光,设置好相机,然后等待表演开始的时刻。记住,要带一把舒适的椅子、一瓶热饮及一件厚衣服。

   3、构图

  缺少构图元素的场景是非常乏味的,所以要利用其它物体来安排你的照片构图,想想看哪些东西会吸引观众。在拍摄地点周围四处走动一下,找到兴趣点并运用构图法则来布置画面,比如三分法则、对称或黄金分割率等。

  留意下一你眼前的那些地形元素,以及它们是如何互相配合的。例如:地平线、山脉的走势或一片湖水。考虑一下它们和你之间的空间,以及如何构图能够形成最有趣的画面。阴影和反光会不会成为最很有趣的元素?考虑安排一些引领观众视线的前景元素,或者一些引导线条。比如小路、河流或铁轨,这些线条可以将观众的视线引入画面。

  在你拍摄前,问问自己“这幅画面中哪里让我觉得最有趣?”“这个构图足够吸引我吗?”以及“最有趣的地方在哪里?我将它们最好地展示出来了吗?”对这些问题尽可能客观,你觉得有趣的地方,别人也会很快发现到吗?最后,虽然你拍摄的是风光照片,并不意味着你被限制在风光的狭窄范围呢――多做尝试!

   4、追求完美

  调整三脚架高度,找到最佳的拍摄视角:若脚架太低,景物看起来会比较平;太高,则前景可能出现歪斜。给三脚架中轴挂上石袋(背包也行),防止突然起风影响稳定性。如果你的三脚架上有水平仪,利用它来保证构图是水平的。记得相机要尽可能地固定紧一些。

  关闭镜头上的防抖开关,将相机ISO设低至100或200。如果你对手动曝光有信心,考虑使用长时间曝光,尤其是在黎明和黄昏光线比较弱时。长时间曝光可以将海水和云层的运动虚化,营造出梦幻般的效果。如果在白天拍摄,或光线比较强烈,考虑使用中灰滤镜减弱进入镜头的光线,也可以实现长时间曝光。

三、风光摄影基础技巧

  说到风光摄影,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可能会是去哪拍?以及拍什么?但这并不能作为我们拍摄时的全部重点,因为风光摄影是要结合天时、地利、人和几个条件才能拍摄出理想的风光大片,需要我们去等待光线,这样我们才能在最美的瞬间去拍摄最美的景观。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风光摄影基础技巧,欢迎阅读。

   一、关于器材

  无论是什么题材的摄影,相信大家第一想到的都会使器材。那么说起风光摄影 大家又会想到什么器材呢?大画幅的胶片机?全画幅数码单反?还是无反数码单反?亦或是手机!就这个问题而言很难有标准答案,以上列举的机器都可以很好的完成风光作品的拍摄,但作为一个职业摄影师来说,在拍摄时要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把在自然环境中自己的感受通过摄影这种视觉形式表达出来。就笔者个人而言,因为偏爱数码单反的操控性,所以在外出拍摄时还是喜欢携带数码单反相机,就目前的器材而言,相信大家手中的大多数相机无非是单反、无反数码相机,这里全幅单反、无反相机由于影像传感器大,成像更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APS-C画幅的传感器略小,很多人都说拍摄的`画面质量一般,这点笔者并不赞同,就以佳能的5DS相机5000多万像素,和拥有2400万像素的半幅新机80D为例,80D的半幅像素乘以2也是5000多万像素,这就说明了像素密度差不多,那么画幅除了大小有差别,质量没什么区别,经实测,80D的画质也是非常理想。所以说大家也不要盲目的去追寻器材。

  除了相机还有镜头,我想拍过风光的小伙伴都知道,广角镜头在拍摄大场面场景时比较有优势,但拍摄风光作品时,室外的自然环境又不会体现出镜头的畸变差异,但到了城市建筑风光的拍摄时,这个变形就起到了负面影响,一般情况,在拍摄城市风光时,我们采用水平、垂直的拍摄方法,可以更大限度的使画面较为中正。为了更好的控制畸变,可以使用移轴镜头控制畸变,后期也可以用PS软件来进行修正。

   二、拍摄小技法

  1. 焦距与影像大小的关系

  焦距越广,空间感越明显,焦距越长空间感越小。所以当拍摄空间很大的场景时,是否要用超广角镜头拍摄就是个疑问了,因为当超大的空间被广角镜头再次拉大后,远景物体被镜头推的更远,这样远景物体太小就会影响视觉感受,所以越是大场景,越可以考虑使用小广角或标准焦段拍摄,但要注意拍摄的景别大小不能改变。

  2. 光圈的选择

  风光摄影中,小光圈会得到更大的清晰范围,但这里指的小光圈不是镜头的最小光圈,因为最小光圈画面质量会下降比较明显。所以个人的经验是光圈F11-13左右,都能较好的体现大景深的感觉。

  3. 点测光

  它是以点的形式测光,只测一个点的区域,此区域一般来说是画面整体面积的1.5%到3%(具体比例因相机而异),测光点位置在默认情况下位于画面正中央。测光点所覆盖的面积是非常小的,所以测光结果非常精准。

  4. 手动曝光的好处

  M挡是一种可以完全手动调节光圈快门的曝光模式,它与光圈优先(A挡)和快门优先(S挡)这两种半手动曝光模式并不完全相同,因为二者只需要你单独设置光圈、快门中的一项,另一项则由相机的测光系统帮你决定。而手动曝光模式下,一旦设定好光圈快门之后,照片的最终曝光就不会受相机测光系统影响而发生改变。我们可以利用相机的测光作为参考辅助曝光。

  当曝光标尺在中心“0”的状态时,说明此时的曝光和相机自动测光一致,当曝光不足时,标尺会向负区移动,提示欠曝光,当曝光过度时,会向正区偏移。这个作为参考,可以很快的帮助大家确定手动曝光值,这时,我们调整光圈大小,快门速度,确定使用的ISO多少即可。

   三、快门在风光作品中的作用

  在拍摄风光作品是不得不提的就是慢速摄影,慢速拍摄是指使用1/3 0秒以下的快门速度拍摄照片。用慢速拍摄,可使运动的物体,在曝光瞬间,在底片上留下移动的影像。一定程度上,这种影像是虚影,速度越慢,影像虚得越厉害,从而形成以虚衬实,实中有虚,虚实相映的效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拍出动感,画面有生气。

Hash:8bc9830b28ca7cc2e340c1baa8d253cb04680820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